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單選(每小題1分,共10分)
1.把心理異常解釋為體內四種體液的不平衡的學者是( B ) A、蓋倫 B、希波克拉底 C、克雷佩林 D、高爾登 2.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是( D ) A、美國 B、墨西哥 C、日本 D、匈牙利 3.在金賽等人提出的同性戀-異性戀比例表中,單一的異性戀和單一的同性戀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別是( B ) A、35%, 1% B、35%, 4% C、80%, 4% D、80%, 10% 4.智力遲滯的邊緣狀態所指的智商(IQ)分數為( C ) A、70----84 B、75----84 C、70---79 D、65---79 5.人本主義理論認為,造成情感障礙的原因是( D ) A、自我懲罰 B、習得的無助感 C、高度的成就需要 D、難以處理的獨立狀態 6.具有神經癥行為風格的人在人際關系中通常帶有明顯的( A ) A、依賴傾向 B、暴力傾向 C、合作傾向 D、隱瞞傾向 7.心理防御機制中,不包括( C ) A、否認 B、合理化 C、學習 D、升華作用 8.被看作是心理治療的“第三勢力”的心理療法是( B ) A、行為療法 B、人本主義心理治療 C、精神分析 D、認知治療 9.若某患者經過長期訓練可學會基本衛生習慣,但即使經過訓練也很難達到自理,需要他人照顧,基本喪失學習能力,情感幼稚,情緒反應容易過頭,那么該患者屬于( B ) A、極度智力遲滯 B、重度智力遲滯 C、中度智力遲滯 D、智力遲滯的邊緣狀態 10.先天愚型的智力遲滯又叫( B ) A、貓叫綜合癥 B、唐氏綜合癥 C、特納綜合癥 D、弗伶綜合癥
二.多選(每小題1分,共5分)
11.吸毒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D ) A、超劑量中毒 B、戒斷反應 C、自殺 D、多種物質混雜濫用中毒 12.變態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BC ) A、相關研究方法 B、實驗方法 C、病史與臨床方法 D、跨文化研究法 13.致依賴性物質包括( ABCD ) A、中樞神經抑制劑 B、中樞神經興奮劑 C、致幻劑 D、揮發性溶劑 14.在自殺的治療和預防中,現在普遍采用的方式有( BD ) A、社區調查 B、心理治療 C、學校教育 D、熱線電話 15.可以用來治療單項抑郁癥的藥物包括( AD ) A、阿密替林 B、氟哌啶醇 C、氯丙嗪 D、丙咪嗪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
16.從心身醫學的觀點出發,心身疾病的發病過程為:緊張刺激--情緒反應--( 功能障礙 )--細胞疾病--( 組織結構改變 ). 17.在比內-西蒙智力量表中,智商=( 智力年齡MA/實際年齡CA×100 ). 18.有代表性的認知療法包括:艾利斯創造的( 理性情緒療法 ),貝克發展起來的( 認知轉變法 ). 19.引起應激的內外環境因素稱為( 應激源 ),無論是愉快的還是厭惡的,產生的應激反應都是一樣的,所以叫做( 非特異性反應 ). 20.新生兒核黃疸絕大多數是由于( 母子血型不合 )引起新生兒溶血造成的. 21.羅杰斯的人本主義理論觀點中,( 自我 )是組織心理活動的中心,著眼點在于價值和個人成長. 22.系統脫敏法也叫( 交互抑制法 );理性情緒治療簡稱( RET ). 23.在變態心理學領域,目前影響最大的四種理論模型是( 醫學模型 )( 心理動力學模型 )( 行為模型 ) ( 社會文化模型 ). 24.躁狂癥的典型癥狀是( 情感高漲 )( 思維活動加速 )( 言語動作增多 ). 25.嬰兒孤獨癥是發生在兒童早期的以( 同外界接觸障礙 )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又稱( “坎納氏病 ” ). 26.老年神經癥主要可分為( 疑病 )、焦慮、( 強迫癥 )、老年癔病等四種類型。 27。大麻的急性期精神癥狀可分為四期,即( 陶醉興奮期 )、發展期、( 深度幻覺期 )和( 沉睡期 ).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16分)
28、催眠時相 29、心身疾病 30、病態人格 31、折衷主義心理治療
五.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2、心理健康水平評估標準包括哪些方面? 33、簡述學習學派對反社會人格的解釋. 34、簡述兒童少年期恐怖癥的表現和類型. 35、嚴重心理異常和輕度心理異常的區別是什么?
六.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6、介紹行為療法的主要技術. 37、試述弗洛伊德理論中的意識結構、人格結構和心理異常的起因. 弗洛伊德理論認為,心理分為三部分:意識,即當前注意所及的心理活動領域;前意識,即當前未被注意,但一經提及可以想到的心理活動領域;無意識,即受到壓抑,隱藏很深的心理活動領域。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包含著各種本能欲望,是人類心理活動的原動力。人格結構也分為三部分:本我,是行為動力的源泉,它追求直接的滿足,遵循“快樂原則”;自我,指導行為采取社會允許的方式滿足本我的需要;超我,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對自我起監督作用,不讓其有越軌行為,否則就給予懲罰。按照精神分析觀點,所有的心理異常都與某種滿足本能欲望的努力被固著在早期發展階段有關,因此,病人仍以嬰兒方式去滿足性欲和攻擊性欲望,但這些尋求滿足的方式與過去經歷中的創傷有關。個體的本能欲望和對懲罰的恐懼之間會產生沖突,嚴重的話就容易引起神經癥癥狀或精神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