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蘭萬里做客新聞會客廳節目 |
|
【1】 【2】 【3】 【4】 【5】 【6】
蘭萬里,男,山東威海人,2000年9月考入北京化工大學。 2004年參與了非典疫苗臨床試驗,并成為我國成功接種非典疫苗第一人。蘭萬里現在是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院理研0401的班長,同時也是一名光榮的首都大學生志愿者,現擔任北京化工大學志愿服務總隊的副秘書長。
進入大學之后,蘭萬里就踏上了志愿服務之路,從幫助班里后進同學,清潔校園環境到走進社區服務,前往江西貧困山區義務幫教并捐助貧困兒童, 到研究生階段從事的更多的、長期的志愿服務事業,逐漸從一名對志愿服務所知甚少的普通學生成長為了一名熱心從事志愿服務事業、積極組織志愿活動的志愿者,并始終無怨無悔地走在這條沒有盡頭的志愿服務道路上。
勇于注射非典疫苗,成為我國接種非典疫苗第一人
2004年的四月份,蘭萬里從中日友好醫院呼吸科主任林江濤,也就是非典疫苗臨床實驗的負責人口中得知:我國自行研制的非典疫苗被批準進入Ⅰ期臨床實驗,正在招募志愿者。他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一旦成功,對我們國家人民都將產生積極的意義。想到2003年非典給我們大家帶來的恐懼,給我們國家帶來的各種損失, 想到非典時自己曾因感冒而被校醫院隔離,體味到那前所未有的孤獨和無助,蘭萬里覺得他應該做點什么, 為人類抗擊非典,為我們社會,為我們國家,于是他報名參加了這個實驗.
接種前,蘭萬里背著遠在山東的父母在 “知情同意書”上簽了字。“知情同意書”的上面寫著疫苗的研制過程和接種疫苗后可能承擔的風險。他當然也想到了可能發生的一些不好的結果,也擔心害怕過。但想到在非典時期,那么多醫務工作者不顧個人安慰戰斗在抗擊非典第一線,想到在非典中慘遭不幸的無辜的人們,蘭萬里最終下定了決心。在這種情況下,5月22號,作為首批志愿者之一,蘭萬里接受了SARS滅活疫苗的注射。
12月5號,在揭盲會上,研究者打破了密碼,證明了在注射過疫苗的志愿者身上成功的產生抗體。蘭萬里也成為中國第一個成功接種非典疫苗的志愿者。
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新聞會客廳》、《今日關注》、新華社、北京青年報以及很多地方媒體都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以志愿活動為奮斗事業,掀起學校志愿服務熱潮
2005年3月北京化工大學校團委在1995年組建的北京化工大學志愿者協會基礎上成立了北京化工大學志愿服務總隊,蘭萬里積極報名加入,并有幸擔任副秘書長。在這里,他不僅是一名普通志愿者,更是一名志愿活動的組織者,同時,蘭萬里也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如何能夠發動更多的同學投身志愿服務,如何不斷開拓我校的志愿服務項目,如何把我們北京化工大學志愿服務總隊建設成為一支“制度化、規范化、陣地化、社會化、品牌化”志愿服務隊伍,這些都成為他思考的問題。在團委老師的指導下,蘭萬里和總隊其他成員對總隊進行了幾方面建設。
不斷完善的組織管理制度。在志愿服務總隊的統一管理下,各學院志愿服務分隊相繼成立,眾多學生組織作為團體會員參與其中。一個團隊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證它長期穩定的發展,經過與老師,其他總隊成員開會討論,蘭萬里跟其他成員對總隊建立了長期志愿者注冊體系、志愿者檔案機制、志愿服務考核認證制度、志愿者激勵機制、實時招募培訓上崗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總隊實施分層管理,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在規范管理中我校志愿服務隊伍空前壯大。
不斷提升的志愿者文化素質。當初剛加入總隊時,總隊的指導老師就跟他說過一句話,蘭萬里至今記憶猶新,“志愿者不能像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那總有一天他會燒光了自己”。這句話是說我們不能一味的組織志愿者同學參加活動,在參加活動的同時要不斷的給他們充電,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志愿者同學素質不斷提高,也一直有熱情參加志愿服務。所以蘭萬里跟總隊其他成員一直注重志愿者素質和服務質量的提高,以系列培訓為主要手段,系統開展了志愿服務基本知識培訓、志愿者團隊建設、資深志愿者交流培訓、文化素養和科學素養培訓、文明禮儀宣講、專業技能培訓等活動。培訓已初具效果,青年志愿者們在幫助別人奉獻愛心的同時,不斷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
