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的知識來源,2001年之前,排名前三的應該是:書本、課堂和門戶網站。2001年到2003年之間,知識來源改變為:搜索引擎、書本、朋友交流。 出現這樣的變化,原因一在搜索引擎的逐漸強大,原因二是我工作環境和朋友圈的轉變。 2003年到今天,知識來源又發生了轉變:blog、搜索引擎和朋友。blog已經成為我個人成長與知識增殖的最重要來源。從我尊敬而認識的朋友劉韌、洪波、牛角尖等處,我了解到了web2.0的很多知識,從我從未謀面卻經常閱讀的更多blogger那里,我獲得了愉悅、充實和心靈交通的美好情感。 對我來說,搜索引擎好比是沉默的上帝。它的偉大在于能回答我任何疑惑。但是一個人提問的水平等值于他知識的層級,正如一個小學生不會問出微積分的問題。所以,搜索引擎面前,我的無知不是不知道問題的答案,而是我不知道我應該問什么。 blog的出現和普及,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同于沉默的搜索引擎,優秀的blogger象愛嘮叨的朋友,如果恰好這個朋友在某方面很博學,而你又非常渴望了解這一方面的知識的話,它對你知識增殖的價值會遠遠高于搜索引擎。因為他定向、豐富、親善。拯救了你日漸缺少的時間和越來越難以集中的注意力。 突然想到,買書也一樣,我們不是沒有時間或者金錢去買書,而是不知道買那一本書才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聽歌不也如此嘛?我們早已擺脫了滿世界找心愛歌手打口帶的痛苦——還有什么找不到的mp3呢?我們的痛苦在于我根本不知道符合我們音樂口味的新音樂是什么。 這是扯蛋的長尾時代,我痛苦的,不再是我得不到我要的,而是我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長尾是SM愛好者的皮鞭,充滿欲望,也讓你痛苦萬分,卻欲罷不能! 那些優秀的blogger們,他們是長尾時代的watchdog,是海量信息的把關人。如同大眾傳媒時代的新聞工作者,觀點匱乏市場上的意見領袖。他們是可愛的、愛顯擺的、親近的陌生人。 嗯,他們好過于沉默的上帝。 來自:http://blog.donews.com/zrde/archive/2007/07/30/1191901.aspx
我對看法: 整個過程,看起來就是一個網絡取代現實、單向走向多向互動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完全是以知識的獲取為標準來衡量的:而大學的學習方式,也正證明了一個問題:高度互動中可以學得更快,更深入,更輕松!最后指出的那個痛苦:不知道我要的新東西是什么!確實困擾了很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