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夏季,我以廣東省高考總分并列第一的成績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來到人大將近一個學期,大學里的學習和生活每天都在為我的記憶填充上鮮活的內容。時間如流水,將高三備考的那段記憶越推越遠,讓人不禁輕喟她的無情。然而時間卻又是多情的,來去匆匆,可又在這匆匆之間留下圈圈漣漪,讓人順著水紋去追溯過去的點點滴滴。在此,我想將我高三時學習和生活的一些感受與大家分享,希望對正在備考的師弟師妹們有所幫助。
一,關于學習
1. 合理把握自己的學習時間。
許多同學認為高三的生活肯定是除了學習,還是學習。但我想說,在高三一年中,學習雖然是我們的第一要務,但是我們沒有必要把自己束縛成學習的奴隸。就像我們牽拉一根彈簧,用力過猛便會使彈簧變形一樣,一刻不停地學習必然會使我們身心疲憊。試問這樣我們如何精力充沛地步入考場?我認為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放松還是必要的,大家最好根據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狀況,合理把握好自己的學習時間,有條不紊地實現自己的學習計劃。有的同學每天為自己制定一個學習時間表,如果能夠堅持實行的話,這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有一點值得注意:計劃并非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做靈活調整。
2.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之所以說它簡單,是因為在眾多的方法之中,有一些是公認的好方法,像勤能補拙,像上課認真聽講,我們都很清楚。之所以說它復雜,是因為不是所有的學習方法都適合我們,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可以借鑒,但絕不能生搬硬套,只有摸索出一套具有個人特色的學習方法來,才能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如果你早晨起床后頭腦不清醒,那你就不要跟著別人一起背單詞;如果你覺得多做一點習題對你有用,那么你也可以跳進題目的淺海去遨游一番。具體方法要等你自己去親身體會后才能知道它究竟適不適合你,如果你覺得這樣做別扭,那么就立刻舍棄它,不要猶豫。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學習方法,但請記?。褐挥羞m合你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在這里,我也談談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1)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在我們眼中看起來比較簡單的基礎知識,往往是中學知識體系中最重要的主干知識,也是考試頻率最高的知識。因此,我覺得沒有必要經常地去鉆研一些古古怪怪的問題,要知道,很多問題都是由基礎知識喬裝打扮之后變成的,抓住最根本的知識,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2)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我覺得上課時聽老師講課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你可以通過聽講從老師那里知道什么內容是本節課的重點,很多課前預習留下的疑惑也能得到解決,如果你能在課堂上把新知識完全理解,那是最好不過了,這樣你在課后就不用再花太多時間去整理消化,學習效率也會因此大大提高。
(3)做適量的,高質量的題目。高考試題是由一個一個獨立的題目組成的,因此在平時做適當的演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高三一年的時間畢竟很有限,我們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也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做完所有的題目。所以,我們做題必須要有選擇性,要選擇一些質量比較高的題目。何謂高質量的題目?我認為接近高考命題方向的題目就是高質量的題目。一般來說,老師會精心為學生挑選有價值的題目,你也可以根據歷年高考試題的特點自己選擇類似的習題。做題貴精不貴多,無論做什么題,理解思路最重要。吃透一道題要比做類似的十道題有效得多。
(4)做好自己的筆記。我認為,好的筆記并不是說把老師說的話一五一十地記下來,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記下你認為重要的內容。我的筆記并沒有什么條理,但我覺得里面的內容對我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我在筆記里記下我知識的盲點,易搞錯的內容,經典的類型題,每次考試前,這本筆記就是我最好的復習資料,有了它,我就會信心倍增。
