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期貨在中國推出,其影響可能不是一些評論家認為的只對金屬市場有影響,可能會對整個股市造成深度影響,即2008年1月9日中國黃金期貨上市可能對金價形成新的正面刺激,并對股市及貨幣市場造成“溢出效應”。具體分析如下:
一、人民幣國際定價權目前為國際資本控制
國內推出黃金期貨交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品期貨的價格發現與資源優化的功能,更多地是為了在國際市場上實現對貴金屬特別是貨幣的自主定價權。因此,我們認為,國內黃金期貨具備人民幣國際定價權控制的戰略意義。自2005年7月進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的對外定價權實際上為國際壟斷資本所左右。當國際壟斷資本利用歐美國家的集體力量壓制人民幣升值時,當中國經濟體的增長仍然需要國際市場的配合時,人民幣升值實際上是與國際資本的預期相對應的,從而為國際資本來操控人民幣升值提供了正反饋的信息。國際資本來操控人民幣升值的過程就是人民幣國際定價權的外移的過程,也是人民幣流動性泛濫的國際背景。這樣,國際資本在兩條戰線上通過操縱人民幣價格獲得超額利潤:一是通過對人民幣遠期合約的投資,在國際市場上實現形成人民升值的國際壓力,通過遠期升值來實現利潤;二是通過購買人民幣結算的資產特別是金融、地產、能源、資源、核心機械裝備工業等實現利潤。
二、黃金期貨能否實現人民幣國際價格的自我控制?
據中國黃金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投資黃金的人數已經超過100萬。黃金期貨投資的推出,將對中國的外匯管制制度和金融系統提出嚴重的挑戰,意味著人民幣已經可以借道黃金期貨進入國際金融市場,黃金期貨實成為中國居民和企業通往國際金融市場的一個平臺。 在國際黃金期貨為國際壟斷資本的操縱的情況下,中國黃金期貨的推出,提供了中國對黃金現貨需求提高的想象,更何況為保證人民的真實價值,央行在黃金儲備上本身理當增加。人民幣存在升值壓力下,黃金投資有助于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但如果中國經濟出現惡性的通貨膨脹,就會形成人民幣貶值預期,如果資本項目沒有自由開放,自然人客戶不能進行黃金期貨實物交割,但居民和企業仍然可以減持人民幣資產,同時搶購現貨黃金。截止2007年12月末,中國居民儲蓄高達18萬億元左右,只要居民儲蓄的一半去購買黃金,就相當于中國外匯儲備的全部,中國幾乎所有的外匯儲備全部流到境外進口黃金,才能滿足居民保值的需要,結果將是中國的銀行體系和金融市場的全面崩盤。事實上只要M2的很少一部分或居民儲蓄的一部分去購買黃金,中國的外匯儲蓄也將大量流失,從而引起中國的金融市場動蕩和貨幣危機。因此,黃金期貨從理論上是無法控制人民幣的國際定價。
三、國際黃金期貨的未來趨勢
2001年以來黃金價格堅挺主要得益于國際政治局勢動蕩、油價震蕩向中、美元疲軟以及市場對宏觀經濟及地緣政治的擔憂。國內黃金期貨將與國際市場緊密相關。當前國際金價持續上升,是美元貶值、國際政治動蕩、石油價格上升有關。美元貶值是美國的國家戰略,意圖在于解決美國國內經濟問題,次債危機可能迫使美國經濟進入最嚴重的衰退,美元、英鎊等貨幣將持續貶值,美國的基準利率將降至3%以下。國際壟斷資本將會持續拋棄美元,有可能將每盎司黃金現貨價格推高到1000美元。現貨市場價格上升10-15%,將會刺激黃金期貨更大的漲幅,在每盎司上沖1000美元的過程中,黃金期貨將會出現更大的漲幅。如果國際性的通貨膨脹在今年夏天還不能有效果地控制,將形成搶購黃金的“保值”心態,從而出現非理性的期貨行情。
四、黃金期貨的溢出效應
在國際經濟運行過程中,黃金—美元—石油是一個相互作用和相互強化的三角關系,一個要素的變化,必然引發另外兩個要素的變化。美元的世紀性貶值,將會徹底改變黃金和石油的定價系統,黃金和石油不是由供求關系單純決定,而是由美元的內在價值來決定。美元內在價值的不斷貶值,卻影響了各國央行和企業甚至居民的保值心理,各國貨幣保值戰和居民及企業資產保值戰,引發了對黃金的內在需求,即從而又從強迫性方面強化了“需求”,推動了黃金價格的上升。
因此當油價突破100美元/桶時,必然引發了金價今年會漲到1000美元/盎司的想象。當金價將繼續上升成為國際共識時,對現貨黃金的搶購和對黃金期貨的多頭持有將成為集體無意識的行為。油價突破100美元/桶,金價漲到1000美元/盎司的想象反過來又將強化美元將會持續貶值的想象,美國經濟的衰退現象將強化這種合理推測。這樣就會形成黃金期貨這一“蝴蝶”影響整個中國資本市場的可能,除非有強力的反向力量抵消之:
一是如果美國經濟衰退帶動美元的進一步貶值,農產品可能會成為最佳商品投資標的,棉花、咖啡和砂糖等農作物漲幅可能最大。美元貶值,供給短缺將支撐商品價格持續上漲。農作物漲價必然導致農藥、化肥、食品、連鎖商業等投資價值的提高。
二是石油價格上升,必然引發新能源行業的繁榮,從而出現太陽能、生物能、地質能、海洋能等新能源行業的投資機會,在節能減排政策的引導下,引發新能源投資機會。
三是黃金價格的上升,將持續引發對貴金屬和有色等國際大商品的重新估值,從而引發了PPI的持續上升,將會形成上游價格上升對下流價格傳導的強大壓力,但是也有可能出現美國經濟增長放慢可能導致中國等國的某些經濟領域遭遇打擊,并可能打壓部分金屬的價格的情況。
四是美國經濟衰退引發的美元貶值,將引發人民幣不斷向上重新估值,從而對地產、金融、能源、航運、造紙等行業產生本幣升值紅利的機會,由于這些行業對指數影響巨大,客觀上形成人民幣升值不止,牛市難以結束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