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讀書筆記
莎倫-萊希特簡介:
暢銷書作者,她曾與別人合作推出了一本堪稱新千年最具轟動效應的暢銷書,也是迄今為止推出的理財書中最出色的一本——《富爸爸,窮爸爸》。該系列好包括《富爸爸投資指南》、《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神奇的現(xiàn)金流象限》、《富爸爸
富孩子,聰明孩子》。
“富爸爸,窮爸爸”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是羅伯特-清崎講述的他自己年輕時的故事。
他有兩個爸爸,一個是他的親生爸爸,一個是他最好的朋友的爸爸。這個故事就是關于這兩個爸爸之間的差異的。
他的親生爸爸曾是夏威夷的教育負責人。他總是告訴羅伯特要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這樣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敢打賭你的聽眾們也都曾經聽過這樣的說教,至少我對這些話并不陌生。
他的“富爸爸”,也就是他好朋友的爸爸,只上到八年級就被迫輟學了,去幫助打理自己家里的公司業(yè)務。
所以,他沒有受過太多的教育,沒有得到大學學歷給人帶來的種種好處。
但是,他學會了理財。他充分理解錢的力量。他具有財商,掌握了財務認知能力。
最終他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
為什么會這樣?
都是因為他對錢的認識。
羅伯特自己的爸爸是教育主管,可去世前是個很窮的人。
|
你的學校成績報告單上有字母或數(shù)字。它可以告訴你你在學校的功課做得怎么樣。
在實際生活中,你沒有成績報告單。但是,你有自己的財務報表。
你的財務報表就是你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成績單。
|
窮人和中產階層的人如何為了錢而工作,而富人則是讓錢為他們工作。 |
你可以有三種收入:工資收入、投資收入、產業(yè)收入。
- 工資收入:
- 就是一份工作,一張工資單。這些錢是你通過自己辛勤的工作掙來的。要么是受雇于他人,要么是自己單干。這樣的收入就是工資收入。當你的收入是和你個人的勞動掛鉤時,致富是非常困難的。你一天頂多也就這么多個小時,一周頂多也就這么多天。
- 投資收入和產業(yè)收入都是來自于資產。
|
資產是給你帶來收入的東西。
負債是你每個月必須坐下來開支票支付的東西。
|
如果你用自己掙的錢去購買奢侈品,你購買的實際上是一個“負債項”。
例如,你買了一輛車,需要維護、加油等,都是消費。
富爸爸的訣竅是:投資到資產上,用資產的創(chuàng)收來購買奢侈品。
同樣以買車為例:
你買回來的是一套二聯(lián)式公寓房或四聯(lián)式公寓房。作為房產,它可以每個月都給你帶來現(xiàn)金流。然后,你可以用這筆積極的現(xiàn)金流去購買你要的車。等到這輛車舊了,破了,報廢了,你猜怎么樣?你仍然擁有你的房產。它還在創(chuàng)造收入。你還擁有這份不斷創(chuàng)造現(xiàn)金流的資產。 |
- 窮人的現(xiàn)金流方式:每個月拿到工資單,支付這個月的開支,然后希望自己在月末的最后一天能有那么一點節(jié)余。
-
如果你看他們的財務報表,就會發(fā)現(xiàn)收入進項后,馬上就隨著支出流出去了。他們沒有資產。他們也沒有太多的負債,因為他們的信用還不足以讓他們具有任何負債的資格。
- 中產階級的現(xiàn)金流方式:一個男人遇上了一個女人,他們兩人結婚了,然后他們買了房子。他們有了漂亮的房子,但同時他們也有了抵押貸款。接著他們又買了一輛車。
- 工作給他們帶來了進項,但是它們馬上又隨支出流走了。他們收入的錢沒有一分是流入資產項當中的,它們全部是負債。
這兩種現(xiàn)金流方式,都屬于“疲于奔命”方式。你永遠在拼命地掙扎之中。
- 富人的現(xiàn)金流方式:選擇一種方式(例如換一處小一點的房子,或者作份兼職)獲得一些流動資金,投入到資產項當中去;就這樣逐步地建立起良好的現(xiàn)金流——減少負債,贏得資產...逐步擁有股票、公司和房地產,這些資產不停地創(chuàng)造收入,計入到收入報表中。
|
