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富人都比窮人來的節儉,這也是為什么,富人之所以為富人,窮人之所以為窮人的原因之一。 「財富有無價值,端看擁有者的心智;對知道如何使用金錢的人來說,是福報;對不知如何使用的人來說,是咒詛。」 蕭伯納說:「最大的邪惡和最壞的罪行就是貧窮,人們第一要務就是擺脫窮困。」 財富一直占有極為榮耀的位置。所以,我們不難發現,有人把謀利當成生命唯一的目標。 有一項調查指出,出身富裕的婦女,早已習慣支配金錢,所以知道謹慎的花錢,但是一個因為結婚而首次獲得金錢支配權的女子,會非常喜歡花錢,以致于十分浪費而奢侈。也就是說,婚前窮苦的女子,常較富裕的女子更愛花費和有更多的要求,富有的人通常比原來是窮苦的人,更能渴切地保存住財富。 當我們無力增加財富,又不斷企圖增長權利時,心中不滿之情便油然而生了。有人說:「貧窮就像是慢性惡疾般地附于人的身上。」也有人說:「當你的貧窮大過你的才氣,你是很難有所成就的。」 假如要問每一個人,一生大概需要多少財富才夠,相信很多人很難在一時之間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找不出能夠滿足我們欲求的財富究竟要多大?若僅以所得來衡量是否幸福,那是無法衡量的。 紅頂商人胡雪嚴說:「為人不可貪,為商不可奸,想要做善事,手中先要有錢。」 我想富人與窮人最大的分別是,富人可以施予別人,而窮人只能接受別人的幫助。有錢人只要有一點慈悲心,皆可布施,但是窮人卻永遠只能等待別人的給予。 擁有財富并不是罪惡,重要的是對待金錢的態度為何?有些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他們并不珍惜金錢,并未善用金錢;有些人之所以富有,是因為他善于運用他的金錢。 其實,把財富當做是「幸福」來源也是很危險的。因為,幸不幸福與財富無關。所謂:「大富由天,小富由儉」,你想要當富人或窮人,也許一部分需要努力,一部分則需要運氣。 但是,在物質與心靈之間,你可以做一個最好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