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國資委將加快推進股份制改革,積極推進具備條件的中央企業母公司整體改制上市或主營業務整體上市。”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近日在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表示。
2006年,包括上港集團[
行情、
資料、
新聞、
論壇](7.19,0.22,3.16%)、上汽集團等大型國企對旗下子公司實行私有化(指將上市公司退市之舉)后,紛紛實現集團整體上市,股價均出現了50%以上的漲幅,李榮融此番話意味著今年類似的情景將再現股市,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可以實現整體上市的央企數量有限。
整體上市受市場追捧
近幾年來,推動央企整體上市一直是國資委的工作重點之一。
早在2004年,國資委就開始對整體上市的法律風險、政策風險以及可操作性等一系列問題進行試點調研。2005年,神華集團、寶鋼集團先后在H股和A股實現整體上市,接著,國資委還對其開展了董事會試點工作,讓公司治理結構更加規范化。
“鑒于央企的盈利能力增長很快,及董事會制度的全面展開,整體上市的難度不會太大。”光大證券分析師裘孝峰稱。
由于整體上市時對子公司的回購將有可觀的溢價,新時代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郝曉輝認為,“那些存在整體上市可能的央企將受到市場的追捧。”
此次,李榮融在談到2007年央企改革時稱,中央企業要積極擁護、支持和推進企業改革與重組。要加快股份制改革的步伐,有條件的要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實現母公司整體改制、整體上市;不具備整體改制條件的,要加快推進子企業的股份制改革,要以主營業務資產統一運作、做優做強上市公司為目標,通過增資擴股、收購資產等方式,把優良主營業務資產逐步注入上市公司。
央企整體上市數量有限
不過,在目前的159家央企中,包括A股和H股在內,實現整體上市的央企并不多。
2006年11月2日,包鋼集團整體上市方案出爐。同年12月8日,中國鋁業宣布將分別對山東鋁業、蘭州鋁業進行換股吸收合并。而2005年11月,中石油出資61.5億元收購旗下3家上市公司;2006年2月,中石化曾持資143億元收購旗下4家子公司的舉動,也被市場看為實現整體上市做準備。
“整體上市可杜絕目前上市公司盛行的關聯交易、母公司與大股東惡意占用資金、違規擔保等股市頑疾。”郝曉輝指出,一方面整體上市后,大股東資產全部劃入上市公司,杜絕了大量關聯交易形成的虛假業績,同時避免大股東侵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東權益。另一方面,優質資產的注入為上市公司提升了盈利能力。
“去年年底央企總資產10萬多億元,現在可能已經突破11萬億元,但在A股上市的僅僅3萬多億元。”申銀萬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李指出,所以央企整體上市潛力非常大。
不過,也有投行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很多央企旗下的部分優質資產都已經實現了上市,而集團普遍承擔著大量不良資產和高額負債,要想在短時期內完成集團的整體上市,可操作的項目并不多。
部分存在整體上市可能的央企上市公司
代碼 簡稱 所屬央企
600011 華能國際[
行情、
資料、
新聞、
論壇](7.33,0.67,10.06%)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600511 國藥股份[
行情、
資料、
新聞、
論壇](16.39,0.37,2.31%) 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
600900 長江電力[
行情、
資料、
新聞、
論壇](10.2,0.38,3.87%)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600489 中金黃金[
行情、
資料、
新聞、
論壇](18.22,-0.19,-1.03%)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000758 中色股份[
行情、
資料、
新聞、
論壇](9.3,0.85,10.06%)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00528 中鐵二局[
行情、
資料、
新聞、
論壇](6.93,0.14,2.06%)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000798 中水漁業[
行情、
資料、
新聞、
論壇](3.28,0.30,10.07%)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000069 華僑城A(21.75,-0.55,-2.47%) 華僑城集團公司
600500 中化國際[
行情、
資料、
新聞、
論壇](7.59,0.59,8.43%)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劉杰/文 王曉瑩/圖 趙振超/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