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強大的,但并不偉大;當科學賦予我們無所不能的偉力時,卻一點點地把人們推向無底的深淵。相信如下的數種“偉大”發明,既有日用的。也有追求的,但終究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連的。面對所謂的“科學”,我們不能迷信、不該盲從,盡管我們回避不了,但我們還得警惕啊。 俄羅斯《科學生活》雜志近日評出了人類歷史上最有爭議的偉大發明,它們幫了我們大忙,但同樣也把我們害得很慘。 一、城市中得“流動殺手”——汽車。 在越來越多得國家,汽車就像鞋子一樣不可缺少。但是,它同樣是交通事故的元兇、消耗能源的無底洞和移動污染源。自汽車問世以來,已有2500萬人在其輪下喪生,還有許多人死于汽車污染引起的疾病。 (據統計,我國每年喪生于車輪底下的冤魂就達二十多萬人,比恐怖戰爭還慘) 二、亦正亦邪的“通信兵”——手機。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手機給人們帶來的便捷是無可非議的。然而,它的危害性也一天天顯露出來:大量的車禍和手機有關,其原材料中含有毒物質,輻射對人類健康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可惜我們這里只有生產商的安全測定,而真正的衛生部門和專家對此卻不置一詞,專家、專家,馬后炮最專) 三、臭氧層空洞的“幕后元兇”——弗里昂。 這種制冷劑使人類生活提高了一個檔次,同時也帶來了臭氧層空洞日益擴大的問題。科學家曾驚呼:“破壞臭氧層比核戰爭更可怕,將使地球很快走上毀滅之路。” (弗里昂的危害,已經宣傳了十多年了,然一直就沒有得到嚴重的關注) 四、 百多年來的“白色恐懼“——塑料。 1869年,塑料的問世曾讓人類欣喜若狂,但現在我們付出了深重代價。有些塑料核食品接觸后,會產生對人的肝臟、腎臟、生殖系統、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的毒素。不可分解的”白色污染“成了人類共同的大敵。 (印度同樣求發展,但他們至今仍限定塑料生產的發展,也沒有什么摩天大樓、隆隆推土機聲、也沒見大員整天跟在大資本家后亂轉,也沒見什么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也沒見大眾窮得讀不起書,看不起病,而綠水青山卻依舊,可謂大智若愚) 五、地球污染的超級公害——電池。 一節1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遠失去使用價值;能使600噸水受到污染而無法飲用。600噸水,正是一個人一生需要的飲水量。 (相信許多人至今仍認為,甩掉一節電池乃小事一樁) 六、美味之下的傷人“暗箭“——味精。 人們幾乎無它不餐,但味精畢竟是用化學方法提煉的,吃多了,輕則脫發,重則記憶力衰退,甚至失明。 (每逢看到央視廚師們大勺大勺的味精,呵呵,誤導啊) 七、回天乏力的“萬用靈藥“——抗生素。 人類在與傳染病的斗爭中,靠抗生素制服了大量致病的微生物,從而減輕了病痛,延長了壽命。但是我們也知道,濫用抗生素,將使微生物的”抗藥性“越來越強。總有一天,人類將陷入”無藥可救“的可怕境地。 (抗生素乃本國西醫的鎮院之寶啊,在西方,抗生素的管制如同槍支;而在我國,則成了萬用藥,中國人的生命權何其脆弱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