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2005屆碩士研究生畢業 論文文摘 論文題目:e-Science環境下文獻情報服務發展模式研究 作者:常 唯 指導教師:許儒敬、初景利 關鍵詞:文獻情報服務 e-Science 知識服務 網格 數字科研 文摘:為科學研究服務一直是文獻情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用戶、科研環境的每一點變化都將影響并牽動著文獻情報服務的發展和變化。 e-Science誕生于世紀之交,它的出現構筑了新一代的科學研究環境。這種新的科研環境提供了新的科研方法——模擬與仿真,創造了新的合作環境——全球協作基礎上的科學研究,實現了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的資源共享,構建了開放的數字化網絡化的學術交流環境,全方位的改變了科學研究和知識創造的過程。值得關注的是,e-Science所引發的科研環境的變化必然導致科研人員信息行為和信息需求的變化,對用戶需求的內容、要求提供服務的方式和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e-Science環境下的科學研究將超越對傳統文獻情報服務的依賴,從而導致文獻情報工作從內涵到模式的深刻、徹底的變革,沖擊著文獻情報服務的服務理念、服務內容、服務方法和手段。 文獻情報服務應該如何發展以應對服務環境的變化是圖書館發展中的重大戰略問題,是當前圖書館學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綜合運用了文獻調研、專家訪談、數據分析、比較分析等方法,從理論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從內容和實現兩個方面構建了e-Science環境下文獻情報服務的模式,并從中科院研究所文獻情報服務的現狀出發,提出了實現這種模式的若干建議。 e-Science環境下的文獻情報服務將是以知識服務為核心的多層次的服務。對隱性知識的管理和利用將成為e-Science環境下知識服務的重點,文獻情報服務將滲入e-Science環境下各類資源(包括計算資源、儀器設備、數據資源、軟件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人力資源、服務資源等)的共享之中,灰色資源的收集、開發和利用將變得更為重要。 要建立e-Science環境下的文獻情報服務模式,應在新的理念和原則的指導下,將文獻情報服務融入科研過程、融入知識創造的過程,通過聯合與協作實現資源的集成、服務的集成、服務與科研過程的集成,通過一站式服務、個性化服務實現文獻情報服務系統與用戶個體的信息系統、知識管理系統的融合,使用戶可以無縫存取資源和服務,消除用戶享用服務過程中的一切障礙,通過建立各種技術條件、標準化機制、人才機制、反饋評價機制來保證文獻情報服務對科研的有效支撐和自身的持續發展。 論文題目:Web整合的應用研究 作者:張會娥 指導教師:張智雄、譚宗穎 關鍵詞:Web整合 數字圖書館 RSS Web Service Portlet 文摘:Web整合研究如何利用相關標準和技術對Web上分散的、異構的網絡信息資源和系統進行整合。它能夠減少資源的重復建設,促進一站式信息服務的實現,對于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論文研究了Web整合的理論、技術和方法,旨在探索數字圖書館中實現Web資源和服務整合的途徑,并提出解決方案。 論文首先分析了當前與Web整合相關的研究情況,提出了基于數據層、功能層和表示層的三種Web整合層次。總結出了:①基于開放描述、開放注冊;②基于主動描述、主動通知發現;③基于主動描述、被動發現;④基于被動發現、被動描述的四種Web整合方法。分析了各種方法的實現流程。 在上述理論研究之上,論文分析了目前數字圖書館中已有的相關技術和標準,從中選擇出適用于Web整合的OAI-PMH、RSS、Web Service (SOAP/WSDL/UDDI/WSIL)、WSRP和OpenURL等標準協議,重點研究了利用這些標準協議和其它重要技術來實現Web整合的技術模型和實現框架,并提出了Web整合的總體技術框架。 論文著重進行了現實環境下的Web整合的應用研究。構建了基于RSS實現科技新聞聚合的Web科技信息聚合系統,并以此作為一個試驗對象探索這一個系統與其它系統實現Web整合所要做的工作。實現了利用RSS進行的基于數據層的Web整合試驗,利用Web Service進行的基于功能層的Web整合試驗以及利用portlet進行的基于功能層的Web整合試驗。 最后,論文探討了Web整合在當前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前景,包括在數字圖書館系統整合中,在學科信息門戶建設中,在領域信息平臺、機構信息平臺和戰略情報研究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建設中的應用。 論文題目:文本內容分析復合模型及其在情報研究中的應用 作者:蒲群瑩 指導教師:劉細文 關鍵詞: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復合模型 情報研究 科技報告 文摘: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對信息內容進行深入分析的半定量的研究方法,它的歷史已有上百年之久,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一個比較成熟的方法體系。