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中國男籃在第三節的表現,我不禁想起了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中國男籃與法國男籃的最后一節,那是一節至今仍然讓中國籃球感到恥辱的比賽,從領先十多分到被對方一個三分投手憑借一己之力逆轉翻盤,最終反負十多分。昨天這一幕與六年前的一幕何其相似,相似的不是過程,而是中國隊麻木遲鈍的表現。
你可以被打倒,但是你絕對不能被打敗。不幸的是,中國男籃昨天在巴西隊如同迅雷閃電一般的超強沖擊波下迷失了自我,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完敗。當然,這只是一場熱身賽,比賽結果沒有鍛煉隊伍重要,可巴西隊難道不知道這是一場熱身賽嗎?恰恰正是因為這僅僅只是一場熱身賽,巴西人才會允許你們在第四節打出12:0的反擊。假如巴西像打德國隊那樣讓你感到窒息,中國隊會有機會嗎?
用技不如人來為中國隊定論是恰當的,中國隊的實力的確不如巴西隊,這是整體上的差距,是對籃球這項運動的理解差距。但昨天晚上的比賽僅僅是用一句技不如人就可以為中國隊糟糕的表現開脫的嗎?
為什么中國隊的球員就顯得那樣不積極?為什么中國隊的球員就會出現那么多傳球失誤?為什么中國隊的球員就會露出那么多的防守破綻?為什么中國隊的球員就完全跟不上對方的節奏?為什么……
在帶著這諸多讓我有些抓狂的問題看完第三節比賽后,我不禁又想起了中國隊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首戰西班牙的那一役,想到了姚明在被換下場后怒不可遏地將一條毛巾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還想到了姚明在賽后新聞發布會上引用魯迅先生的那句話: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可以說,中國隊輸給巴西隊的最大敗因乃是缺乏一種血性,一種為男人的尊嚴而戰的血性。當巴西隊用近乎戲弄侮辱一般的表演將中國隊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時候,中國男籃的反應竟然是沉默,以及在沉默之后的木訥。當我在電視機面前都已經覺得無地自容的時候,極其詫異親身經歷如此羞辱的中國隊員們居然會用一潰千里的方式來回應對手。
是的,你可以說第三節崩潰的時候,姚明不在場上,情由可原。可籃球終歸是一項集體運動,一個充滿血性很男人的姚明能挽救中國隊嗎?不要每次都寄希望于姚明摔毛巾,甚至讓他拖著龐大的身軀打滿全場,這樣只會壓垮他。中國隊需要的是更多斗志昂揚寧死不屈的純爺們兒,純的!
參加斯坦科維奇杯的確是以演練陣容鍛煉隊伍為目的的,是為世錦賽、奧運會這樣真正的大戰役做準備的,但血性和斗志不是靠熱身賽練出來的。當你被你的對手羞辱之時,比賽的競技意義顯然都已經無關緊要,如果你連最起碼正常的反應都已經麻木不仁的話,那跟失去尊嚴還有什么兩樣呢?
在歐洲拉練的時候,尤納斯就不止一次提到了中國隊的斗志問題,如今看來,這個問題不僅長期存在,而且已經成為中國隊最致命的缺陷。以這樣的精神面貌去挑戰打球像發瘋的公牛一般的歐美列強,中國隊除了再次收獲恥辱之外,還能有什么?
姚明在摔完毛巾后,在用那句名言將隊友們刺激清醒之后,中國隊血戰塞黑并成功殺入八強,讓人熱血沸騰。在不久開始的世錦賽上,讓姚明繼續摔毛巾的機會肯定不會少,可中國隊必須要靠這樣的方式才能救贖自我嗎?
相當懷念姚明摔毛巾,雖然我不愿意看到這樣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