(5)多讀報刊雜志。高三時學習緊張,實在沒多少時間可以用來讀課外書,這一點大家都深有體會。但我在高三時卻抽空讀了大量的報刊雜志。讀報確實給我的寫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因為報紙上有很多東西可以在寫作中派上用場,而一些分析精辟,見解獨到的思想評論,對你的寫作思路也有一定幫助。作文中如果涉及到社會上最新的話題和資訊,會使文章顯得有時代感,從而更吸引評卷老師的眼球。因此多看報對提高語文能力是不無裨益的??戳?,還要想;想了,還要記;記了,還要用。這樣你在寫作時,就不用擔憂無話可說了。實際上,我的語言功底,還有駕御文字的能力并不是我們班里最好的,但是充分調動平時的積累卻彌補了我語言方面的不足,從而助我在高考語文科考試中取得了佳績。
此外,對于文科學生來說,報紙上一些對時事新聞,社會熱點的評論和分析也非常值得一看,有些觀點可能會在考試時派上用場。
3.高三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1)要跟著老師走。高三時最好不要自己一個勁地搞自己的小研究,應該把你的聰明才智和老師豐富的教學經驗來一個雙劍合璧,這樣才能所向無敵啊。而且,老師對高考的考試題型和考試方向的把握是比較準的,你的情況,老師也能把握得比較清楚,相信老師能夠給你寶貴的建議。
(2)追求各個學科均衡發展。不偏科是我在高考中取勝的法寶。同時,你也可以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培養自己的優勢科目。高考中的五科就象是一個作戰的整體,如果沒有人拖后腿,另一方面又有一兩個人當先鋒,那么這支隊伍多多少少會讓對手心生畏懼的。
(3)講給尖子生聽的話:做題注意準確率,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而忽視
了做題的質量,尤其是做數學題時。選擇題和填空題難度相對較低,但分值卻非常重,有時候尖子生在考試中正是在這方面失掉不少分數。我建議尖子生們在完成試題的時候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注意檢查,在拿下應得分數的基礎上尋求更大突破。
二,關于生活
雖然是高三,但日子還是照樣要開開心心地過。最重要的一點,別把自己搞得緊張兮兮的。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努力使自己的日子過得充實而富有生氣。在生活方面我給大家提幾點小小的建議:
1.注意鍛煉身體。對于身體,再怎么重視都不為過,千萬不要以學習緊張
為理由而忽視了體育鍛煉。每天放學后在學校操場上跑兩圈,或者小跑回家,都是不錯的選擇。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晚上比較容易入睡,而且睡得會很香很香!
2.保證充足的休息。我本人不太支持在高三時開夜車,搞“疲勞戰”,因為
我也曾嘗試過,結果證明是得不償失的。充足的休息可以保證你在第二天的學習中有飽滿的精力,學習效率也會得到保證。不要以時間投入的多少來衡量自己學習得夠不夠認真,學到了東西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3.與父母保持良好的溝通。其實在我們備考的過程中,父母們絲毫不比我
們輕松。所以千萬不要把父母的叮嚀看成無聊的羅嗦,也不要因為自己心情煩躁就跟父母吵嘴。在平時與父母溝通的過程中,他們可以幫你調節好心態,同時雙方還可以通過溝通了解對方的想法,為后來填報志愿時達成一致意見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高三的一整年中,父母一直是我最強有力的后盾,我還清楚記得,6月6日晚上,正是母親精心準備的愛心甜湯使我安然入睡的,至今想來還是非常感動。
4.多與老師同學交流。有些同學可能會因為專注于學習而在不知不覺中把
自己封閉起來,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方式不是很好。在學習間隙,我們可以多與同學聊聊天,開開玩笑,這未免不是調節緊張學習氣氛的好方法;也可以和同學談談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越到最后,同學之間越應該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共同向目標前進。與老師交流則更有必要了。老師可以幫助你解決學習和心態等方面的問題,在最后填報志愿時也可以給你比較客觀的意見。
三,關于心態調節
經歷過高考,我的一個切身體會是:有了優異的成績,你有可能成功;沒有良好的心態,即使你有再優異的成績也無濟于事。在高三一年里,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因此在這一年中,心態調節便顯得尤為重要。其實在這一年中,我也曾郁悶過,也曾彷徨過,但最終還是撥開陰霾,笑對陽光了。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要學會控制自己,駕御自己。我不是心理專家,無法解決一切大家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在這里,我只能談談我是怎樣調節自己的心態和心情的,希望能得到考生們的共鳴。
1.我看高考
我覺得高考是考生之間體力,智力,心理素質,應變能力,還有運氣等因素的綜合較量。它考察的實際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
