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應好好補補這六門課
by 忘我山人 通過回顧和回味自己的大學和研究生時代生活,通過和不同學校畢業的各種大學生包括研究生同事的共事,通過校園招聘的親身經歷,通過對所服務的客戶里面的大學生新員工的接觸和交流,發現中國的大學和研究生教育在如下素質和技能培訓中值得好好補補課:
1、溝通技巧(Communcation Skill)。也
許大家都會說話,都知道溝通很重要,但是能夠很好溝通的人卻是少之又少。這在相當程度上和我們的教育很有關系,從小到大,我們都必須言聽計從于我們的老
師,我們也從來沒有經歷過任何溝通理論和實踐方面課程的訓練。實際上,當你畢業走上崗位時,專業并不是最重要的,溝通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任何工作的開展,
任何項目的完成,任何事情的推進,都是需要人和人來完成的,因此溝通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溝通能力好的人事半功倍,溝通能力差的人難于上青天。
2、聆聽技巧(Listening Skill)。大 多數人都喜歡說話,都善于說話,但很少有人會“聽”,很少有人能聽得懂他人所講之話。實際上,造物主在涉及人類的時候早就做好了這方面的安排。君不見,正 常人基本都是一張嘴巴、兩只耳朵。從數量上比較,耳朵的數量多于嘴巴,在相當程度上就意味著我們應該多聽少講,只有聽清楚了,才能說明白。此外,從繁體字 角度看更是一目了然,請看“聽”字,左上方是“耳”,下面有個“王”,簡單套用就是“聽為王”,右上方是“十四”,右下方是“一心一意”,聯結起來就是“用十四個心去聽”,但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一心一意去聽別人講,“我有半杯水”和“我還有半杯水的空間”的差距就在于此。 3、歸納概括能力(Summing Up Skill)。也 許我們現在太過于強調英語的作用,所以我們的大學生們的中文能力是在飛速的下降,有些孩子可能連基本的通順的句子都難于寫出來,更不用說正確的規范的標點 符號的運用了。即使有些人能夠寫出東西,但是能夠一針見血點出要點、點出癥結的卻少之又少。實際上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缺乏思維的訓 練。依據本人這幾年的實踐經驗,建議大家看論文或者文章時可以嘗試著在看完之后做個小結,把它的主旨或者要點用幾個點列示出來,當然能做成PPT是最好 了。只要你堅持下去,不出三個月定會有很好的療效 4、演示技巧(Presentation Skill)。實 際上,無論你進入企業還是政府機構還是大學教書,演示文件或者方案總是家常便飯。但現實中,更多的人宣講PPT時更多的時候是在“讀PPT”,而不是“講 PPT”。讀是照本宣科,是逐字逐句的念,可想而知這樣的效果會多差!演示技巧高超的人士則相反,高低結合,主次分明,有選擇性地宣講重點。比如某頁 PPT講述了某種方案的6種優勢,那么一般著重講前三種足以,其他點到為止即可。 5、團隊協作(Teamworking Skill)。一 個中國人是龍,三個中國人是蟲,這句話在相當程度上是正確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確實在這方面比較欠缺,我們的教育中同樣欠缺相應的元素來彌補。實際上我們的 哪項工作不需要多人、多個部門來配合共同完成。因此,對癥下藥時,既要更新“寧當雞頭不做鳳尾”的傳統觀念,更要通過拓展訓練等多種行動學習 (action learning)以活生生的例子和工具來改造我們的學弟和學妹們 6、Office能力。一 提Office,可能大多數人都自認為自己有幾把刷子,但是千萬不要小瞧了微軟公司,那些技術天才設計出來的這套寶貝真的很有用很有價值呀。如果你能熟練 使用word、Excel和ppt等,實際上對于你日后的工作會帶來很大的便利和幫助。因此,建議各位學弟學妹,不要好高騖遠一味追求什么編程語言的學習 (針對非計算機專業而言),相反應腳踏實地學好上述三種程序的基本操作技巧,須知它們可都是商業語言的體現方式之一亞,特別是PPT!建議大家既可以參照 我上段所提的方法,也可以看看諸如“用圖表說話”等書。 縱觀現今之中國大學,無論是本科教育還是研究生教育,甚至放眼MBA教育,在上述六個領域基本都是空白。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學生就業無門,中國教育落后于商業發展的原因和現狀的真實寫照之一。
相信過不了多久,上述六門課程會逐漸成為高等教育的必修課或者選修課,也相信會有相當的咨詢公司或者咨詢人士會投身到這一大事之中
如果時機合適,本人也愿意用自己的切身經驗和大家作一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