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區管理或者說片區這種組織形式,開始于2000年左右,發揚光大是在2005年前后,以城市或縣級的城關鎮為主要工作范圍,它是類似于支局但又與支局有很大區別的最基本的營銷單位,接受營維收一體化的規范與考核。如果將商場比作戰場的話,片區就是一線參戰部隊的一個加強班或是一支特種小分隊,要求有很強的執行力和沖擊力。如何提高它的工作效率與業績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總結兩年來在片區實踐中的經驗與教訓,形成此文與各位同仁做以交流。 細節一:不要天天炸碉堡 片區做為最基本的營銷單位,上有千條線,片區一根針。在業務管理上片區要將所有的任務進行整理與細分。總結不同的工作性質進行分類。如下粗略所示: 日常性:1、裝.移.修機;(每天) 2、工作日記;(每天) 3、用戶熟知;(每天) 4、上門營銷;(每天) 5、工單回流;(每天) 周期性:1、欠費催繳;(每月13日至每月的最后一天) 2、工單整理、裝訂;(每月1-3日) 3、制定作業計劃;(每月的最后2天) 4、線路設備整治;(每月第3周與第4周的星期四) 5、商務客戶溝通:(每周的一個下午) 突發性:1、競爭活動; 2、突擊性的維護與營銷活動; 3、領導交辦的其他臨時性工作; 對不同性質工作要進行不同的時間管理與計劃管理,使社區經理養成一種工作習慣,每月、每天的工作都有一定的計劃性,不斷提醒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做到什么標準、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同時,片區也要在每月、每天都要有計劃的進行逐人的提醒、督促、通報。將一個個業務鐘植入每個成員的大腦,這是提高一個片區整體效率的最直接的保證。 細節二、人人都是管理者 片區是通信企業的一級組織,怎樣使之形成一個充滿凝聚力的團隊?讓每一個成員在工作中互相促進,同時還能體會到片區及整個企業的運作和特點,提高每一個人的工作積極性。這是社區管理的一個重要問題。在這方面,一個比較實用的辦法就是:讓每一個社區經理都要承擔一定的片區管理工作,如將各種工單的管理交給C;將整體片區欠費管理交給L;將上門營銷的進度通報交給W;將與商務客戶溝通活動的情況匯總交給L;將片區與營業班及其它后臺的聯絡管理交給Z;等等……。每一次片區開會,不論是每天的早會,還是周期性的分析會,都不搞成片區經理的一言堂,而要變成團隊成員的群英會,成為團隊成員的鍛煉會。當每一個社區經理成為片區的管理者之一時,當每一個任務(哪怕是一項臨時工作)交給他(她)時,受任務驅動,首先他個人會做的很好,并會主動的去思考很多與此管理相關的問題,這樣,他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就會提高。同時,每一次的管理活動,都對社區經理是一次鍛煉,從點滴提高他們的總結能力、寫作能力、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等等。當然,片區經理在一系列的管理工作中的主導作用不能放棄。放權是方式,主導是要求,每一項管理都要有片區經理的參與。 細節三、培訓應隨時隨地 現今的營維一體化的社區經理,要求有很高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但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同時,很多素養也不是能在培訓班上能解決的。這就要求片區經理對社區經理的教育應隨時隨地。每當他出現難題時,每當他出現偏差時,每當他出現錯誤時,都是培訓的好時機,如果這個問題是共性的,就在事件處理后的第一個全體會議上進行通報,讓每一次培訓效果得到加強。培訓的內容也是多方面的,如:電腦的開關機順序,電腦的內部構成,與他人交流的方式,打電話的一般要求,報告的寫作方法,打印機的保養、小靈通特殊使用等等,事無巨細都可在培訓之列。片區經理會的要教、不會的要自己先弄懂后再教,不放過任何一次提高自我,教育他人的機會。逐漸的在片區內形成務實求真的學風。 細節四:獎罰要及時 當行為標準有所確定時,也就確定了工作中的對與錯,而獎罰是不斷強化對錯標準的保證。這里說的獎罰并不局限于物質上的或全體大會上的點名等,它可能只是一句表揚,拍一下員工的肩膀,一個帶情緒的暗示,對一件事的反復強調等,這都是激勵或責備的表現。片區的管理體制是直線形的,業務標準在社區經理的行為規范中的對錯標準是非常明確的,可能每天都會有需要評判的事件發生。而遲到的獎罰對一個片區的影響將是后患無窮。 獎罰必須要及時,原因有三: 1、 評判越及時,對出事員工本人行為習慣的塑造性越強。 2、 評判越及時,對其它員工行為引導性越強。 3、 評判越及時,對保護先進,抵制歪風的作用越強。 