內容簡介:本文從美國社會和文化的五個基本價值:個人價值、法制民主、市場經濟、宗教、多元文化這 樣一個角度探討了21世紀美國知識社會的特質,認為隨著美國社會的更加富裕,其社會問題也將日益突出。 * * * 在這個20世紀與21世紀交接的歷史時刻,美國正處在一個劃時代的“信息革命”過程中。隨著這個信 息革命繼續不斷地發展,美國的社會與文化也相應地正在進行一個無形的、本質上的演變。 換句話說,今天的美國將要從20世紀的“資本主義社會”(即工業社會),逐漸地過渡到21世紀的“ 后資本主義社會”(即后工業社會)或"知識社會"。這個從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為后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從 哲學的角度來看,是一個本質性的變化。為什么呢?這是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是決定于資本(資本是創造國家財富的主要泉源);而后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將不是決定于資本,而是決定于“信息與知識”(信息與知 識將是創造國家財富的主要泉源)。但是,一個社會的轉變是多方面的、綜合性的、復雜的過程。換句話說, 它不但決定于基本的經濟結構,而且也決定于其他的因素,特別是這個社會和文化的“基本價值”。所以,我 現在從美國社會和文化的五個基本價值的角度,對21世紀的美國知識社會做一個初步的探討。這五個基本價值是(一)個人價值,(二)法制民主,(三)市場經濟,(四)宗教,(五)多元文化。概括地說,這些價 值的根源是來自西方文化的傳統,經過美國獨立革命的洗禮,同時,又經過了200多年美國歷史發展的考驗,所以它們是美國社會和文化的支柱。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基本價值在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中,沒有任 何改變;實際上,它們的含義以及在社會中的具體表現,隨著不同社會性質的轉變而不斷地發展和加深。我相信,就是在21世紀的知識社會中,它們仍是美國社會的價值基礎。下面,我就簡單地談談,這五個基本價值,或五個支柱。 1.個人價值。這里,我特意地沒有用“個人主義”這個名詞,因為在人民的心目中,它是一個貶詞。而個人價值的內涵相當豐富,可以包括三種不同層次的含義。第一,個人價值是表達一個形而上學的肯定,它是 對人的獨立存在或人的存在本身的肯定。它也是對人的理性的肯定,即人人有理性,因為人就是一個“理性的 動物”。當然,這種形而上學的討論始源于希臘哲學,不過在中世紀經院哲學中,在近代哲學和當代哲學中,它仍是哲學討論的核心。 個人價值的第二層含義是對人的自然權利,特別是人的生命權和財產權的基本肯定。在西方,人的自然權 利(生命和財產),這個概念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近代政治哲學家,例如,霍布斯、洛克[①]和羅素 ,更把人的自然權利與社會契約理論相結合。這樣,人的自然權利應該得到法律的保護。 個人價值的第三層含義是指個人的自由,強調個人的自由選擇和自主性;在美國獨立革命后,更強調國家 的獨立和自主。但是,個人的自由也有它的負效應的一面。當一個人過于強調個人的自由,甚至濫用個人的自由,他的行為即是“個人主義”。所以,真正的個人自由不是絕對的,同時也不應忽視了他人的自由,或團體的自由。目前,在美國的社會中,許多人似乎過于強調個人的自由,實際上,更趨向于“個人主義”的自由! 在未來的知識社會中,個人價值仍是很重要的。如果人的獨立性、人的自然權利和人的自由得到基本的保證,它會帶給人民更大的積極、創造精神。另一方面,目前美國社會中的“個人主義式的自由”,特別在年青 人中間,已造成負面的效果;在將來,如果它不及時糾正,社會和人民的生活都會受到嚴重的損害! 2、法制民主或憲法民主。在美國獨立后,特別在制憲時,建國元老下決心一定不要采用英 目前,美國在政治上的問題不是它的政體的基本結構,而是隨著社會的復雜化和商業化,美國的政治運轉 ,特別是選舉制度也趨向于復雜化和商業化。這種政治的商業化可以從兩方面看出來。第一方面表現在選舉上;目前選舉的花銷越來越昂貴;所以,有錢的人,可以捐很多的錢,支持候選人例如市長候選人、州長候選人 或總統候選人。當你所支持的候選人當選上臺后,“關系”就來了,“后門”也就開了!不過,我愿意在這里 附加一句,金錢是選舉的先決條件;但是有錢的候選人并不一定被選上。1992年的總統競選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珀羅特(Perot)是千萬富翁,自己出錢到處買電視廣告,自我炫耀,但是,他的政見并不是選民所需 要的,所以,雖然他一共花了6200萬美元(62Millions),最后仍然落選![③] 美國政治商業化的第二方面的表現是在“游說制度”上。“游說”本身并沒有什么不好,因為它是民主過 程的靈魂。根據憲法的規定,政府官員,例如國會議員和總統,是由選舉而產生;他們應該代表選民的意愿,為選民的利益服務,立法等等。同時,美國存在許多不同的利益團體;并且,它們的要求不但不同,而且有時 相互沖突。在這種情況中,游說——讓政府官員知道選民和不同利益團體的要求——是必要的。 但是,問題是,現代的社會越來越復雜、龐大。許多小民組織松散,更無經濟基礎;所以,當選舉結束以 后,他們不能有效地去為自己的利益去游說。