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中庸》

     屬狗的獅子 2006-06-08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謂性(1),性之謂道(2),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3)。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4);發而皆中節(5),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萬 物育焉。 (第1章)

    【注釋】

      (1)天命:天賦。朱熹解釋說:“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這里的天命(天賦)實際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稟賦

    ,并無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這里是“沒有什么更……”的意思。見(xian):顯現,明顯。乎:于,在這里有比較的意味。(4)中

    (zhong):符合。(5)節:節度法度。 (6)致,達到。

    【譯文】

      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越是隱蔽的地

    方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   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后符合節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讀解】

      這是《中庸》的第一章,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話題,強調在《大學》里面也闡述過的“慎其獨”問題,要求人們加強自覺性,真心誠意地順著天賦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則

    修養自身。
       解決了上述思想問題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這一范疇,進入全篇的主題。
       作為儒學的重要范疇之一,歷來對“中庸”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本章是從情感的角度切入,對“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釋。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

    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是平靜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們必然要表現出來。表現出來而符合常理,有節度,這就叫做“和”。二者協

    調和諧,這便是“中和”。人人都達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氣和,社會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總綱的性質,以下十章(2-11)都圍繞本章內容而展開。
       《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的一篇,一般認為它出于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據《史記·孔于世家》記載,孔子的兒子名叫孔鯉,字伯魚;伯魚的兒子名叫

    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從師承關系來看,子思學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學于子思;從《中庸

    》和《孟子》的基本觀點來看,也大體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學派”的說法。后代因此而尊稱子思為“述圣”。不過,現存的《中庸》,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寫定

    于秦統一全國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學》,不是取正義開頭的兩個字為題,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內容為題了。
       早在西漢時代就有專門解釋《中庸》的著作,《漢書·藝文志》載錄有《中庸說》二篇,以后各代都有關于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絕。但影響最大的還是朱熹的《中庸章句》,

    他把《中庸》與《大學》、《論語》、《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為“四書”之一,成為后世讀書人求取功名的階梯。
       朱熹認為《中庸》“憂深言切,慮遠說詳”,“歷選前圣之書,所以提挈綱維,開示蘊奧,未有若是之明且盡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開頭引用

    程頤的話,強調《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其味無窮,都是實用的學問。善于閱讀的人只要仔細玩味,便可以終身受用不盡。
       程頤的說法也許有些過頭,但《中庸》的確是內容豐富,不僅提出了“中庸”作為儒家的最高道德標難,而且還以此為基礎討論了一系列的問題,涉及到儒家學說的各個方面

    。所以,《中庸》被推崇為“實學”,被視為可供人們終身受用的經典,這也絕不是偶然的。

     

     

    下一章(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
       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3),小人而無忌憚(4)也。… (第2章)

    【注釋】

      (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思。(3)小人之中庸也:應為“小人之反中庸也”。(4)忌憚:顧忌和畏懼。

    【譯文】

      仲尼說:“君子中庸,小人違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適中,無過無不及;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肆無忌憚,專走極端。”

    【讀解】

      孔子的學生子貢曾經問孔子:“子張和子夏哪一個賢一些?”孔子回答說:“子張過分;子夏不夠。”子貢問:“那么是子張賢一些嗎?”孔子說:“過分與不夠是一樣的。

    ”(《論語·先進》)

      這一段話是對“君子而時中”的生動說明。也就是說,過分與不夠貌似不同,其實質卻都是一樣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處,如宋玉筆下的大美人東家

    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登徒子好色賦》)

      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處。

     

     

    下一章(最高的道德標準)  
    最高的道德標準

    【原文】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1)!”(第3章)

    【注釋】

      ①鮮:少,不多。

    【譯文】

      孔子說:“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經很久了!”

    【讀解】

      正因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標準,所以,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實行它。這正如我們要求“大公無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國家、集體、個人利益三兼顧”,就比

    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進入共產主義”難以做到,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小康”,這就比較容易做到了。

      這樣說來,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為一種理想的道德規范而加以提倡呢?