一般來說,需獎的事在2天之內,需罰的事不能超過一周。片區經理不做好好先生,不做木頭先生,而做一個有情有義有原則的職業經理。 細節五:事事要跟進 通常,當一項任務在布置時,都會對方法、結果、時限等做以說明,如果要保證任務得到完美的實施,在現實企業生產活動中,就需要有人像一臺智能鬧鐘一樣,每隔一段時間就對任務進行一次跟進。這里的跟進不是僅僅一句話“現在怎么樣了……”,而是及時對原定方法、執行現狀、現有效果的一次分析,因為任務是在一個變化的環境中執行的,條件的變化很可能使原定要求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跟進的時間間隔根據總時限及具體事件而定,通常日常事件間隔在4小時,也就是通常所說的4小時復命制。 事事跟進可以促進團隊的協作,節約成本,提高效率,使社區經理對任務更加重視,使片區經理對各種任務的進程有深入的了解,從而及時調整方法和方向,保證任務的完成質量。另外,跟進的形式,可以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不拘一格。 細節六:無法選擇的任務 在文章的開頭曾經提到過,片區是第一線的營銷單位。換句話說,讓你打下錦洲,是總部的要求,我們要選擇如何打,誰去打、何時打,而對為什么打,要不要打則不需要考慮太多。上級組織要的是結果,而我們這一級干部,則應重視執行的過程,不能也只是要結果,而把攻城墻的任務簡單直接的交給我們的戰士(社區經理們),這樣很容易讓社區經理受挫,很難使片區集體形成合力,更難保證任務能夠圓滿完成。在現實工作中片區組織應多借鑒戰爭時期作戰連隊的諸葛亮會,群策群力的解決營銷執行中的很多標準和方法問題。通過全體的參與,方法大家定,使每一個員工都了解任務的原委、自己的作用和任務。責任、標準都是透明的,剩下的只有人人向前,同舟共濟。 細節七:無法選擇的成員 通常一個集體是由不同脾氣、秉性、能力和才干的組員來組成,并為一個工作目標齊心協力。在現實工作中,做為一個片區的負責人無法來選擇更優秀的人參與進來,同樣也很難淘汰一個自認為害群之馬的成員出局。但是片區經理可以與每一個成員進行溝通,從正面來引導每個下屬,給他們以希望、支持、信任、幫助、教育、扶助,不論是個人的、家庭的、事業上的事情,都可以成為溝通的內容、幫助的內容。通過細心的溝通和交流,努力讓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有一顆上進的心,改用一句廣告詞:“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增強他們的事業心。當一個人把工作當成了事業,而事業又給了他們應有的回報時,他該如何去做: “士為知己者死”,誰是知己?企業是知己。而想要達到這一標準,離不開上下級的溝通與引導。 所以:你無法選擇組織的成員,但可以改變成員的心態。 細節八:制度要明確 我們企業的制度已是很健全了,重要的是如何貫徹執行。這之中只要求兩點:1、制度面前人人平等;2、不平等時,以企業利益為前提。一項制度的高質執行,需要幾個統一:統一的內容、統一的人群、統一的時間、統一的獎罰。制度除了上墻,還要進心。片區經理要率先遵守,自正才能正人。而很多時候,打破制度的多是制度的制定者,這是一個很壞的習慣。現實工作有些情況不能和他人解釋,但至少要讓成員們知道,為了企業的利益,不得不去掌握一下政策的靈活性。若沒有說明,則心生怨氣,都會認為我是百姓,領導是州官,久之制度也成了廢紙。 細節九:幫助與引導 假設,一個大家庭,早晨10個兄弟去種地,大哥說了,天黑之前每人種5畝,多種的晚上加排骨,完不成的晚上不準吃飯。大哥要怎樣做呢?我認為,他要先把自己的任務完成,再去指導幾個差一點的兄弟,改進他們的方法。對不可能完成任務的小老弟,除了教方法外,還要幫著干,別讓任何一個兄弟掉隊,吃不上飯。但有的兄弟有能力就是不干,大哥會先領著幾個兄弟把他的田先種上,畢竟天不等人,但這個兄弟將會得不到飯吃。這個故事中的大哥所做的就是一個片區,做為兵頭將尾的片區經理的任務,除去自己的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帶領團隊去取得勝利,同時要不斷的激勵斗志、培養新人、整肅紀律,團結同志,奮勇向前。而這之中,身教一定重于言教。 細節十:自動游泳的一條魚 一個片區的最佳狀態,是能夠自動運行的,就像一條充滿活力的魚,可以感知外部環境的變化,可以預測下一步方向。當有不足時可以自動糾錯,不管順流逆流都能一往無前。每一個成員都像兄弟連的戰友一樣,互相幫助完成任務、互相彌補過錯,用主觀的能動與彼此的默契將很多制度和任務融到每天每時的工作當中。 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用不著什么鋼鐵般的意志,更用不著什么技巧或謀略。只要一個人還在樸實而饒有興趣地生活著,他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