一般的“上班族”,從早上8點到下午5點,你都是在為別人做事。只有在你拿到工資單的時候,你才是在處理自己的事。
要珍惜這個機會,處理好你自己的事,做自己的CEO(企業(yè)的總裁,“首席執(zhí)行官”)——管好你自己的資產項,把你的工資單像種子一樣種下去,讓它一點點開花結果。
要抓住機會,正確投資,必須學習知識(教育),和在生活中不斷的積累經驗。
- “E”是雇員:即打工仔。你全部的生活都受控于你的雇主。
- “S”是個體經營者:你擁有一份事業(yè)(你可以是個律師,是個會計,或者擁有一家很小的寶寶用品店)。
- “B”是商人:你擁有一整套商務系統(tǒng),而且有許多人為你工作。
- “I”是投資者:你的錢通過某種方式為你服務。
“S”與“B”之間有著極其微妙的差別。有許多人認為自己是“B”。但是,他們有必要這樣問問自己,他們能不能扔下自己的業(yè)務?一年后回來的時候,他們的業(yè)務能不能比他們離開時發(fā)展得更加壯大,趨勢更加喜人?
|
注:一個人可以同時處在四個象限中;也就是說,你可能同時擔當不同的角色。
你可能現(xiàn)在只是一個“E”——很好,但你還需要掌握自己的財務處境,爭取變成一個“I”或者一個“B”。
- 雇員會說,“你付我多少工資?有什么福利?我的度假時間是怎么安排的?”
- “S”會說,“我按小時要錢。我一小時要價150美元。我收取6%的提成。”
- “B”說,“我需要給我的公司找個新總裁。我要去找好的顧問。我需要協(xié)助。我需要團隊的共同努力。”
-
投資者經常說的話是,“我的利息和回報有多少?我投入的現(xiàn)金能帶來多少回收資金?我多快才能從這個項目里收回成本?我的退出計劃是什么?”
|
富人擁有資產,因此他們可以選擇“偷懶”:
他們在不想起床的時候就可以不起床,而他們的資產在給他們創(chuàng)收。當然,你知道他們都是怎么做的嗎?他們每天還是照樣起床,因為每天早上他們都選擇做一個有錢人。 |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句話——“有錢是一種選擇”。
有這樣一個笑話,說是一個乞丐,夢想成為富翁;別人問他:你成了富翁后,都想干些什么呢?
這個乞丐回答:“大餅油條吃個夠!”
可以想見,這個乞丐的最高成就,將不會超過“大餅油條吃個夠”的錢數(shù)。
你必須要更為高遠的理想。
需要讓自己接受教育。
這里所說的教育包括兩個方面:
1、專業(yè)知識:你要從事的職業(yè),需要什么樣的專業(yè)知識?
2、財務知識,特別是本章所講的致富知識。
如果你訓練有素,又有經驗,那你會發(fā)現(xiàn)錢會找上門來。 |
作為一個員工,當你拿到工資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他們已經直接把政府要的那部分扣除了,是吧?納稅了,不見了,作為所得稅被代扣了。
作為商人,作為公司老板,你每天都有產業(yè)收入。而你也有能力把這些錢花在自己的開支上。你可以把每分錢都花出去,然后在這一天快要結束時把收入報給政府部門。你不用交納個人所得稅,只要你能夠把這些錢花出去,并能證明錢是花在了你的業(yè)務上,花在了業(yè)務開支上。
|
你要建立一家有限公司,使用公司的形式來減少納稅的基數(shù),保護自己的資產。
莎倫還提到,“房地產”作為一種特殊的資產,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基本上不用交稅,幾乎可以無限地延期等等。另外她提到,工薪收入的納稅是50%,而資本收益的納稅只有20%。
莎倫:為學習而工作,說到底還是獲取教育和經驗。
羅伯特-清崎一生中只打過一份工,在施樂公司工作。
他之所以做這份工作,目的就是要學習推銷。
如果你想在實際中擁有財富,就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你需要接受教育。也許你可以通過書本,通過做游戲或看錄像資料來獲得知識。但是,如果你需要的是一種特殊
的技能,那么你必須走出去,到那個領域去工作,學會相關的技能,這樣你才能做好你自己的事,掌握好你自己的財務情況和財務前景。
|
很有意思,你知道人們常說“投資的風險太大了”,我們聽了這話就忍不住要笑出來。因為在我們看來,真正有風險的根本不是投資。
如果你惟一的收入來源是一份固定工作的話,那一旦你的雇主決定把公司賣出去,你的風險就相當大了,不是嗎?