     

     

    下一章(誰能食而知其味)  
    誰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第4章)

    【注釋】

      (1)道:即中庸之道。(2)知者:即智者,與愚者相對,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3)不肖者:與賢者相對,指不賢的人。

    【譯文】

      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實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聰明的人自以為是,認識過了頭;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揚的原因,我知道了:賢能的人做得太

    過分:不賢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們每天都要吃喝,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嘗滋味。”

    【讀解】

      還是過與不及的問題。正因為要么太過,要么不及,所以,總是不能做得恰到好處。而無論是過還是不及,無論是智還是愚,或者說,無論是賢還是不肖,都是因為缺乏對“

    道”的自覺性,正如人們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卻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樣,人們雖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規范行事,但由于自覺性不高,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做得過了頭就是做得

    不夠,難以達到“中和”的恰到好處。所以,提高自覺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關重要的一環。

     

     

    下一章(隱惡揚善,執兩用中)  
    隱惡揚善,執兩用中

    【原文】

      子日:“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1),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2)!”(第6章)

    【注釋】

      (1)邇言,淺近的話。邇,近。(2)其斯以為舜乎,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地方吧!其,語氣詞,表示推測。斯,這。“舜”字的本義是仁義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嘆。

    【譯文】

      孔子說:“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歡向人問問題,又善于分析別人淺近話語里的含義。隱藏人家的壞處,宣揚人家的好處。過與不及兩端的意見他都掌握,采納適

    中的用于老百姓。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地方吧!”

    【讀解】

      隱惡揚善,執兩用中。

      既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領導藝術。

      要真正做到,當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難之一在于,要做到執兩用中,不僅要有對于中庸之道的自覺意識,而且得有豐富的經驗和過人的識見。

      困難之二在于,要做到隱惡揚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寬容的氣度。對于一般人來說,不隱你的善揚你的惡就算是謝天謝地了,豈敢奢望他隱你的惡而揚你的善!

      如此看來,僅有大智慧都還不一定做得到隱惡揚善,還得有大仁義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畢竟只有一個,不然的話,孔圣人又怎么會感嘆又感嘆呢?

     

     

    下一章(聰明反被聰明誤)  
    聰明反被聰明誤

    【原文】

      子日:“人皆日:‘予(1)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階之中(2),而莫之知辟也(3)。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守也。”(第7章)

    【注釋】

      (1)予:我。(2)罟(gu):捕獸的網。擭(huo):裝有機關的捕獸的木籠。(3)辟(bi):同“避”。(4)期月:一整月。

    【譯文】

      孔子說:“人人都說自己聰明,可是被驅趕到羅網陷階中去卻不知躲避。人人都說自己聰明,可是選擇了中庸之道卻連一個月時間也不能堅持。”

    【讀解】

      聰明反被聰明誤。

      自以為聰明失好走極端,走偏鋒,不知適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羅網而自己卻還不知道。

      另一方面,雖然知道適可而止的好處,知道選擇中庸之道作為立身處世原則的意義。但好勝心難以滿足,欲壑難填,結果是越走越遠,不知不覺間又放棄了適可而止的初衷,

    背離了中庸之道。就像孔子所惋惜的那樣,連一個月都不能堅持住。

      賭博也好,炒股票也好,貪污受賄也好,這類現象不都是常見的嗎?

     

     

    下一章(牢牢抓住不要放棄)  
    牢牢抓住不要放棄

    【原文】

      子日:“回(1)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2)而弗失之矣。” (第8章)

    【注釋】

      (1)回:指孔子的學生顏回。(2)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樣子,引申為懇切。服,著,放置。膺,胸口。

    【譯文】

      孔子說:“顏回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選擇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處,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讓它失去。”

    【讀解】

      這是針對前一章所說的那些不能堅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

      作為孔門的高足,顏回經常被老師推薦為大家學習的榜樣,在中庸之道方面也不例外。

      一旦認定,就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

      這是顏回的作為,也是孔圣人“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的風范。

     

     

    下一章(白刃可蹈,中庸難得)  
    白刃可蹈,中庸難得

    【原文】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1),爵祿可辭也(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第9章)

    【注釋】

      (1)均:即平,指治理。(2)爵,爵值,祿:官吏的薪俸。辭:放棄。(3)蹈:踏。

    【譯文】

      孔子說:“天下國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祿可以放棄,雪白的刀 刃可以踐踏而過,中庸卻不容易做到。”

