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財富的論述
by 根深葉茂
關于對財富的論述,最經典的莫過于在400多年前,培根在《培根論人生》的論財富中做過的論述。本文主要是談談該論述對投資的啟示。 對待財富的總體原則為:千萬不要為了擺闊而追求財富,而是應當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施之有樂。 培根說:“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靠勞動所獲得的財富,步伐是緩慢的”。世界上部分杰出的投資大師收益情況如下表:
當然,還有很多杰出投資大師的業績未列出,如吉姆.羅杰斯、約翰.博格(相當指數的業績)、菲利普·卡萊特、伯納德.巴魯克、托馬斯.羅.普里斯、馬克.默比烏斯等。 上表不是為了說明誰的投資水平更高。因為收益能力與投資資金大小、資金組成、投資時間、歷史階段、環境等因素均有關。凱恩斯取得了平均回報率為13.2%的業績,而當時英國股市的回報卻停留在持續低迷的狀態(-0.5%),考慮到這階段既包括了大蕭條,也包括了二次世界大戰,凱恩斯的業績是非凡的。 啟示1:投資獲得財富,過程是緩慢的。非常精確地說,一個真正稱得上長期的例子是,從 啟示2:積累財富要靠復利。愛因斯坦都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是復利”。賺一丁點財富很困難,掙大筆財富卻很容易。創造財富需要本錢,本錢愈大利息就愈多。 啟示3:積累財富要避免重大損失。要適度冒險,但不能冒無法承受的風險。一旦有太大的損失,將喪失復利的效應。巴菲特說:“成功的秘訣有三條:第一,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堅決牢記第一、第二條。” 啟示4:獲得超額收益很難,投資指數基金也是一種好的投資策略。格雷厄姆說,投資藝術有一個一般不受人欣賞的特點。如果不驚人,外行投資者可以用最小的努力和能力取得可信的結果,但是改進這個容易得到的標準需要更多的運用和更多的智慧。如果你只是用一點額外的知識和聰明于投資規劃,而不是比通常的結果認識得更好,你可能發現你已經做錯了。 培根說:“致富的方法主要有:高利貸能獲取暴利;獲得某種技術專利,取得某種專利的特權;取得壟斷;擁有大量的資源,并能進行妥善的利用;依靠杰出的經理人。從正常的生意和工作中賺得的是規規矩矩的錢,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勤快;二是有誠信的好名聲。” 啟示5:按照把股票當作商業進行分析的原則,最 好的投資對象是:金融股:以招商銀行、中國銀行為代表;有專利技術的公司,如中集集團、中興通訊、煙臺萬華、福耀玻璃等;取得壟斷,一種是有經濟特許權的 公司,美國有可口可樂、吉利、箭牌等一批消費品品牌和傳媒類公司,中國有茅臺、張裕、云南白藥、伊利、雙匯、歌華有線等公司。還有一種是國有資源壟斷公 司,典型代表為:機場(上海機場)、港口(上港集箱)、公路(贛粵高速)、旅游(黃山旅游)、申能公司(公用事業)等;杰出的經理人。 1980年年報中,巴菲特特別贊揚了Capital City 的Tom Murphy。2006年年報中說,如果你2006年喜得龍子龍孫的話,給他起名叫Tony。中國也有很多杰出的經理人;資源股:以鹽湖鉀肥、中國石油、煤炭(西山煤電)有色金屬(弛鴻鋅鍺、云南銅業)、地產(萬科)等為代表。有些公司兼有其中兩項以上特質。 本人所舉例子的公司,不代表投資建議。 有興趣的投資者,可統計這十幾年來股票的漲幅榜。對1992年到2006年這段時間中國股市的市場表現來看,基本驗證了上述結論,從美國股市的發展歷史看,也驗證上述結論。股市里的資產重組公司絕大多數是失敗的,股市里炒作的各種題材,如網絡概念,有色金屬概念,香港回歸、券商概念等,最終的結果肯定會失敗。 巴菲特特別喜歡那種特別能夠適應通貨膨脹的公司。通常它們又具備了兩種特征,一是很容易去調漲價格,且不怕會失去市場占有率或銷貨量;一種是只要增加額外少量的資本支出,便可以使營業額大幅增加(雖然增加的原因大部份是因為通貨膨脹而非實際增加產出的緣故)。 培根說:“一 個人如果能夠充當真正的邏輯學家,他既善于發現問題,又善于判斷問題,那么他就可以大撈一把,尤其是遇到運氣好的時候。僅僅靠固定收入生活的人是很難成富 翁的,而傾其所有進行投機生意的人又往往會傾家蕩產,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作為投機冒險的后盾,這樣即使投機失敗也有退路。” 啟示6:投資中,獨立判斷力很重要。特別是站在企業所有人的角度來看問題。通過獨立分析各方面信息,找出被市場低估、誤判的、未來有潛力的公司。 啟示7:投資成功,有時靠運氣。可參閱《隨機漫步的傻瓜-機遇在市場及人生中的隱蔽角色》。短期來看,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如果自己的投資對象剛好是市場的投資熱點,當然,會獲取較高的投資收益。投資者介入市場的時候,剛好碰上好行情。長期來看,運氣的成分就大大降低了。 啟示8:傾其所有進行投機生意的人往往會傾家蕩產。馬斯洛理論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傾其所有進行投機,必然容易造成失去安全保障。沒有安全保障,很難實現投資成功這個自我實現的過程。Berkshire的明星經理人都十分有錢,工作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生理需求,也不是為了安全保障,而是樂在本身的工作,樂在一份他們想要,而且期望能夠終生擁有的事業,樂在自我實現,因此他們可以完全專注在如何把這份他們擁有且熱愛事業的長期價值極大化。而大多數投資者,想通過投機,賺些錢,滿足生理、安全需要,當然不易投資成功。 啟示9:要用自己多余的閑錢投資。這很重要,但往往被忽視。即使虧了,對自己影響也不大,抱著這種心態,投資才容易成功。大多數投資者把不該投入股市的錢投進來,想快速致富,這種心態,肯定會賠錢。 培根說:“人在生命的最后,如果不把錢財留給家屬,那么就只能留給社會。” 啟示10:巴菲特確實偉大,讓人敬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