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講話,避免20種誤區(轉)
當眾講話,避免20種誤區
無論是做評委還是老師,我發現人到了臺上之后,就像變一個人一樣,令自身形象和講話效果大打折扣,下面列出當眾講話的20種誤區: 1. 忌聲音太小,像蚊子在叫; 2. 忌聲調一致,聲音沒有落差,缺乏抑揚頓挫; 3. 忌贅言太多,口頭語太多,如:就是說、這個、那個是吧…… 4. 忌語句嗦,缺乏條理性,內容混亂,沒有概括性; 5. 忌緊張、自卑或自負; 6. 忌語速太快或節奏過慢; 7. 忌吐字不清、普通話不準確、方言太重; 8. 忌跑題、主題不突出; 9. 忌肢體配合不自然,與內容不相關; 10.忌使用攻擊性、不禮貌的手勢; 11.忌站立不規范、不穩當,身體搖晃,兩肩不平,兩腳分開寬過兩肩; 12.忌目光不敢與聽眾交流,只盯一處,或看天看地、飄忽不定; 13.忌暫停時間太長; 14.忌眨眼過于頻繁; 15.忌表情單一、沒有變化; 16.忌不能控制笑; 17.忌停頓時沒有表情,或目光呆滯; 18.忌拿稿時擋住面孔,使人看不到表情; 19.忌缺乏應變、抗干擾的能力; 20.忌不敢幽默,不能控制氣氛。 目光在當眾講話時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目光總是向上看,給人傲慢自負、不可一世之感;目光向下,給人自卑、憂傷、羞愧的感覺;目光平視為正常交流;但眨 眼太頻,讓人費解;斜眼看人,被人誤解;怒目圓睜,讓人虛驚;瞇眼嬉笑,讓人想入非非,這些不當的眼神都會使講話的感染力大打折扣。 (摘自《練說話,練口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