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哥:
放下電話之后,我也忍不住去網上查了查,但什么也沒有查出來,倒是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網頁上發現有研究生進修班的公告,課程設置還不錯,費用也算合理,將來可以作進一步學習的選擇。經過反反復復的希望和失望,左左右右也想了很多,我的確很難過,但除了抱怨運氣,我也沒什么可去指責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與自己付出的辛苦程度比較,我得到的已不算太少。而且這次考試,結果是早已料得到的,我只是憤憤自己沒有努力卻總想得到好東西。我太貪婪,卻不夠腳踏實地。我實在痛恨急功近利,卻又總在現實面前想入非非。我需要靜心思考一下未來該如何奮斗了,包括做個好母親。
寫信時,忽然陡生一絲擔憂,我是不是在情感上對你過分依賴了?可這又沒辦法,真正心里的話,尤其涉及到剖析靈魂、自我批判之類的想法,只得向你一人訴說。朋友涉及的層面不同,深度總無法達到內心最深處,我怕你會疲憊。世間俗事本來就多,柴米油鹽,人情交往,可繁可簡,腦子卻停止不了思想。少年時候我曾經練習“思想空白法”,努力在夜里摒棄腦中一切想法,就像清潔教師,那時倒很有效,今天卻難再續,我決心努力恢復功力,有幾成算幾成。我還想練瑜珈,入高境界。
一人入睡,效果不錯,入睡速度快多了。我也想充分利用一下自己的小屋,總讓它守空房也不忍心(妒嫉了吧),而且,還是愿意有自己獨立、專屬的空間。我是一個過分敏感的人,不喜歡哪怕一點點寄人籬下的感覺。就算在自己家里,每個人還是應該有私人的空間。人與人之間沒有了距離,反倒產生別扭和陌生感。我會盡量珍惜這樣獨處的空間和時間,不但孕育生命,也孕育成長的經歷,不讓生命和生活停滯。
下午起床后洗了個澡,很清爽,也有點累。隨便打開電視,看到電影《人生》,高加林和巧珍正在橋頭說分手。這部電影熱播是在十幾年前,我上小學二年級,在安陽。大姨家的二哥還是三哥星期天帶我上街,被影院的招貼海報吸引住,買了根雪糕,哄我一塊兒進去。情節一點都不記得了,但印象最深的是二哥專注而且很激動,出來后大發感慨,我卻不怎么懂。所以,小孩子太早看這些成熟的影視作品,是沒有什么用處的。不過現如今小孩子早熟得多了,一部分也是影視作品催化的結果。今天再看這部《人生》,我并不想指責高加林是個忘恩負義的負心漢,人生本來命運難測,曲折多變,面臨不斷的誘惑和選擇。他選擇了與巧珍分手,也是理智的,選擇的是一種生活道路,不過自私了一點。后來的轉折是作者安排的不幸,真正的現實人生一般不會這樣殘酷,負心郎也不是總倒霉。平凡人誰也逃不掉理智的情感的斗爭,我自認是個感性的人,因為總有不顧一切的沖動,即使選擇之后后悔了,情感的天平還是占了上風。你則更甚,簡直就是為情感而生。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喜歡看你真情流露的樣子,只是隱藏得越來越深了。
四月三日我說三天不打電話,不是賭氣,但我哭了。
我本來就不是很堅強,現在越發脆弱了,尤其受不了你給我的一絲委屈。玩笑也好,無意也好,你總能輕易地讓我笑或哭。我也不愿意讓眼淚那么現成,你一勾引就出來,這樣不好,我一直希望自己做獨立平和的人,不大喜大悲,所以眼淚很快收住了,但心里依然很難受。不管你自己怎么認為,我知道自己已經把絕大部分幸福和未來托付給你了。我信任你,依賴你,哪怕被說成嘮叨總也忍不住不停地說這說那,想讓你吃好、睡好、學好、玩好,身心都健康快樂。我對你的感情,不是單純的愛戀,我把你當成一生中最需要付出和索取的另一半。你會不會有像以前那樣不太珍惜你已擁有的東西,而對需要征服和挑戰的東西更感興趣?愛的天平兩端,沒有絕對的平衡,誰為誰多做一點都無法精確稱量。我也不想標榜自己為你做了什么,做什么我都是心甘情愿、完全自主的,或許錯就錯在我總想得到同等或更多。男人和女人生活的全部重心是有區別的,空間和時間都把情感分割成大小不一的世界,女人的更狹小和專一,所以更容易受到傷害。
我的“嚴正聲明”絕非一時沖動,其實也不愿每天電話來電話去,讓關愛變成了慣性和負擔。與電話相比,我更喜歡寫信和悠長的惦念。如果有什么事情和力量分散我情感的注意力,對我們都有好處。或許夫妻之間有時也應淡如水,至少不要總像蜜糖那樣粘著。我鄭重提議:電話改為最多一周兩次,除非有什么急事。我真想好好度過這段獨處的日子,就當是我過去時光的延續。一個人真正靜下心來,或許能真正成就點事情,至少可以純凈一下心態,體驗孤獨。你也暫時就當自己是個單身漢吧,集中精力為理想奮斗一下,時不待人。
我們都不知道未來,就在腳踏實地中一天天等待吧。
附拙詩一首:
你是風兒我是沙,每天吹到屋檐下。
敲敲窗戶不進來,纏纏綿綿走天涯。
日夜兼程不怕苦,天涯就是我們家。
——小龍女風沙天偶感,得七言一首,請李郎斧正。
愛你的龍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