如果用一種比較長遠和樂觀的目光來看待高考,我們就會發現它只不過是我們證明自己能力的途徑之一。高考考察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可是有的同學可能在其他方面更具備實力,而這種實力通過考試是比較難體現出來的,他們完全可以通過其他的途徑展示自己的才華。是金子的,就一定會發光。高考是一次競爭,但不會是人生中唯一的競爭。人成功的方式是多元化的,高考也并非“華山一條路”,每每我想到這一點,心中就會釋然許多。
當然,我也覺得同學們應該對高考給予足夠的重視。切忌對高考掉以輕心,持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大多數人一輩子只經歷一次高考,這樣的機會理應值得珍惜,人生難得幾回搏??!來到高三這個關卡,此時不搏,更待何時呢?另一方面,如果因準備高考而搞得自己患得患失,“為伊消得人憔悴”,這也大可不必。
2.正確評價自己
一般來說,越是優秀的人,越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能客觀評價自己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我們沒有必要夸大自己的不足,產生無謂的煩惱。大多數高三的學生比較敏感,常常會因為學習上的一點小問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到了最后階段更是如此,實際上大可不必。我認為我們有必要經常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這樣會使我們充滿自信地面對學習。
3.面對壓力
想象一下考上之后的喜悅,準備考試就不會顯得那么痛苦了,你也會因此而充滿動力。如果你仍然覺得高三很難熬,你不妨想象一下名落孫山的痛苦,比起那樣的巨痛來,目前的小小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在自己覺得很壓抑時,要適當給自己減壓。我很喜歡一句話,那就是:BEAR WHAT YOU CAN,LET THE REST OF THE LOAD SLIDE OFF。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畢竟是有限的,承受你所能承受的,你所無法承受的東西,把它扔掉吧!另外,保持穩定平和的情緒也十分重要。人的情緒有周期變化,但是情緒如果起伏太大,對高考備考是十分不利的。一時大喜,一時大悲,我覺得這樣的情緒都不好。我們要學會調節自己,駕馭自己,以最佳狀態去迎接高考的到來。
4.考試前和考試時的心理調節
越臨近考試,考生就會覺得越緊張。其實,緊張的原因是在于沒有作好充分的復習,你覺得心虛了。因此,在考前有計劃地作好復習,是消除考前緊張最有效的方法,你也會充滿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自信。如果因為時間確實太緊無法將內容全部復習完,我往往會安慰自己:該學的平時都學過了,臨時抱佛腳沒什么用處,要相信自己見到題目時一定會有辦法。進入考場前十分鐘,你可以開始回憶與考試科目相關的內容,這樣拿到試卷后就能很快地進入狀態,我美其名曰“熱腦”。當你進入考場以后,就要盡快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立刻進入考試狀態。答卷時,不必過多地去關注周圍的情況,即使考場上出現了什么小插曲,也要盡量保持自己情緒的穩定,做到心無旁騖。答題過程中要注意時間的分配,不要在某一道題上浪費太多的時間;同時也不要一味追求答題的速度,保證準確率才是最重要的。
5.珍惜高考這段難忘的經歷
有一位師姐曾經對我說:“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只有親身感受過,才會留下刻骨銘心的回憶?!爆F在回望高三那段日子,我覺得自己真的過得很充實。高三一年,我一直對自己說的一句話就是:“不求盡善盡美,但求問心無愧?!迸^后的結果是我們無法預知的,但奮斗過程帶給我們的成就感是我們真實的感覺。無論你是更看重過程還是更看重結果,這段經歷都非常值得你珍惜,值得你若干年后細細品味。
四,關于志愿填報
每年的志愿填報都會使得一大批考生和家長心煩意亂,拿不定主意。填高了怕給考生造成太大的心理負擔,導致最后落榜;填低了又怕一旦分數超出太多太吃虧。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我認為合理填報志愿的重要性絕對不亞于在高考中出色發揮的重要性。填報志愿的過程,需要考生,家長和老師共同參與,共同商討。根據我個人和周圍一些同學的經驗,我在這里跟大家討論一下填報志愿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必須說明的一點是,由于廣東省采取的是考前填報志愿的方式,所以我在這里提的一些建議可能僅供考前填報志愿的考生參考。
1.客觀估計自己的成績
合理填報志愿建立在客觀了解自己和評估自己水平的基礎之上。一方面,好
高騖遠,冒險追求名牌院校的做法是不太現實的,畢竟每年超水平發揮的人只是極少數;另一方面,過分謙虛,自信不足也是不可取的,如果你有足夠的實力,就應該勇敢地去爭取一張理想院校的錄取通知書,不必有太多顧慮。最了解你成績的莫過于你自己,要做到對自己心中有數。一般來說,考前一模,二模的成績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根據你在全市的排名,再將全市考生的大體情況與往年情況做比較,就可以大概估計出你所處的位置。當然,如果你覺得一﹑二模的成績不足以反映你的真實水平,大可將它們拋開不管。另外,我們也有必要將自己對自己的評估與老師的評估相對照,得出一個相對客觀的結果。
