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熟高等??茖W校教育技術中心,江蘇常熟215500;
2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上海200062
【摘 要】教育技術的發展歷史以及對教育技術的研究有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是相對傳統的觀點,將教育技術看作是如何通過技術來促進教學與學習,而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觀點,則是沿著一條不同的軌跡看待教育技術的發展歷史,這一觀點是尚未成型的或尚不完善的,被劃為后現代一類。本文討論了作為建構主義理論基礎的后現代主義觀點,提出后現代主義觀點能夠為教學設計實踐提供建設性的批判,探討了有助于改進教學設計實踐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教育技術;后現代觀;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一、教育技術的兩條發展軌跡
教育技術的發展歷史以及對教育技術的研究有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是傳統的觀點,將教育技術看作是研究如何通過技術促進教學與學習,這一觀點是在物理科學模式和行為科學模式之間艱難前行的(Saettler, 1968)。[8]
物理科學模式著重的是那些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有潛在影響的發明創造,歷史地看,這些發明有粉筆、照相、復印、錄音、運用圖像、電視、錄像,以及當前的計算機信息技術遠程通信技術和Internet。這些只是試圖改變課堂教學的發明中的一部分。
行為科學是從心理學角度對同一歷史的研究,這一觀點不著重于硬件和軟件,而是著重于利用。典型的歷史時期開始于夸美紐斯將圖片應用到教科書里去,或早期設立的行為主義原則的學習步驟。現在的重點是設法使得學習更有效。20世紀的心理學理論主要有行為主義、控制論、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同時傳播理論也從個別化傳播理論,逐漸發展為大眾傳播理論、小組傳播理論。教育技術就是這些理論、概念和思想的“教育的”部分。
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關于教育技術的觀點,是沿著一條不同的軌跡看待教育技術發展的歷史,這一觀點是尚未成型的或尚不完善的,被劃為后現代一類(Hlynka & Yeaman, 1991)。[1][2]
設想教育技術是一種藝術形式,產生的藝術作品叫作“象本”(presentation),里面包含的各種符號。這些“象本”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有印刷、錄音、電影、錄像、計算機軟件及超文本等。教育技術人員的作用和電影評論家、藝術評論家或電視評論家的作用一樣,介紹新的“象本”,提供評論,為聽眾揭示“象本”是怎樣發揮作用的。
這樣一種歷史可以從傳統的批判模式開始,吸收各種評論家的思想,帶著問題去審視“象本”。面對著文化的復蘇,面對著霸權有覆滅,就會出現多種角度、多重視點,不同的評論家會指向不同的方向,從而產生無序。但是就像鳳凰涅磐一樣,正是通過解構才能獲得新的結構,我們似乎是重新開始了,但是這一次是在更高的層次上開始的。我們對每一種技術進行審視,一方面認識到它的進步,也認識到它的不足。我們現在已經認識到每一種教學信號并不是對所有的學生和所有的教師都是相同的,實用者看到的是其使用價值,建構主義者看到的是其意義,而評論家看到的是其意識上的獨斷。
我們似乎垂涎在一個符號無限的世界里,但其無序狀態卻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我們尋求的不是最好的一條途徑,而是達到不同目標的不同途徑。
這樣一種教育技術的歷史就是后現代主義的。
教育技術在今天還不是后現代主義的,但是,教育技術“時刻準備著”成為后現代主義,它也必須是因為有許多其他的聲音、其他的思想、其他的模型在醞釀著、在躍躍欲試著。當只有一種觀點被人們接受,只有一種模型被用來解釋所有的一切時,后現代主義就會消失。但是在教育技術這樣一個充滿動態特點的領域,這種情況似乎是不可能的。
二、后現代主義:定義
后現代主義是一個處于不斷變動中的難以把握的概念。通往后現代主義這個神秘世界有幾種方法。
首先,是認識到后現代主義不是一種意識形態而是一種“狀態”(Lyotard, 1988)。[5]人們不會去做一個后現代主義者,后現代主義沒有計劃,后現代主義不尋求轉變。相反,世界能夠在后現代主義的框架內被認識。
后現代主義狀態滲透到當代社會的所有方面。科學家寫出后現代主義的科學,文學家談論著后現代主義的文學,后現代主義還出現在建筑、藝術、社會學、哲學、教育和科學等廣泛的領域。教育技術人員根本沒有機會選擇是不是希望介入到后現代主義現象中去,非常簡單,后現代主義是存在的狀態。
問題是,后現代主義是什么?要把握后現代主義的含義,讓我們先回到現代與后現代的對立點上,后現代主義必定是“后于”現代的,那么什么是現代主義?所謂現代主義,就是最終的、最好的方法?,F代性的規定性特點有:
?。?)對科學和技術的壓倒一切的信仰和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