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創業團隊的秘訣從小到大,我們都參與過“團隊活動”,體會過團隊精神,比如,作學生時的班隊小組、工作時的部門項目小組等等。到創業時,將面臨組織創業團隊這樣一個核心問題,過去對團隊活動和精神的體驗,能不能成功轉化為現在的創業團隊組織呢? 過去這幾年,在現實和網絡空間里,我參與了多個教育項目協作工作,得到了一些團隊工作的感受。簡單總結起來,有這樣幾條“秘訣”:) 1、好團隊實現了“民主”和“專制”的統一 人們往往批評中國人做事合作精神太差,人人想當頭,因此,很多看來不錯的創意,都失敗在團隊組織運行中。看過一個報道,中國的軟件行業,很少企業能不斷壯大,僅有的幾家,全都是核心團隊非常穩定的企業。在不斷裂變的中國創業團隊手里,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精致小巧的項目,它們很優秀,但多數都很短命,很弱小。 當你親歷項目之中,你可能會象我一樣感受,團隊精神的缺乏,更加深層次的原因或許要在文化中尋找。我們從小生活的環境,沒有教會大家真正的“民主”,也就沒有教會大家如何真正去尊重別人。中國人普遍的喜歡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發展問題,說得好聽,是創業意識強烈,說得不好聽,這是潛意識里的專制意識在對你自己發號施令。 不過,一個項目的運行,很多時候的確也需要“專制”,畢竟這是一件事兒,一件需要不斷作出決定,不斷解決問題的事兒。民主有了好的內在合作基礎,但可能以效率損失作為代價。所以,一個好的創業團隊,無疑是在“民主”和“專制”上獲得了良好的統一。要么,是有一個團隊成員占據主導權,但是,整個團隊建立起良好的制衡協作機制,要么,是沒有成員絕對主導,但是,團隊機制具備了快速溝通決策的能力。對于創意良好的創業項目來說,發起者非常非常重要的職責,就是以上思路指導下組織起核心的工作團隊,這幾乎就是項目成敗最關鍵的地方。 2、人數少的團隊穩定性更高 這主要是經驗和觀察得來的結果。2~3人的核心團隊,更加穩定。 3、團隊機制要能保障退出成員的利益 退出機制是團隊組織者在起步時就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任何的組織都需要汰舊換新,不斷演變,在這個過程里,如何使團隊新舊成員之間達成相當的和諧,也是團隊成功的重要問題。退出機制的設計,五花八門,我感覺,如果能夠充分保障退出者的利益,那這個機制就具備了生命力。(團隊的退出者,有“好人”,也有“壞人”,呵呵,退出機制既要確保“好人”的利益,也必須重視“壞人”的貢獻。) 4、“核心+外圍+顧問”三層次的團隊組合,大大有利于項目的成功 團隊對項目的推動,是對社會總體資源的整合的過程,因此,隨著項目的成長,這個整合能力也相應的需要不斷擴大。所以,成功的團隊,往往形成這樣三個層次:核心層、外圍層、顧問層。 核心層主要是團隊的核心運營人員。這部分成員在項目中最重要,他們的團隊精神、能力搭配、工作磨合情況,直接決定了項目運營的每一個步子是否獲得成功。 外圍層對于項目“活命”意義重大,項目誕生了,能不能獲得足夠的前期支持,得以存活下來,外圍層起到的作用可能至關重要。俗話說得好,“眾人拾柴火焰高”。 顧問層帶給項目的是獲得成功重要的經驗與資源。創造性研究專家奇凱岑特米哈依認為,實現創新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包括獲得“專業圈子的認可”,顧問層就應該是這個專業圈子中的重要人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