    【讀解】

      孔子對中庸之道持高揚和捍衛態度。事實上,一般人對中庸的理解往往過于膚淺,看得比較容易。孔子正是針對這種情況有感而發,所以把它推到了比赴湯蹈火,治國平天下

    還難的境地。其目的還是在于引起人們對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視。

     

     

    下一章(什么是真正的強)  
    什么是真正的強

    【原文】

      子路問強(1)。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2)寬柔以教,不報無道(3),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5),死而不厭(6),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7),強哉矯(8)!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9),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第10章)

    【注釋】

      (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學生。(2)抑:選擇性連詞,意為“還是”。而:代詞,你。與:疑問語氣詞。(3)報:報復。(4)居:處。(5)衽:臥席,此處用為動詞。

    金:指鐵制的兵器。革:指皮革制成的甲盾。(6)死而不厭:死而后已的意思。(7)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隨波逐流。(8)矯:堅強的樣子。 (9)不變塞:不改變志向。

    【譯文】

      子路問什么是強。孔子說:“南方的強呢?北方的強呢?還是你認為的強呢?用寬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對我蠻橫無禮也不報復,這是南方的強,品德高尚的人具有這

    種強。用兵器甲盾當枕席,死而后已,這是北方的強,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這種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順而不隨波逐流,這才是真強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強啊

    !國家政治清平時不改變志向,這才是真強啊!國家政治黑暗時堅持操守,寧死不變,這才是真強啊!”

    【讀解】

      子路性情魯莽,勇武好斗,所以孔子教導他:有體力的強,有精神力量的強,但真正的強不是體力的強,而是精神力量的強。精神力量的強體現為和而不流,柔中有剛;體現

    為中庸之道;體現為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動搖,寧死不改變志向和操守。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強。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后來人。”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強。

      說起來,還是崇高的英雄主義,獻身的理想主義。

      不過,回到《中庸》本章來,孔子在這里所強調的,還是“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儒學中最為高深的道行。

     

     

    下一章(正道直行,默默無聞也不后悔)  
    正道直行,默默無聞也不后悔

    【原文】

      子曰:“素隱行怪(1),后世有述焉(2),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4),唯圣者能之。”(第11章

    【注釋】

      (1)素:據《漢書》,應為“索”。隱:隱僻。怪:怪異。(2)述:記述。(3)已:止,停止。(4)見知:被知。見,被。

    【譯文】

      孔子說:“尋找隱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誕的事情來欺世盜名,后世也許會有人來記述他,為他立傳,但我是絕不會這樣做的。有些品德不錯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

    途而廢,不能堅持下去,而我是絕不會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無聞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讀解】

      鉆牛角尖,行為怪誕,這些出風頭、走極端欺世盜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規范,自然是圣人所不齒的。

      找到正確的道路,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來,這也是圣人所不欣賞的。

      唯有正道直行,一條大路走到底,這才是圣人所贊賞并身體力行的。

      所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這是圣人所贊賞的精神。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這也是圣人所贊賞的精神。

      以上幾章從各個方面引述孔子的言論反復申說第一章所提出的“中和”(中庸)這一概念,弘揚中庸之道,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

     

     

    下一章(君子之道費而隱)  
    君子之道費而隱

    【原文】

      君子之道費而隱(1)。夫婦(2)之愚,可以與知焉(3),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

    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4)。《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5)。”言其上下察也(6)。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7),及其至也,察

    乎天地。(第12章)

    【注釋】

      (1)費:廣大。隱:精微。(2)夫婦:匹夫匹婦,指普通男女。(3)與:動詞,參與。 (4)破:分開。 (5)鳶飛戾天,魚躍于淵:引自《詩經·大雅·旱麓》。鳶,老

    鷹。戾,到達。(6)察:昭著,明顯。 (7)造端:開始。

    【譯文】

      君子的道廣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雖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雖然不賢明,也可以實行君子的道,但它

    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們仍有不滿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說到“大”,就大得連整個天下都載不下;君子說到“小”,就小得連一點

