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零食的親密關系 人類與零食的親密關系也許在幾千年前就存在了,因為考古遺跡表明,一個部族分割完一整頭動物之后,那些零星的骨頭會被一些精明的人拿來吮一吮、啃一啃。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那具漢代貴族女尸,其腸胃里也發現了未曾消化完的瓜子殘渣。這說明你我他的老祖宗,早就在享受零食帶來的各種愉快體驗。 時光如梭,零食的發展也隨著技術的進步在內容、形態、口味甚至功能上變化萬千,于是人們對零食的關注越來越多,心理學者會指出“人類天生就有吮吸的需求”,所以男人愛抽煙,女人愛吃零食;而健康學者又會指出零食依賴對身體有害無益。就這樣我們和零食的關系時而親密無間,時而又水火不容,那么怎樣才能找到一種平衡關系,既能愉悅心情又對健康有所助益?
當零食成為解壓工具 當零食成為解壓工具 有一項頗為搞笑的選擇題闡述了女人為何愛吃零食:選項一,“零食是女人發泄喜怒的工具。比如:那些情緒化的尤物,碰到心情郁悶的時候,慵懶地躺在床上,一手捧著讀物,一手拈著話梅,待到書讀完了,話梅核也吐了滿地,郁悶便已不翼而飛。”選項二,“零食是女性某種心境的載體。比如:她們興奮地表述的時候,通常伴以往嘴里填裝薯片的動作,隨著語速的加快,她們填裝、咀嚼的動作也隨之加快,等眉飛色舞地講到關鍵之處,她們的口腔也往往不堪重負,之后她們又重歸平靜。” 女人與零食的關系就這么恰到好處地表述出來,女人的可愛可疼,零食的“舍身取義”,雖然偏于感性,但卻一語中的。心理學家認為,從性質上講,吃零食行為與自我撫摸行為的機制是相同的。吃零食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滿足肚子饑餓的需要,而在于對緊張情緒的緩解和內心沖突的消除。當食物與嘴部皮膚接觸時,一方面它能夠通過皮膚神經將感覺信息傳遞到大腦中樞而產生一種慰藉,使人通過與外界物體的接觸而消除內心的孤獨;另一方面,當嘴部接觸食物并做咀嚼和吞咽運動的時候,可以使人對緊張和焦慮的注意中心轉移,在大腦的攝食中樞產生另外一個興奮灶,從而使緊張興奮區得到抑制,最終使身心得以放松。此外,當夫妻、朋友和同事相聚時,吃點零食作為“伴奏”,也有助于潤滑人際關系、融洽感情及和諧氣氛。 零食 也咀嚼一段危險關系 事物都有兩面性,在零食與我們的關系中也不例外。在某家健康機構供職的高級營養師譚燕認為,“零食可以說有兩項最致命的缺點,一是讓人肥胖老化,二是營養不良。”很多零食都能使人發胖,有些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過多進食,如甜食、牛奶、雞蛋、瓜子、水果、巧克力、冰激凌等,使從食物中攝入的熱量大大超過身體生長和活動的需要,多余的熱量轉化為脂肪,貯存在脂肪細胞內,促進脂肪細胞肥大,天長日久,脂肪大量堆積而導致肥胖。 譚燕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嗑瓜子,吃夾心軟糖、魷魚絲、薯片,興高采烈,吃吃喝喝,到底吃進了多少熱量,說出來可能嚇一跳,最常見的瓜子,150顆,等于吃了一湯匙的油;5顆牛軋糖,一包魷魚絲,熱量就相當于一碗白飯;至于薯片更可怕了,一罐就等于1000大卡。譚燕告訴記者,零食吃得比較多正餐又沒有定時定量的情況會造成體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增加,而且這種熱量的累積全部在肚子里,想要甩開,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因此,吃零食還是點到就好,適可而止,以免要為發胖的身材傷透腦筋。 吃零食還有一個危險就是造成營養不良。因為我們平常所吃的零食大部分都缺少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被稱為垃圾食物。不僅如此,零食還會消耗我們體內的維他命B來燃燒所吃進的糖類。體內維生素逐漸減少,會使人神經緊張、暴躁及精神不易集中、精力減退和失眠。同時,零食使我們吸收不到正常的營養。據說克林頓很愛吃爆米花,但爆米花中含有比較多的鉛,這種有害重金屬可以影響兒童的智力和體格發育,損害成年人的神經功能。
