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新聞稿是用于對公關事件的媒體發布,既有對事件的總體描述,也要表達對事件的觀點,因此,從文章類型方面來看,可以認為是夾敘夾議的文章。 新聞稿件的篇幅一般較小,但要在較小的篇幅內既要將事件描述清楚,又要精確地表達觀點,使得新聞稿的撰寫成為一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實際上,對于企業的公 關新聞稿而言,難主要就難在“把可是新聞,可不是新聞的事件寫成新聞”,或者說,是“一件司空見慣的小事寫成意義非凡的大事”。因此,如果我們把“事件描 述”說成“畫龍”,則精確地觀點表達就是畫龍的“點睛之筆”。 要寫好新聞稿的“點睛之筆”,首先要對企業本身、企業所在的產業和 市場以及競品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和理解,并盡可能形成自己的觀點。因此,在每次撰寫一篇新聞稿之前,應盡量多地查閱相關的產業和市場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夠較 為精確地把握住新聞事件的“亮點”,并對新聞事件的“意義”做出恰到好處的“拔高”! 相對于“觀點表達”這一新聞稿的“神”,新聞稿的“形”則相對“有章可循”。通過長時間的實踐,我們摸索出新聞稿撰寫的“三段論”。 所謂“三段論”,顧名思義就是在通常情況下,我們以三個段落完成一篇新聞稿件: 第一段,以較為簡練的語言對事件做一概括性的描述,通常只要說清事件的主體、客體、時間、地點,再以一句話簡單概括出這一事件的意義。某種意義上,我們可 以認為新聞稿件的第一段就是新聞稿的“濃縮”,這種“濃縮”的好處在于便于媒體記者的刪改,同時也有利于讀者的閱讀。 第二段,主要對第一段所描述的事件進行進一步的展開,包括交待事件發生的背景,事件相關的細節,重點則在于闡述事件作為新聞的“由頭”。 第三段,主要是對事件提出“觀點”,也就是對事件的“意義”進行“拔高”。撰寫這一段的要領在于要“發散”開去寫,要把這一事件放到大的市場環境、產業背景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歷史中去寫,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更高、更深的層面去體現事件的價值和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