    兒也分不開。《詩經》說:“鳶鳥飛向天空,魚兒跳躍深水。”這是說上下分明。君子的道,開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卻昭著于整個天地。

    【讀解】

      這一章另起爐灶,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進行闡發,以下八章(13一20)都是圍繞這一中心而展開的。

      正因為道不可須臾離開,所以,道就應該有普遍的可適應性,應該“放之四海而皆準”,連匹夫匹婦,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學習,也可以實踐。

      不過,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實踐是一回事,要進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道又必須有精微奧妙的一方面,供德行高,修養深的學者進行深造,進行創造性的

    實踐。

      如此兩方面的性質結合起來,使道既廣大又精微,既有普及性又有提高性,既下里巴人又陽春白雪,說到底,是一個開放的、兼容的、可發展的體系。

      道是如此,世界上的許多事情也都是如此。說到唱歌,卡拉0K誰都可以來上幾句,但要唱出歌星級水平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說用電腦打字,坐下來一兩個小時,一個完全的外行也可以打出一串字來,可要成為電腦專家就是另一回事了。說到下棋,知道下棋規則,棋癮大得不可思議的人滿街都是,

    可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棋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凡事都有一知半解與精通的區別,匹夫匹婦與“圣人”的分別也就在這里。

     

     

    下一章(道不遠人,遠人非道)  
    道不遠人,遠人非道

    【原文】

      子日:“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1)’執柯以伐柯,睨(2)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違道不遠(3),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

    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5)?”(第13章)

    【注釋】

      (1)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引自《詩經·豳風·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斧柄。則,法則,這里指斧柄的式樣。(2)睨:斜視。(3)違道:離道。違,離。(4)庸

    :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誠實的樣子。

    【譯文】

      孔子說:“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實行道卻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實行道了。”

      “《詩經》說:‘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樣就在眼前。’握著斧柄砍削斧柄,應該說不會有什么差異,但如果你斜眼一看,還是會發現差異很大。所以,君子總是根

    據不同人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辦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錯誤實行道就行。”

      “一個人做到忠恕,離道也就差不遠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

      “君子的道有四項,我孔丘連其中的一項也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兒子應該對父親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臣民應該對君王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

    弟弟應該對哥哥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朋友應該先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實踐,平常的言談盡量謹慎。德行的實踐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勵自

    己努力;言談卻不敢放肆而無所顧忌。說話符合自己的行為,行為符合自己說過的話,這樣的君子怎么會不忠厚誠實呢?…”

    【讀解】

      道不可須臾離的基本條件是道不遠人。換言之,一條大道,歡迎所有的人行走,就像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歡迎所有的人學習、實踐,社會主義的金光大道歡迎所有的人走一樣。

    相反,如果只允許自己走,而把別人推得離道遠遠的,就像魯迅筆下的假洋鬼子只準自己“革命”而不準別人(阿Q)“革命”,那自己也就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了。

      推行道的另一條基本原則是從實際出發,從不同人不同的具體情況出發,使道既具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性,又能夠適應不同個體的特殊性。這就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相

    結合。

      既然如此,就不要對人求全責備,而應該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為他人著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給他人。因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要說人家,就是自己,不

    也還有很多應該做到的而沒有能夠做到嗎?所以,要開展批評,也要開展自我批評。圣賢如孔子,不就從四大方面對自己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嗎?那就更不要說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了

    ,哪里沒有這樣或那樣的毛病呢?說不定還深沉得很呢。

      不過也不要緊,只要你做到忠恕,也就離道不遠了。說到底,還是要“言顧行,行顧言”,凡事不走偏鋒,不走極端,這就是“中庸”的原則,這就是中庸之道。

     

     

    下一章(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原文】

      君子素其位(1)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2),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3)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4)下;在下位,不援(5)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6)人。

      故君子居易(7)以俟命(8),小人行險以僥幸。子曰:“射(9)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10),反求諸其身。”(第14章)