不斷開拓的志愿服務基地。隨著總隊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了總隊,成了我們的注冊志愿者,如何才能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機會參加志愿活動,不斷開拓志愿服務基地非常重要。蘭萬里與總隊其他成員在原有服務基地的基礎上,又開拓了中國科技館、北京啟智智障兒童中心、北京富國海底世界、朝陽區殘疾人聯合會、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等一批志愿服務基地,志愿服務更加體系化和持續化。一年多來,僅向中國科技館就提供志愿服務5000多小時,服務1000多人次。讓我們每個注冊志愿者都有機會參加志愿活動。
打造優質志愿服務活動品牌。在廣泛開展好校內形式多樣的志愿活動的同時,北京化工大學志愿服務總隊承擔、參與了團中央、北京市、朝陽區和昌平區的多項大型志愿服務活動,服務內容涉及奧運、文化、體育、公益事業、社區服務等。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北京團市委7.13大型演唱會、朝陽區萬人長走活動、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等都是總隊獨立承擔的大型志愿服務項目,得到主辦單位的一致認可。
志愿世青賽,奧運大練兵。2006年8月15日――8月20日,第十一屆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在北京朝陽體育中心舉行。我校共派出88名志愿者為此次世青賽提供包括交通協調、酒店咨詢、體育器械搬運等幾方面的志愿工作,志愿者們吃苦耐勞,無私奉獻,他們優異的工作表現得到了組委會的一致好評。為奧運會志愿服務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06年8月28日,2008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報名工作正式啟動,北京化工大學也將陸續開展一系列活動,為奧運,為北京,做出一份貢獻,讓我們的微笑成為北京最好的名片。
搭建交流平臺促進志愿服務事業發展。在2006年12月5日第二十個志愿者日到來之際,我校承辦了北京青年學生先鋒論壇,蘭萬里與京城活雷鋒孫茂芳、北京志愿服務指導中心主任王靜濤做為壇主,就“微笑構建和諧,志愿服務社會”進行了討論。我們總隊通過開展首都高校間的志愿者論壇,為志愿者團體搭建志愿服務交流平臺,提升志愿服務理念,推進探索志愿服務活動的長效機制的形成,加強志愿服務理論研究,為志愿服務隊伍今后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并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北京十三所高校共同發布“首都各高校志愿者組織聯合開展志愿服務立法研究調查行動”正式啟動的消息。為志愿服務立法貢獻志愿者的力量。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我校的志愿服務工作卓有成效,北京化工大學志愿服務總隊已發展成為一支下設四個職能部門、具備完善的志愿者評定機制,在校內外都得到廣泛好評的青年志愿服務隊。總隊經過兩次招募,累計招募注冊志愿者2000余人,共提供服務4000余人次,累計時間30000多小時,志愿服務的精神已在校園里蔚然成風,青年志愿者活動蓬勃開展。我校志愿服務總隊被評為北京市“北京青年志愿服務行動優秀服務集體”,我校中國科技館志愿服務講解員項目獲“2005年度北京共青團學習型組織建設優秀工作項目”,校志愿服務總隊獲得“‘志愿服務迎奧運 文明交通伴我行’活動優秀志愿服務團隊”、 “世青賽志愿服務優秀組織獎”等榮譽稱號,蘭萬里也被評為“北京青年志愿服務行動優秀青年志愿者”。12月15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又對我校志愿服務總隊進行了采訪。《北京日報》以大版面展示化工大學志愿者的“青春微笑”。 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主辦方也向總隊贈送了錦旗:“微笑構建和諧 志愿服務社會”,感謝學校對青年學生的培育。“希望書庫”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陶海心曾為總隊在“希望書庫”捐款活動中的出色表現欣然題詞:“您的一元錢照亮孩子的一片天”。
蘭萬里說:“回首這一年,有太多感觸。每當想起我們化工大學可愛的志愿者們那一張張笑臉,心中總是充滿感動;每當想起那些我們曾幫助過的人,再苦再累,也覺得很值;每當想起我們這個社會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志愿者那無私的服務,又總感覺自己還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夠,肩上的擔子還很重。”我們相信,做為志愿總隊的一員,蘭萬里將讓以后的工作中不斷開拓創新,與其他志愿者們把北京化工大學志愿服務總隊打造成為一支組織管理制度能不斷得到完善,志愿者素質能不斷得到提高,志愿基地能不斷得到開拓,志愿服務品牌活動能不斷被打造,能夠不斷走向社會,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志愿服務隊伍,為北京乃至世界志愿服務貢獻我們化工大學志愿者們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