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現代化是指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及其深刻的變化。其典型特征是工業化和城市化,共評價指標共10個,包括人均GNP、農業增加值比重、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農業勞動力比重、城市人口比例、醫療服務、嬰兒存活率、預期壽命、成人識字率、大學普及率。第二次現代化從工業時代向知識經濟、工業社會向知識經濟、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轉變過程及其深刻變化,其特征是知識化和信息化,其評價包括知識創新、知識傳播、生活質量、經濟質量4大類指標、16個具體指標,還有工業增加值比重、物質產業增加值比重、工業勞動力比重等4個信號指標。16個具體指標包括創新經費投入、知識創新人員投入、知識創新專利產出、中學普及率、大學普及率、電視普及率、因特網普及率、城鎮人口比例、人均能源消費等。主要反映評介對象的現代化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對差距的綜合現代化水平指數,包括人均GNP、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城鎮人口比例等12項指標。
在20世紀,世界上約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第一次現代化,有10個國家(瑞典、美國、丹麥、芬蘭、日本、瑞士、澳大利亞、德國、比利時和英國) 第二次現代化排名居前;在21世紀,人類將全面實現第二次現代化。兩次現代化既有相似之處,又有本質的差別。如果說,工業化、城市化和民主化是第一次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那么,知識化、網絡化和國際化就是第二次現代化的主要特點。第一次現代化是對大自然的征服,第二次現代化則是對大自然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