相反,很多有錢的“利益團體”,特別是步槍學會、醫生學會等 ,可以在首都華府設立永久性的辦公室,聘用職業游說專家,直接影響立法程序和行政措施。所以,有人說,目前,美國的選舉制度和立法過程都逐漸地“半商業化”了!為什么“半”呢?這是意味著,美國政治制度的 基本結構仍是憲法民主,只是在實行民主的過程中,“金錢”的影響已是十分明顯的,并越來越嚴重。[④] 在未來的知識社會中,這種民主的商業化將會繼續發展。信息多元媒介的電腦化已經促使選舉的電腦化;候選人可以通過多元媒介的電視電腦網絡向不同州的選民,甚至向全國選民,發表他的競選政見。但是,目前 電視的廣告越來越貴;那么,只有有錢的候選人,或經濟雄厚的利益團體所支持的候選人,可以真正地實行他們的民主權利!這是對未來知識社會的民主過程的一大挑戰。 3.自由市場經濟。雖然資本主義(作為一個經濟制度),或自由市場經濟,沒有在憲法上明文規定;但 是,所有美國人幾乎完全接受從歐洲傳來的“自由市場經濟”學說。[⑤]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人對“自由 市場經濟”的信念從建國以來一直認為是美國人民最基本的權利之一,是一個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價值。這個學說的內容包括下面五個信念:(一)私有財產的神圣性;(二)每個人有自由決定進入經濟市場投資與否;( 三)自由競爭是市場經濟的靈魂;(四)自由市場經濟可以提供給人機會獲得最大的利潤;(五)政府不應該干涉自由市場經濟的運轉。 所以,自由市場經濟是美國經濟制度與其發展的活靈魂。在美國的歷史發展中,雖然美國的經濟發展并不 是一帆風順,特別是1930年代的經濟蕭條,但是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美國的經濟發展與實力可以說是 “數一數二”的最發達的工業社會。這里,我愿意補充一點。當代的美國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已不是古典式的“ 自由市場經濟”,而它目前只享有相對的自由。這種發展有兩個基本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由于美國社會日趨復雜化,以往的“政經分開”的政策已不符合實際社會的情況。美國的市場經濟和美國的金融政策、社會福利制度、社會治安等等都有著直接的關系。同時,美國政府本身也雇用了上百萬的工作人員,已無形中變成了 美國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個原因是,在國際市場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跨國公司。它們的組織是國際性的,資本雄厚,因而也影響了美國國內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些國際跨國公司 也會阻礙國際市場中的真正的自由競爭! 在未來的知識社會中,美國的經濟將仍是一個高科技、電腦化的、高生產、高工資與高消費的經濟;那就是說,隨著電腦革命,美國的總生產量將會大大地增加,人民的工資和生活水準也會相應地提高和改進;同時 ,美國人現有的“高消費”的習慣只會增加而不會減少!這是因為美國的知識社會將是一個“更富裕的社會” 或“物質富裕的社會”。 但是,從哲學反思的另一方面來看,一個社會的“物質富裕”并不一定產生相應的“精神富裕”。目前, 在美國社會中有兩個社會現象可以說明“物質進步和精神生活”不協調的矛盾。第一個矛盾是人人在“忙”。 到過美國的人都有如此的感覺,美國社會的生活節奏特快,為工作、為賺錢、為升級,所缺的就是“時間”。 這也是為什么有人說,“時間就是金錢!”換句話說,在美國“人人忙”,其結果是,沒有時間為個人消遣,所以有那么多的精神不正常的病人;沒有時間為家庭,特別是小孩的教育,所以美國有近40%的離婚率;沒 有時間為別人,所以很多人感到十分孤獨! 第二個矛盾是社會中貧富不平衡的現象。雖然美國財富的分配,比起歐洲古老國家的情況,要來得民主化 些,因為美國的中產階級約占全國人口的75%—80%,但是美國的富人是真富,無家可歸也是真窮!根據 1986年國會的報導,美國10%的富人擁有全國總財富的34%,同時13%的美國人是生活在“貧窮線 ”以下。這種貧富之差異在知識社會中將會繼續發展,因為高工資的“知識工人”越來越富;低工資的“非知識工人”越來越窮。[⑥] 4.“宗教”或“宗教自由”。宗教在西方的文化中,包括美國文化在內,是最重要的基本價值之一。幾 千年來,西方文化和宗教實際上是并行發展的,緊緊相連。不過,根據美國憲法,政教應該分開;這是來自歷史的慘痛教訓,因為在中古時期,政教不分,同時政教相爭,造成了許多黑暗的,甚至殘酷的歷史事件。所以 ,當美國獨立以后,立憲元老們一方面要避免任何形式的“政教合一”,一方面又要保障真正的宗教自由。換 句話說,“政教分開”是帶有雙重意義的:一是,美國不能設立任何一個“國教”,例如,立天主教或摩爾門 教為國教;一是,美國憲法保障所有宗教的自由。任何一個合法立案的宗教都有真正的自由舉行宗教儀式,進行傳教活動,并且受到美國法律的保護。[⑦] 宗教在美國的歷史發展中有另外一種作用。宗教,基本上是基督教,是美國倫理價值的基礎。它幫助美國 人對有關人生的重大問題尋求答案——人的來源和去處,人生的意義,以及人生的倫理價值標準。