我們認為應該這樣來定義風險,風險就是把自己的經濟狀況完全放在別人的掌握之中。
|
這是一個相當有意義的思維轉變。
正如本章前面說過的那樣,“一切都在于意識”,我們需要這樣的意識轉變。
這里有一個實際的操作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常對大家說自己要準備三個存錢罐,每天往里面存一塊錢,每個存錢罐里就放一塊就夠了。一個是留做慈善事業(yè)的,一個是留做投資的,還有一個是儲蓄。
堅持每天往這三個存錢罐里各投一塊錢。到了月底,把留做慈善事業(yè)的那部分取出來捐獻。把儲蓄的部分拿出來,買一些沒有什么風險的短期投資項目。然后把留做
投資的錢取出來,記住,是你先前放到投資那個罐里的錢。這里的每一塊錢都是一個受雇于你、為你賣力服務的員工。把它們投入到你的資產項當中。去買一份投
資,永遠不要把這錢從你的資產項中拿出去。你投入到資產當中的每一塊錢都是為你工作的雇員。 |
我們是時間來定義富有:
如果你今天丟掉了自己的工作,但你有一部分資產可以為你創(chuàng)收,支付每個月的開銷,那么你就是自立的,就是富有的。 |
如果你事無巨細都一個人來扛,面對外界孤身奮戰(zhàn),那樣的話就只能做個“S。 |
投資是一項計劃。你需要選擇一個程式并掌握這個程式。你可能需要花費五年的時間才能掌握這個程式,但這是個方法上的問題。這是你經過一番精打細算作出的決定,你每天都要遵循這個計劃,為你自己的經濟前景而投資。這個選擇完全是你個人的選擇。
現(xiàn)在,我既然把投資說成是一項計劃,就要來講講不同類別的財務計劃。每個人都需要制定一個保險起見的財務計劃。每個人都想確保萬無一失。有錢人也都有自己
的保險計劃。除此之外,你還想有一個計劃,讓自己過得舒舒服服。你可能希望每年有三周的度假時間,或者希望自己能早一點退休。
所以,你先得有個保險的計劃,然后有個追求舒適生活的計劃,第三個計劃就是變成有錢人的計劃。這個計劃就是讓自己有足夠的錢,以便能按照自己選擇的方式自由地生活。
|
你必須首先在思維上做個有錢人,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
然后你要去做有錢人做的事。我們給了你行動的公式,告訴了你他們做的事情是什么。我們要遵循的程式很簡單。
如果你都做到了,那你就會擁有有錢人擁有的一切。
然而,那么多人都試圖從最后一項做起。他們去工作,去買奔馳,買大房子。他們跳過了“做人—做事—擁有”這個程式,直接就奔向擁有。結果呢,他們是擁有了所有這些豪華的東西,但是同時他們也背上了大量的債務,要承擔大量的負債。他們買來了自認為是資產的負債。
|
讓你的孩子認識到他們是天才,支持孩子,給他們談談與錢有關的問題。
讓他們看你是如何付賬的,帶他們去麥當勞的時候給他們講講錢的運作。
|
財務能力是孩子未來社會生存的必需的能力之一,所以要及早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