2.“看菜吃飯”,根據成績選擇合適院校
按照平時的綜合成績,我們在填報志愿前就可以從厚厚的招生目錄中挑出若干個錄取分數與自己水平相接近的學校了。這些學校便可以列入我們的考慮范圍。接下來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對各所院校適合我們的程度做出綜合評價。需要考慮的因素大概有以下幾點:該院校所處的地理位置,該院校是否有你喜歡的專業,你想報考的專業是不是該院校的優勢專業,該院校是否當年考生報考的熱門學校,該院校的學術氛圍,等等。了解各院校情況的途徑主要有:翻閱該院校的招生??瑸g覽招生網頁,打招生熱線直接與校方交流,向師兄師姐咨詢學校的具體情況等。
3.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你所選擇的專業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今后就業的方向,因此在專業的選擇上應當慎之又慎。就個人意見,我比較主張考生報考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專業。因為興趣是學習過程中最好的導師,另一方面,學習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忌谶x擇專業時容易出現這樣的誤區:有些人會認為,以自己的分數報考某個要分較低的專業太“吃虧”,于是舍棄自己的興趣選擇了一個要分較高的熱門專業,直到真正接觸了該專業之后才后悔莫及。在我的周圍有不少同學正是出于這種心態才選擇了自己并不十分喜歡的專業,一旦后悔了想轉專業又會面臨一些阻礙和麻煩。
所以,我建議考生們在選擇專業前一定要問問自己:我喜歡的究竟是什么?我將來想從事什么職業?社會對該方面人才的需求量有多大?要知道,隨大流并不一定能得到好結果。
4.解決好與父母意見的差異
在我填報志愿的時候,非常幸運的一件事是我和父母意見十分統一,因此在填報時也沒有費太大的周折。但是我的一些同學卻因為與父母意見相左而搞得非常不開心,甚至與父母吵架,非但填報志愿的事遲遲定不下來,還影響了正常的備考。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考生平時與父母缺少溝通,特別是在填報志愿的問題上。填報志愿是一件大事,如果僅用幾天時間來考慮并做出最終決定,顯然不太理智,而且在那段考生和家長都比較焦慮的日子里,很多矛盾容易瞬時爆發,所以我覺得填報志愿的事在平時便應當有所考慮,等到最后關頭再匆忙決定確實有點草率,且容易因意見不統一而引發矛盾。
如果考生和家長的意見確實有很大的差異,那么雙方有必要平心靜氣地交流一下各自的想法,任何一方都要盡量避免采取強硬的態度。記?。鹤罱K的決定權在考生手中。當然,這樣說并不是鼓勵考生們一意孤行,畢竟家長的意見還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盡量地解決好與父母意見的差異,使填報志愿的事情順利地完成。
5.填報志愿宜“快刀斬亂麻”
填報志愿宜“快刀斬亂麻”,這是填報志愿時校長對我們說的話,我本人也十分贊同這個觀點。填報志愿之前深思熟慮是有必要的,一旦做了決定,就不要再回頭;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只會使你浪費更多的時間。對于考前填報志愿的同學來說,遲遲不做決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你備考的情緒,這樣往往是得不償失的。人生的意義和無奈正在于必須做出選擇,而且一旦作出選擇后便無法改變。我們只能認定自己選擇的道路,并勇敢果斷地走下去。
五,關于大學
畢竟我只是一名大一的新生,在此也只能談談我對大學生活的粗淺感受。大學與高中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你可以選擇的發展道路是多元化的,人成功的方式也是多元化的。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目標,不像高中一樣大家全部跟著高考的指揮棒團團轉。到了大學之后,你的選擇更多了,但如何確定自己的努力方向是一個關鍵。
談到學習,大學的學習方式與高中確實有很大的不同。在課堂上與學術大師對話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與同學交流不同的觀點也非常有趣。大學的學習比較自由,靠的更多是自覺性,所以能否學到更多的知識可能還是要看自己的學習態度。
此外,大學生活也是非常豐富多彩的。 以人民大學為例,社團活動搞得有聲有色,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各種各樣的比賽也為同學們提供了展示自我風采的平臺。我覺得大學生還是應該追求自身素質的全面發展,人大正是在這方面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相當不錯的環境。
總而言之,大學生活有著太多的精彩等著你來親身感受。我衷心地祝福高三的師弟師妹們能順利通過高考這一關,盡早進入你們的大學生活,感受屬于你們的精彩!
注:作者陳潔,為2004年廣東省高考狀元,現為我校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