計算機的出現為內容分析的分析方式和對象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情報研究是一個比較廣泛的研究領域,涉及到的資料也比較廣,將計算機輔助內容分析應用到情報研究中是很有意義的。本文提出了一個針對文本的內容分析復合模型,并將對其在情報研究中的應用作了一定的探討。 論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內容: (1)完整介紹了內容分析法的發展歷史、分析步驟及其中涉及到的指標。 (2)詳細分析了計算機輔助文本內容分析法,分析了幾個目前比較成功的內容分析軟件,并分析了一個由VBPro完成的內容分析案例。 (3)介紹并分析了兩個比較經典的關鍵詞分析算法,提出了內容分析復合模型,并將位置加權機制與關鍵詞分析算法相結合,引入到內容分析模型中。 (4)將分析樣本圈定在科技戰略情報中的科技報告,提出將內容結構化比較好的科技報告文獻進行格式結構化,之后再利用文中提出的內容分析復合模型對其進行分析,并選定了一篇有關主題的科技報告,對這篇科技報告用手工模擬計算機輔助方式,按照內容分析復合模型對其進行分析。 (5)按照實例分析中出現的問題對模型的改進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意見,并提出了模型下一步改進。 本文的主要創新之處就是構建了一個完整規范的內容分析模型,并將位置加權機制引入此模型。在具體應用中,又提出將結構比較規整的文章格式半結構化,令整個應用模型更加完整科學。 論文題目:數字時代圖書館館藏空間研究 作者:謝禮妹 指導教師:戴利華、鄭建程 關鍵詞:館藏管理 館藏發展 保存 剔舊 館藏空間 文摘:數字時代電子資源以及數字圖書館的出現改變著用戶對傳統圖書館的使用習慣、改變了圖書館的功能,從而也相應地改變了館藏結構和館藏空間。對數字時代圖書館館藏空間研究的實質是對怎樣利用數字化環境的特點來合理地解決館藏空間緊張問題的研究。 論文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先明晰了館藏的概念,再在此基礎上科學地定義館藏空間內涵和外延; 總結出決定館藏空間面積大小的四個直接要素:館藏量、書架規格、排架內容及方式、藏書布局及管理方式; 指出導致圖書館館藏空間緊張的兩大主要矛盾,并主要從數字環境對這兩大盾的影響這一角度來分析數字化環境對館藏空間的影響; 從館藏管理和館藏空間兩個大方面來探討解決館藏空間問題的方法體系; 結合數字時代圖書館館藏發展的特點給出三種館藏模式擬采用的戰略方案。這三種館藏模式分別是電子資源為主的、印本資源為主、電子資源和印本資源并重的。
論文題目:數字圖書館若干評價指標分析研究 作者:張 玲 指導教師:孫 坦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 數字圖書館評價 評價指標 文摘:在數字圖書館不斷引進新技術、不斷演變發展的進程中,數字圖書館評價研究已經明顯滯后于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實踐。這種情況在我國尤為明顯。有針對性的、持續的評價工作是數字圖書館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數字圖書館評價研究應是數字圖書館研究領域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我國數字圖書館的嘗試和發展來自于對國外數字圖書館理論與實踐的創新性借鑒,數字圖書館的評價研究也即如此。為此,本文采用文獻調查分析、比較分析等方法,對國外數字圖書館評價理論和實踐的進展情況進行調研、梳理、評介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數字圖書館要素的評價及其若干重要評價指標問題。數字圖書館是一種信息服務模式,是建立在傳統圖書館基礎上的一種全新的信息創建、分布、傳播、利用和保存的過程,從這一角度對數字圖書館進行解析并結合前述的調研及分析構建出數字圖書館要素的若干重要評價指標。為了證明所設計指標的合理性和可測性,結合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CSDL既定的建設目標有針對性地細化部分指標并展開實證。 全文共分7章:第一章主要闡述本文的研究內容、研究意義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論述國內外傳統圖書館評價理論與實踐,在此背景下提出數字圖書館評價研究及實踐的必要性;第三章國外數字圖書館評價理論研究及實踐進展情況的梳理和評介;第四章數字圖書館若干評價指標的分析;第五章數字圖書館要素若干重要評價指標的設計,針對CSDL既定的建設目標細化個別要素的評價指標并展開實證分析;第六章是作者對我國開展數字圖書館評價研究及應用的有關思考;第七章結束語。 論文從數字圖書館作為一種信息服務模式的角度出發,構建出現階段較為全面的數字圖書館要素的若干重要評價指標,并將該指標與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實踐相結合,證明了所細化指標的合理性和實用性。 論文題目:學科門戶資源組織模式研究 作者:陳麗萍 指導教師:宋 文 關鍵詞:學科門戶 信息資源組織 資源組織模式 文摘:學科門戶是由學科專家和信息人員參與,針對特定學科或主題領域,按照統一的資源選擇標準、規范的資源描述體系和組織體系,對學科信息資源進行收集、挑選、描述和組織,使用戶能快速獲取高質量學科資源的一種資源組織方式,學科門戶向用戶提供檢索、瀏覽、信息推送等增值服務。學科門戶采用多種方法組織資源,其中按類型組織資源已經成為重要手段。本文就資源類型的劃分及其在學科門戶資源組織中的應用展開研究。 