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靠激情并不夠
●浙大城市學院少帥班班主任 鄔家瑛
學生老板越來越多,學生的創業激情也越來越高漲。激情對于學生創業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過于激情的學生,常常會在創業中顯露沖動的毛病,看到有機會就沖上去了。
一開始總是積極性很高,但創業是一個枯燥而且長期的過程,不會很快就成功或看到成果,學生對此的心理準備不足,于是遇到挫折就堅持不下去了。
而在目前學生的創業情況來看,學生老板們主要存在著3個風險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創業的規范化。現在學校旁邊的舟山東路上,有很多學生開的店,但是就我所知,有些學生的開店手續是沒有辦完備的。想開就開,對于政策的不在乎,是不少學生老板存在的問題,但這將讓他們失去政府對創業者的支持與保障,所以她建議學生創業一定要走規范化程序。
第二個問題是團隊。現在很多同學都是合伙創業的,剛開始的時候,就是幾個興趣愛好相投的人走到了一起,但是創業是需要長期合作的,時間久了常常會發生分歧、矛盾,所以,鄔家瑛覺得創業的合作成員選擇一定要慎重,像資金、分工等問題盡量在創業之初進行約定。
第三個問題是市場調查。很多學生創業是憑感覺的,這很容易出錯,實實在在地進行市場調查,才能把握住市場,掌握到商機。 (郭婧)
創業要求知識含量
●浙江大學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 金海燕
很多在校大學生都有意識要創業,但是不懂得怎樣創業,在哪方面創業。浙江大學從校長到各個院系的老師,都非常鼓勵學生創業,為此該校也出臺了多項措施鼓勵學生創業,比如在竺可楨學院開設創業強化班,有目的性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與此同時,在全省開展創業計劃競賽,鼓勵學生組成團隊,撰寫創業計劃書,并且利用這些創業計劃書吸引風險投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但學會了怎樣撰寫創業計劃書,寫創業計劃書的過程,也是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 (王永剛)
處理好創業和學業之間的度
●浙江青年研究會會長 王曙光
創業和學業并不矛盾,只要正確處理好創業和學業之間的度,提高學習效率,還是值得鼓勵的。學生創業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因為畢竟創業需要機遇和能力,兩者缺一不可。在創業人群劃分上,浙江大學更鼓勵研究生學歷以上的學生進行創業。相比之下,本科生因為專業和心理素質因素,創業時機并不成熟。很多大學生將創業理解為開飯館、文具店、做產品推銷等,這些只能說是社會實踐,與創業的概念還有很大距離。大學生創業至少要劃分在知識含量高的行業范圍內,不提倡無知識含量,或者是完全靠勞動力的創業方式。 (王永剛)
大學生創業注意事項
創業前須深入實際市場進行調查
其中要注意考察以下幾個問題:1.是否屬于實驗室或“中試”產品; 2.投入市場是否能達到規模生產的要求; 3.投資周期、產品淘汰期有多長; 4.是否符合國家政策鼓勵的方向等。 尋找合適的合伙人
首先,學生資金短缺,需要一個能帶來資金的合伙人。其次,學生知識單一,需要具有其他專業知識的合伙人配合,比如:財務、營銷等。第三,學生社會經驗缺乏,還可以找商業實戰經驗豐富的合伙人管理自己的公司市場事務。 吸引和使用投資要合理 學生創業吸引投資往往存在三個誤區:首先是急于得到資金,收小錢讓大股份,賤賣技術或創意。其次,即便投資人不能提供經營上的指導,仍與其合伙經營。第三,對風險投資不負責任地使用,燒別人的錢圓自己的夢。出于這些原因,投資公司一般不愿意冒這個險。
多方充實創業能力
大學生創業之前可到一些大型公司實習,學一些財務、稅法和市場等相關知識和經驗。然后對所選的項目進行深入、細致、認真的市場調查,包括創業計劃的可行性及需要什么手續、如何辦理等。全面了解相關企業場地租金、員工薪酬、月營業額、利潤、所需設備及設備價格、消費需求等方面的市場信息,做好一切創業準備。同時這也能增強自己的社會活動能力,為自己今后的創業匯聚人脈資源。
創業要注意知識產權
對于自己開發專利技術的創業者來說,是全部轉讓還是授權使用,是獨家還是非獨家,必須搞清楚,并且用法律手段加以確認。否則,可能會遇到不必要的麻煩。另外,對于使用別人技術的創業者來說,更應當注意知識產權的問題。一旦出現問題,輕則罰,重則會讓你傾家蕩產。其實解決方法很簡單,給專利局、知識產權局打幾個電話就搞清楚了。 注意政策優惠
大學生創業一直很受國家重視,優惠政策的出爐頻率很高,因此,想創業的大學生要具有政策敏感性,不妨經常到工商、稅務等有關部門了解國家新出臺的有關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在政策的引導下結合個人特點創業,其成功率會高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