    【注釋】

      (1)素其位:安于現在所處的地位。素,平素。現在的意思,這里作動詞用。(2)夷:指東方的部族;狄:指西方的部族。泛指當時的少數民族。(3)無入:無論處于什么

    情況下。入,處于。(4)陵:欺侮。(5)援:攀援,本指抓著東西往上爬,引申為投靠有勢力的人往上爬。(6)尤:抱怨。(7)居易:居于平安的地位,也就是安居現狀的意

    思。易,平安。(8)俟(si)命:等待天命。(9)射:指射箭。(10)正(zheng)鵠(gu):正、鵠:均指箭靶子;畫在布上的叫正,畫在皮上的叫鵠。

    【譯文】

      君子安于現在所處的地位去做應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處于富貴的地位,就做富貴人應做的事;處于貧賤的狀況,就做貧賤人應做的事;處于邊遠地區,就做在邊遠地區應做的事;處于患難之中,就做在患難之中應做的事。君子

    無論處于什么情況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處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處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別人,這樣就不會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所以,君子安居現狀來等待天命,小人卻鋌而走險妄圖獲得非分的東西。孔子說:“君子立身處世就像射箭一樣,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術不行。”

    【讀解】

      素位而行近于《大學》里面所說的“知其所止”,換句話說,叫做安守本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安分守己。

      這種安分守己是對現狀的積極適應、處置,是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如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先生所說:“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是

    蘋果就做蘋果;冬瓜不必羨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蘋果……”然后才能游刃有余,進一步積累、創造自己的價值,取得水到渠成的成功。

      事實上,任何成功的追求、進取都是在對現狀恰如其分的適應和處置后取得的。一個不能適應現狀,在現實面前手足無措的人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回到我們在《大學》讀解里

    面舉過的例子,一位教授,因偶爾發現賣大餅的人很賺錢,一個月一兩千,比自己給大學生上課還賺得多了許多,于是便放下課不上而去賣大餅。

      這樣做值得嗎?不值得,這就叫做不守本分,不“知其所止”,這個例子也許舉得有點極端,但它卻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在面對是否“下海”問題時的一個真實報道。在我們

    的現實生活中,諸如此類的例子其實還可以舉出許多,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這山望到那山高”,實質上是沒有認識清楚自己,迷失了方向。

      與“這山望到那山高”密切相關的另一種迷失是不滿足自己的職位,總是奢望向上爬,奢望高升,總是怨天尤人,而不像圣人所說的那樣“反求諸其身”。用耕云先生在其禪

    學講話中的說法:這種人沒有認識到“一部機器,大的輪軸固然重要,但如果少了一個小螺絲釘,就會出故障,就會由松散而解體。所以每個部門,每個環節,每個人的工作都很

    重要,也唯有人人都能構成需要,才能形成整體的健全。”其實,耕云先生在這里所說的道理,也正是毛澤東號召我們“向雷鋒同志學習”,“做一顆革命的螺絲釘”的情神。只

    可惜很多人沒有真正認識到這種精神的深刻內涵,不能“素其位而行”,安分守己,提高自己的修養,“居易以俟命”,而是心存妄想,只知道羨慕,甚至嫉妒別人,不惜采取一

    切手段向上爬,“行險以僥幸”,結果是深深地陷入無休無止的勾心斗角和無盡的煩惱之中,迷失了本性。

      凡有奢望,必生煩惱。

      所以,不要去妄想什么,只問自己該做什么吧——這就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下一章(行遠自邇,登高自卑)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

    【原文】

      君子之道,辟(1)如行遠,必自邇(2);辟如登高,必自卑(3)。《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4)。”子曰:“父母

    其順矣乎!”(第15章)

    【注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 |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无|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国产裸体美女视频全黄| A三级三级成人网站在线视频| 爽爽影院免费观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欧美老妇| 好深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 在线涩涩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亚洲综合色AAA成人无码| 亚洲av日韩av综合在线观看| 天堂久久久久VA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无广告| 男女性杂交内射女bbwxz| 美女把尿囗扒开让男人添| 国产第一页浮力影院草草影视|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 色噜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天堂偷窥| 大地资源中文第二页日本| 麻花传媒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二区| 日本丰满大屁股少妇|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高清69式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成 人色 网 站 欧美大片|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超碰色中文字幕超清| 放荡的美妇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片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人妻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特级欧美AAAAAAA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