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語英魂勵后人
在為崇高理想奮斗不息的80年壯麗歲月中,無數中國共產黨人前仆后繼,直面白色恐怖、槍林彈雨,視死如歸;無數中國共產黨人鞠躬盡瘁,獻身祖國建設、人民幸福,死而后已。他們驚天泣地的英烈行為,彪炳在歷史的天空;而他們鏗鏘有聲的遺言遺作,更折射出共產主義者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凝結成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一切追求進步的人們投身振興中華的宏偉事業。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之際,重溫10位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黨員撼人心魄的遺作、遺言,再次感到博大深沉偉力在我們心中澎湃撞擊…… 李大釗: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釗是在中國大地上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1927年在北京被軍閥殺害。他在《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一文中檄文式的宣言至今讀來仍令人蕩氣回腸—— “在這世界的群眾運動的中間,歷史上殘余的東西,什么皇帝咧,貴族咧,軍閥咧,官僚咧,軍國主義咧,資本主義咧,——凡可以障阻這新運動的進路的,必挾雷霆萬鈞的力量摧拉他們。他們遇見這種不可當的潮流,都像枯黃的樹葉遇見凜冽的秋風一般,一個一個的飛落在地。由今以后,到處所見的,都是布爾什維主義戰勝的旗。到處所聞的,都是布爾什維主義的凱歌的聲。人道的警鐘響了!自由的曙光現了!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點評:李大釗以深邃的歷史眼光,作出了不朽的預言:只有共產黨能夠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能夠發展中國。令革命先驅欣慰的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群眾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新中國,使站起來的中華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愈加顯示出蓬勃的生機和旺盛的生命力。) 瞿秋白:文明只待共產大同 發表于1923年的《赤潮曲》是我國最早出現的無產階級優秀歌曲之一。詞作者瞿秋白曾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后主持中央工作,1935年英勇就義。令人熱血沸騰的文字傳遞給人無限的革命豪氣—— “赤潮澎湃, 曉霞飛涌, 驚醒了 五千余年的沉夢。 遠東古國 四萬萬同胞, 同聲歌頌 神圣的勞動。 猛攻,猛攻 捶碎這帝國主義萬惡叢! 奮勇,奮勇 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 無論黑,白,黃,無復奴隸種! 從今后,福音遍天下, 文明只待共產大同。 看!光華萬丈涌。” (點評:理想信念是生活的太陽,正是“共產大同”的理想信念,鼓舞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為爭取民族解放、為共產主義而英勇斗爭。值此人類邁向新世紀之際,我們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展中的曲折和失誤,更加堅定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定對黨的信心,為中華民族的騰飛而共同奮斗。) 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夏明翰19歲就參加革命活動,1928年2月8日被捕,第二天即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年僅28歲。夏明翰就義前,憤筆寫下了一首撼人心魄的《就義詩》—— “砍頭不要緊, 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 還有后來人。” (點評:要奮斗就會有犧牲,《就義詩》表現了先烈對馬列主義的誓死捍衛、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展示出革命一定勝利、事業后繼有人的堅強信念。中國共產黨正因為有一批又一批這樣的優秀黨員,才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方志敏:舍已為公是每個共產黨員具備的美德 曾任中央委員、江西省委書記的方志敏1935年因叛徒出賣被捕,同年在南昌就義。方志敏在獄中寫下十多篇文稿,其中《清貧》一文中有這樣一段感人至深的文字—— “我從事革命斗爭,已經十余年了。在這長期的奮斗中,我一向是過著樸素的生活,從沒有奢侈過。經手的款項,總在數百萬元,但為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一點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業。這在國方的偉人們看來,頗似奇跡,或認為夸張;而矜持不茍,舍已為公,卻是每個共產黨員具備的美德……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點評:這段質樸的文字是一個共產黨員矜持不茍、舍已為公的共產主義美德的自白書,同時它更告訴人們,正是因為革命者甘于清貧、潔白樸素,才能夠戰勝諸多困難。和平條件下環境變了,但廉政為民、兩袖清風的傳統不能變。在跨入新世紀的今天,中國共產黨清除了成克杰、胡長清等腐敗的蛀蟲,更高舉起先人后己、大公無私的旗幟,延續著我們黨的純潔與光輝。) 葉挺:我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葉挺曾任新四軍軍長。1941年“皖南事變”中被扣押,1946年春出獄,同年4月因飛機失事遇難。在獄中,葉挺對敵人威脅利誘全然不理,大書一首《囚歌》以表心跡——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點評: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千萬個葉挺式的共產黨人,以其崇高氣節、堅貞操守和遠大志向,為黨的后來者奠定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遺傳基因。