吃零食也要動腦筋 零食可以解壓,但專家說又不太利于健康,不過只要用點心思,“魚”與“熊掌”也可兼得。 高級營養師譚燕建議,大豆制品、酸奶、魚片、堅果這些常見的食品可以吃一些。 大豆是女性最好的健康食品之一,大豆異黃酮是一種兼具天然性、安全性與選擇性的植物雌激素,它能夠根據人體內的激素狀況,發揮雌激素活性或抗雌激素活性。對于低雌激素水平者,它顯示雌激素活性,可補充體內雌激素水平的不足,改善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導致的更年期綜合征癥狀。對于高雌激素水平者,它可以與體內雌激素競爭受體,減少雌激素過多所造成的不良反應,降低因雌激素水平過高而導致的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相關癌癥的發生率。 酸奶,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天然鈣質的最好來源,并且鈣的消化吸收率較高。酸奶營養成分與鮮奶相近,但其中約30%的乳糖被分解,因此對有些喝完牛奶就壞肚子的人來說,可以以酸奶代替鮮奶補充營養,酸奶還可以增加胃內的酸度,增強胃消化酶的活性,抑制腸道大腸桿菌的生長。 堅果類零食如花生、松子、杏仁、核桃、大豆、葵花籽、南瓜子等含有胡蘿卜素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它們會阻止腦血管的病變而保護大腦,保證大腦的血流量,保持大腦的健康和興奮狀態。另外,堅果一般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E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尤其是含鋅較多。人體缺鋅會導致皮膚迅速生出皺紋,經常吃種子食物可以使皮膚光潔嫩滑。但堅果中的脂肪含量過高,熱能也較高,如果食用過量就會有發胖的危險。 “而一些零食是絕對不能碰”,譚燕講,“比如薯片、果凍、果脯、肉干、餅干、爆米花、冰激凌、燒烤食品”。這些食品不是油炸就是高脂肪、高糖的,而且有些還含有致癌成分,它們往往會對肌膚造成刺激,使肌膚難以維持良好的狀態,引發肥胖,甚至誘發疾病。 TIPS 零食解碼 1.海苔:海苔的熱量不高,鈉、碘離子高,腎臟功能差、易水腫、甲狀腺亢進最好小心食用。最好選擇調味較少的,海苔的問題是比較咸、油,只要選擇完全不含添加劑、沒調味的即可,但目前真正完全不調味的幾乎很少見。 優點:熱量少,可補充鈉、碘離子 陷阱:太油、太咸 2.果干類:如葡萄干、蔓越莓干。果干類的零食除了可補充纖維素外,也能攝取到該果實的好處,如葡萄干的鐵質、蔓越莓的花青素,但果干類無法補充到維生素C,因為維生素C早就在烘干的過程中死光光了,所以,還是跟吃新鮮水果所攝取到的營養不太一樣。 優點:纖維素含量多 陷阱:熱量高,含色素、防腐劑、糖精 3.堅果類:一般人對堅果類的印象是很油、熱量高,減肥的人一定要避免。但對沒有體重顧慮的人來說,它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其油脂含不飽和脂肪酸,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但攝取過多容易變胖、長痘痘,每人一天油脂類建議攝取2份,1份約為1茶匙(5g),等于10顆花生,等于5顆杏仁,等于2顆核桃仁,等于40至50粒芝麻。如果真的想吃的時候,就把一定的量倒在盤子里,吃完這些就好,千萬別不知不覺地吃過量了。 優點:補充蛋白質、含不飽和脂肪酸 陷阱:油脂高、熱量高,易食用過量 4.高纖食品:如高纖椰果、高纖餅干,營養師提醒大家,高纖不代表熱量低,以全麥面包與白面包為例,一片普通吐司為1份主食,熱量75卡,全麥吐司1片一樣是75卡,差別只在全麥面包含的纖維質較高。另外,高纖面包的口感較干澀,通常會加多一點油脂以潤滑口感。 優點:補充纖維、幫助消化 陷阱:纖維質不一定高,高纖不等于熱量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