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短線操作(次日套利)中,對目標個股次日的買入賣出價的測算是鎖定利潤的關鍵步驟,目前已知的測算方法中,比較有效的是利用5分鐘、15分鐘、30分鐘以及60分鐘K線中可信度比較高的技術指標,如KDJ是否出現交叉、SAR指標圈狀線是否出現顏色變化(即翻紅或翻綠)、以及根據支撐壓力表所提供的三檔支撐位即初級、中級和強力支撐壓力位來測算買入賣出價位。利用短期K線的各技術指標測算買出賣出價位的優點是簡便、易于研斷,但缺點也同樣突出,那就是由于超短線技術指標靈敏度太高,一般是當日完成變化,次日操作時機把握性不強,同時也正因為靈敏度太高,容易反復變化,誤差較大。
如何在交易中處理股票風險并能充分獲利呢?,即可確切提前把握股票整合能量的相對極限和瞬間價格規律,又能知道超前掛上擋賣單低檔埋進賣單的操作。 以下是筆者在操作中總結的小技巧之一: 以當日個股的開盤價和收盤價計算,取其開盤價及收盤價之間一半作為次日買入或賣出的價位參考: 第二日(周、月)買入預測=開盤+(收盤-開盤)/2 舉例來說,假設一只個股開盤價是10元,收盤價是10.8元,那么次日的買入價計算應為10+(10.8-10)/2=10.40元。由于該股當日漲幅較大,達到8%,因此次日存在回探的可能性,而不管是回探的結果是形成下影線還是形成光腳陰線,其下跌幅度往往是開盤價與收盤價之間一半要稍多一些,因此次日如在10.45-10.50元掛單買入,成交的可能性較大。 需要指出的是根據這種方式計算買入價的前提是當天個股股價出現了上漲,即日K線以陽線報收。 以開盤價和收盤價決定次日的賣出價位的計算公式是: 第二日(周、月)賣出預測=收盤價+(開盤價-收盤價)/2。 但值得注意的是,個股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出現這種情況的機率較小,一般以震蕩下跌為主,但如次日反彈,力度往往較此為強, 根據這種測算方法計算出的賣出價位雖然成交率較高,但不一定是最高價。而且這種測算方法需要的前提是當日股價K線應為陰線。 技巧之二 第二日(周、月)上漲空間預測=收盤+{(最高-最低)/2}*n 第二日(周、月)下跌空間預測=收盤-{(最高-最低)/2}*n n為變量,即(最高-最低)/2的倍數,上漲空間預測常見n為(2或3)。下跌空間預測常見n為1。 實戰應用 2003年5月27日000672銅城集團(筆者在盤中買入,但為確保操作的可信度以收盤價位買入價位) 開盤5.47 最高5.60 最低5.43 收盤5.59 預測次日相對高點 第二日(周、月)上漲空間預測=5.59+(5.60-5.43)*2 = 5.93 第二日(周、月)下跌空間預測=5.59-(5.60-5.43)=5.42 次日開盤后9點31分操作:先掛上擋 5.93元賣單后等待成交。 當日實際開盤5.59 最高 5.94元 最低5.51 收盤 5.75 操作成功,二日內交易純利潤率5%(扣除手續費)。 2003年5月28日600203福日股份(筆者在盤中買入,但為確保操作的可信度以收盤價位買入價位) 開盤6.78 最高6.90 最低6.74 收盤6.83 預測次日相對高點 第二日(周、月)上漲空間預測=6.83+(6.90-6.74)*3或6.83+(6.90-6.74)*4=7.31或7.47 (由于股評推薦變量為3或4為確保成功,以3掛單) 第二日(周、月)下跌空間預測=6.83-(6.90-6.74)=6.67 次日開盤后9點31分操作:先掛上擋 7.31元賣單后等待成交。 當日實際開盤6.82 最高 7.51元 最低6.82 收盤 7.44 操作成功,二日內交易純利潤率6%(扣除手續費)。 一周內操作兩只股票純利潤率共計11%,滿倉或半倉,根據投資者個人愛好及操作習慣而定。 根據股票價量時空的本質價值獲取相對利潤的規律 以上是本人總結出來的一些簡單心得,尚不完善,而且也存在一些缺陷,有興趣的投資者可根據筆者介紹的方法作進一步的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