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一串串閃光的名字銘刻在歷史的豐碑,留給我們吮吸不盡的精神營養。) 王進喜: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毛澤東曾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而“鐵人王進喜”則是大慶油田會戰中新中國第一代石油工人的先進典型。王進喜寫的詩,充分抒發了社會主義工人階級的骨氣和志氣—— “石油工人一聲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勁大, 天大困難也不怕。 寧可少活二十年, 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北風當電扇, 大雪當炒面。 天南海北來會戰, 誓奪頭號大油田。 干!干!干!” (點評:盡管自己說:“學會一個字,就像搬掉一座山”,但王進喜寫的詩卻在億萬產業工人中間傳誦,成為激勵人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時代強音。不斷發揚光大“鐵人”的拼命精神,將激勵我們在實現現代化的征途上攻堅克險,一往無前。) 雷鋒:永遠做一個螺絲釘 1963年,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這一題詞使雷鋒這個因公獻身的年輕共產黨員成為全國人民的榜樣。從他的日記中,人們可以看到雷鋒純凈無私的內心世界—— “機器由于有許許多多的螺絲釘的聯接和固定,才成了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夠運轉自如,發揮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 (點評:周恩來總理的題詞概括了雷鋒精神的基本內容:“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如今,雷鋒精神歷經時間的磨礪顯得愈加珍貴,雷鋒已成為跨越時空、跨越國界的美德典范,他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驕傲。) 焦裕祿: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面前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1962年任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他帶領全縣干部群眾與內澇、風沙、鹽堿等嚴重的自然災害作斗爭,雖然身患重病,但仍堅持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 焦裕祿說:“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我死后只有一個要求,要求組織上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點評:焦裕祿同志樸實堅定的話語充盈著一個共產黨人對人民的熱愛,顯示出共產黨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一起戰勝困難的革命膽略和無私情懷。幾十年過去了,這些話語讀來仍感人肺腑,值得每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回味、反思。) 孔繁森: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 “領導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兩次進藏工作,在雪域高原奮斗了10個春秋,直到1994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孔繁森最喜愛的名言是:“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冰山愈冷情更熱,耿耿忠心照雪山”,赴藏前,他就請人寫過 “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進藏后,他又寫下了“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的豪邁誓言。 (點評:像許多把自己的青春、熱血和生命都獻給了西藏高原的前輩那樣,黨和人民的好兒子孔繁森,也把他那高大的身軀融入了這片壯麗、神奇的土地,在無數人的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他用生命的代價書寫了共產黨員熱愛人民、無私奉獻的新篇章,為改革開放新時代的領導干部樹立了人生的榜樣。) 郭秀明:老黃牛不能倒在槽頭上,而要死在犁溝里 郭秀明,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紅土鎮惠家溝村原黨支部書記,擔任支部書記8年,他帶領群眾初步改變了村子貧窮落后的面貌,被群眾稱為“為俺們累死的好書記”。 “共產黨要領群眾奔富”,這是他上任時大力發展生產力的誓言;“挖窮根,關鍵培養好咱的孩子”,這是他帶領全村向先進文化學習的施政綱領;“當醫生要會看身病,當書記要會看心病”,這是他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自我要求;“干部不僅要吃苦,還要吃虧。怕吃虧就別當干部”,這是他胸懷群眾利益的得失觀;“老黃牛不能倒在槽頭上,而要死在犁溝里”,這是他拼盡生命播灑黨的陽光的生死觀。 (點評:作為一個黨的農村基層組織領導,郭秀明舍小家顧大家,帶領全村老少向貧困宣戰,向困難挑戰,向歪風邪氣和封建迷信宣戰,忠實地實踐了“三個代表”的要求,展示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風采。在我們身邊,徐虎的勤做好事、李素麗的崗位奉獻、邱娥國的貼心群眾、吳登云的為民愛民……千萬個優秀黨員的言行體現著共產黨人的高貴品格,他們不愧為我們民族的精英、國家的脊梁和社會的中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