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美國老兵評朝鮮戰爭:不應該去侵略別國 皮特·麥克洛斯基現在是美國加州一個縣的律師。1951年,他曾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少尉排長到朝鮮作戰過9個月。在三八線以南、北漢江沿岸的春川至水三里一帶打過幾場惡仗,終身難忘。 他清楚地記得,在一個零下幾十度的嚴冬之夜,他布置士兵兩人一組在前沿陣地的單兵掩體內布防,間隔三四米。每隔一個掩體有一人放哨。他每隔15分鐘用步話機呼一下各個掩體放哨的士兵。半夜12時的一次呼叫,五號坑沒有回應。派人過去一看,在上面放哨的美國兵已被志愿軍偵察兵抓走了,下面的士兵仍在呼呼大睡。兩邊掩體內放哨的士兵僅幾米之遙,居然沒有發現。志愿軍偵察兵的神出鬼沒令美國海軍陸戰隊稱奇。 還有一次,他在一名犧牲的朝鮮戰士身上找到一張照片。這名戰士只有十七八歲,照片里有20余人,像是一張三代人的全家福。看著這張照片和已經死去的朝鮮士兵,他忽然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想法:像自己這樣一個牛高馬大的美國兵,從萬里之外到這里來殺死這個可憐的孩子,為了什么呢?這個朝鮮青年可能就居住在距戰場百里之內的地方,照片里他的祖父母、父母都高高興興的,他們不該遭遇自己的孩子被打死的悲劇。 麥克洛斯基說,從朝鮮戰場回來的人有好多年都不愿意向家人談起戰場上的情況。一直到年屆退休,當年野戰排的老伙伴們在一起聚會時,大家才愛回憶一下往事。麥克洛斯基后來也在戰斗中受過兩次傷。但他仍然非常佩服中國的軍人。中國軍隊的裝備這么差,但打仗十分勇敢,一往直前,不怕死。他說:"我尊敬他們超過尊敬我們自己的將軍。" 從朝鮮戰場回美國后,他從事法律工作,并在后備役部隊里留到1960年。他從1966年至1982年連任八屆美國聯邦眾議員。1972年他在八個州里與尼克松競逐共和黨總統提名。他對記者說:"我知道我不可能獲得黨內提名,但我要借競選的機會宣傳反對越戰的主張。"他認為美國不應該去侵略別國,越南南北方要不要統一、如何統一是越南人的事,美國政府不應該把自己的青年人派到那里去打仗。1973年他同另一個眾議員共同提議取消用于越南戰爭的撥款。 1975年,麥克洛斯基曾作為第一個訪華的美國國會代表團成員到過中國,還見到了鄧小平。他告訴鄧小平,自己身上留有志愿軍手榴彈的彈片,還是42軍的戰士給炸的。鄧小平風趣地說,那時候我們稱你們是"美帝國主義"。麥克洛斯基誠摯地對記者說,他希望美中日韓朝這些過去打過仗的國家今后永不再戰,讓這些國家的人民在美麗的河山之間永遠和平地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