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1、在分析概括學科門戶定義、特點和類型的基礎上,對國內外學科門戶的現狀進行總結,從而反映出學科門戶發展趨勢,揭示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總結了當前資源類型研究的成果。從FRBR的資源組織思路到傳統編目規則的修訂以及各種元數據類型表的建立,它們都對傳統資源和電子資源的類型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劃分。這些研究成果對學科門戶資源類型劃分起到很好的借鑒作用。 3、在總結學科門戶資源組織模式的各種組織方法的基礎上,開展了對類型組織方法的研究,對目前互聯網上30個自然科學門戶進行調研,其中25個學科門戶擁有不同的類型組織方式。在詳盡分析這些組織方式的同時,總結出90多種資源類型,并對學科門戶資源類型的特點和問題進行了歸納。 4、在研究當前類型研究成果和分析25個學科門戶收錄資源類型的基礎上,本文設計了一個多級學科門戶資源類型表(簡稱RSGTL),嘗試在類型劃分標準方面進行統一和規范,為學科門戶按資源類型組織資源提供參考。論文還將6個學科門戶的資源類型同RSGTL進行映射和轉換,并對其結果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論文題目:中國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發展及其編輯出版探析 作者:王傳清 指導教師:周金龍、彭俊玲 關鍵詞:中國 圖書館學 情報學 期刊 編輯出版 經營 文摘: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作為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載體和平臺,對于一個國家圖書情報事業發展、學科建設等都起著舉足輕重的指導和促進作用。隨著國際間學術交流需求的不斷加強和中國加入WTO帶來的國際范圍內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中國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的發展引起了圖書情報工作者、期刊編輯人員和期刊管理者廣泛的關注。論文運用問卷調查、文獻調研、實地考察、專家訪談、網絡檢索等方法,獲取了大量國內外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發展情況的文獻資料和數據,利用定量和定性方法進行分析,指出目前中國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存在的主要問題。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編輯出版系統可以視為一個傳播系統。論文引入傳播學原理對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編輯出版系統進行剖析,從微觀角度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研究期刊編輯出版各要素對中國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發展的影響和作用。期刊的經營是期刊編輯出版業務經營活動的總稱,決不單純只是商業行為。因此,論文對存在問題又從宏觀角度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即從期刊經營分析中國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的發展。綜合微觀和宏觀的分析和研究,筆者提出中國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發展的幾點趨勢和對策。 論文題目:信息過濾在數字圖書館中的應用 作者:宋媛媛 指導教師:孫 坦 關鍵詞:信息過濾 用戶模型 本體 數字圖書館 個性化服務 文摘:在“以用戶為中心”的信息時代,以數字化網絡化信息資源為依托的數字圖書館面對信息資源豐富多彩而質量又良莠不齊的現狀,一定要改變傳統的信息服務模式,采用先進的信息過濾技術以適應用戶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信息需求。之所以采用信息過濾技術是因為它的目的在于滿足用戶個性化的信息需求,這點恰好符合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目標。信息過濾是根據用戶直接或間接的動態的信息需求,在動態的信息源中過濾掉不相關信息,然后按相關度排列把信息推送給用戶的過程。 論文在對信息過濾的理論背景及國內外信息過濾系統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著重分析了信息過濾技術及其在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用戶模型是整個流程的基礎和核心,而將基于本體的用戶模型應用在數字圖書館的個性化信息服務中,則可以根據用戶動態的個性化信息需求在動態的信息源中為其提供針對性的主動信息服務。基于本體的用戶模型技術既是本文的核心內容也是本文的創新點。同時,針對信息過濾算法中存在的瓶頸問題——相關度過濾算法過于依賴文本統計分析方法及信息質量過濾算法嚴重缺乏,本文提出了兩種完善過濾算法的方法——加強概念和建立信息質量評價機制,這也是本文的另一個創新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