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談“五運六氣”與養生
劉逢軍
今年8月7日上午11時16分立秋,太陽視運動到達黃經135度。立秋的第二天8月8日,是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開幕之時。8月7日和8日是兩個難得的吉祥之日。
立秋是個大節氣。按照陽氣運動的四步曲: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秋標志著陽氣進入收的樂章。果實的陽氣收進了種子,人的陽氣也應收進體內。人只有把陽氣聚足,才會形成“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才會在冬天不受寒邪的侵襲。
今年立秋至秋分45天的氣候是濕熱的。主導天氣變化的是“五運六氣”,“五運”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循環往復的變化。除此之外每年按一陰一陽的順序變化,2007年(丁亥)是陰運,今年(戊子)便是陽運。陽運是太過之年,陰運是不及之年。今年是火運太過之年,天氣偏熱。“六氣”是風、火、暑、濕、燥、寒六種氣候,一年12個月,每兩個月是一步氣,從大寒至春分60天是第一步氣,叫厥陰風木;春分至小滿60天是第二步氣,叫少陰君火;小滿至大暑60天是第三步氣,叫少陽相火;大暑至秋分60天是第四步氣,叫太陰濕土;秋分至小雪60天是第五步氣,叫陽明燥金;小雪至大寒60天是第六步氣,叫太陽寒水。
這種固定的氣變順序,是地球繞太陽公轉過程中角度變化形成的,被稱為主氣,猶如6個驛站。來到驛站的氣叫客氣??蜌獠皇前凑展潭ǖ捻樞騺?,是經常變換的。例如:今年(戊子)第一步氣是春天時節,可來的客氣是“太陽寒水”,是冬天之氣,所以華南地區春天下大雪。今年7月22日大暑至9月22日秋分,主氣是“太陰濕土”,來的客氣也是“太陰濕土”,主氣、客氣相得益彰,形成的氣候濕度大。
“太陰濕土”之氣相對應的臟腑是脾。脾主肉,主統血。“脾惡濕”。脾在“太陰濕土”的氣候下功能減弱,主肉氣、統血氣力量不足,有可能導致部分人肉氣衰弱,容易出現以下不適:心衰、呼吸衰竭、腎衰;腸胃蠕動不利,便不干難下或便溏腹脹;便血、尿血,腦溢血等。針對上述情況,養生的重點是補脾胃之氣。在飲食方面宜偏熱性食物,如:油餅、油條、火燒、烙餅、面條之類主食;副食選擇青椒、韭菜、蒜苔、蒜苗、蔥頭、大蔥、山藥等。“秋不吃瓜”,立秋之后吃西瓜偏涼,尤其“太陰濕土”的氣候下吃西瓜會傷脾,使不適癥狀加重。
即使在同一大氣下,東、南、西、北、中五方也會有微小的差異,人與人也有微小的差異,讀者可就近向具有五運六氣知識的養生師咨詢養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