雖然,在2 0世紀后半期,制度性的宗教失去了一些信徒,但在美國人的生活中,宗教仍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最近一次民意調查中,仍有約90%的美國人相信“神”的存在。[⑧] 在未來的知識社會中,宗教的重要性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是因為一方面美國社會的生產力更會不斷地提高,美國人的物質享受更多;但是另一方面,美國人的工作、生活更緊張,精神生活不平 衡。因此,美國人更需要宗教,特別是傳統性的宗教,使社會和個人生活有種平衡;這樣宗教在21世紀中的復興是極有可能的! 5.多元文化。這一點是比較容易了解的,因為美國是一個移民的國家,來自歐洲不同的國家;所以美國 的文化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多元的移民文化”。但是,如果我們從美國文化的內涵來看,美國的文化基本上是歐洲基督教文化;在這個基督教文化主流內又帶有不同國家的多元。 真正的美國多元文化在社會中產生一種積極的推動作用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開始的。黑人的民權 運動是直接向歐洲基督教白人文化主流挑戰;婦女運動、反越戰運動更從不同的角度向美國的傳統文化挑戰。在70年代和80年代中,亞裔和西班牙裔的移民人數更直線上升。按照1990年的全國人口調查的統計數 字,“少數民族”——包括非洲裔美國人,西班牙裔美國人,亞裔美國人,美國本地印第安人——的總和已占美國全國人口的19%。如果按照少數民族的(高)生育率,加上每年從其他國家移民人數繼續不停地增加, 這樣到了2040年左右,美國的目前白人多數,將會變為“少數”;而現在的少數民族將會變為“多數”。 所以在未來的半個世紀中,白人和少數民族之間的比例將會發生一個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目前在美國西海岸 (西班牙裔和亞裔移民)和東南部加利福尼亞州中都已開始。 這里,我愿意指出,美國的多元文化有它的優長,因為帶有不同文化的移民可以更加充實美國社會的活力 ,使其文化內容更加豐富。但是,另一方面,美國的多元文化也有它的負的一面,缺少“向心力”,使社會不 夠穩定,以致造成許多社會和種族問題。 另外,在少數民族中,黑人的處境更是特殊。他們的祖先多是奴隸,有一種被壓迫感;他們自己的文化對 教育不夠注意。所以,他們很難向其他少數民族的移民(特別是亞裔美國人)一樣,經過教育而改善他們的處境。這也是黑人對白人有種敵對的情感的原因,認為美國是一個不公平的社會——白人處處受益,黑人處處受 壓迫、被剝削。這種敵對的情感在1995年底O.J.辛普森(O.J.Simpson)案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黑 人占絕大多數的陪審團,因為他們認為,美國的整個社會的法律制度是對黑人不公平,所以并沒有根據案件的證據,而宣判O.J.辛普森無罪。 在未來的知識社會中,這種黑人和白人之間的種族問題只會加深,因為很多黑人將是“非知識工人”,而 絕大多數的白人將是“知識工人”。他們之間的經濟差別也會越來越大,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這就是美國社會和文化的五個基本價值,也是它的五個支柱。美國人,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社會生活 上,以及個人生活中,都是對這五個基本價值的肯定和追求。換句話說,這五個基本價值是美國社會和文化的根子。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中,它們也隨著社會不同的環境和條件,有著不同的表現和發展。 在21世紀中,美國將是一個后資本主義,后工業社會,或知識社會。我們已經可以預見到,美國的知識 社會,因為電腦化和高科技化,將變得更為富裕,生活水準更會提高。但是,與此同時,美國人的生活也會更緊張,受到許多嚴重問題的挑戰——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平衡,個人和團體之協調,以及種種很難解決的社 會問題,例如種族問題,貧富差異,和吸毒、犯罪問題。不過,美國仍是一個年青的國家,資源豐富,加上它的法制民主,在未來的路上也會充分發展它的各方面的潛力,而不斷地創造更新的文化! 注釋: ①洛克Locke的政治哲學,特別是人的自然權利,生命,自由和財產,是美國憲法的哲學基礎。James Q W ilson,American Government (Lexington,MA:D.C.Heath and company,1992),P23 ②美國憲法的第26修正案是于1971年通過的。 ③Michael Klein,An American Half-Century(London:pluto press,1994),p268。 ④American Government,pp223-237。 ⑤Paul A Samuelson,Economics (New York:MCGraw—Hill 1976),p41。 ⑥The Infomedia Revolution,pp322-323。 ⑦American Government,p34。美國憲法的第一修正案是保護宗教自由。 ⑧Newsweek,November 24, 1994, p61。 作者:美國波士頓學院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