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回歷、公歷、農歷的換算

     清勤居士 2008-09-29

      研究世界伊斯蘭教歷史,免不了要對以回歷所記載的歷史事實換算為公歷,或將所載的公歷換算為回歷。《回歷綱要》、《歷法叢談》、《萬年歷譜》以及《回回天文學史研究》[1--4]等專著都載有自回歷換算為公歷的算式,并稱兩歷因閏年的時間不同,故換算結果常有一日之差,惟均未討論一日之差的簡易訂正方法。1998年《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載文討論了中國農歷與公歷、回歷的換算問題[5]。惟筆者依上列著作中所列算式推算結果;發現與實際所載日期誤差常大于一日,最高可達十日之多。因此有必要對計算中誤差的來源及計算公式的改進進行探討,特撰此文。
     

    一、國歷換算為公歷
     

      1.換算公式的導出
      公歷每年365.242 199074075 日 (簡化為365.2422日),而回歷每年為354.367074375日(簡化為354.36707日),所以回歷一年只相當354.36707/365.2422=0.970223或0.970224個公歷年。又回歷元年元旦定在公元622年7月16日,由于當時歷法在推算上的誤差,致當時的7月16日,按現代的公歷應改為7月19日,自公元某年元旦至該年7月19日已達200日.相200/365.2422=0.5476公歷年;又因到回歷二年元旦才達到0.970224個公歷年,故自回歷紀年元旦換算為公歷的算式即為:
     ?。ɑ貧v紀年一1)× 0.970224+622.5476年
    =所求公歷年月日……………………………………………………………………………(1)
      或 回歷紀年 × 0.970224+621.5774年
    =所求公歷年月日……………………………………………………………………………(2)
      式中621.5774來自622.5476-0.970224。
      如所求某一歷史事實不在回歷元旦時,可將事實經過本年的總日數化為回歷年,加人回歷紀年總數中即可。
      然而上列公歷一年的總日數,實際上是一回歸年的實測數,因現用公歷每年的日數實為365.2425日,它與一回歸年的日數只能是基本相符,到公元四千多年后會再出現一日之差。
      實際上在明萬歷十年九月十八日,回歷990年9月16日,公元1582年10月4日前(包括4日)的公歷稱儒略歷,儒略歷每年365.25日,它每年與一回歸年的差值遠大于格列高利歷即現代的公歷,大約歷128年就需多閏去一日,至萬歷十年已經多閏出十日了。因此,對于儒略歷時期的回、公兩歷換算,不能仍采用(l)、(2)兩式,而需依儒略歷的年實際日數將上列二式略加修正即可,結果如下:
      (回歷紀年一l)× 0.9702+622.5393
    = 所求公歷年月日……………………………………………………………………………(3)
      回歷紀年 × 0.9702+621.5691
    = 所求公歷年月日…………………………………………………………………………(4)
      式中0.9702為354.36707/365.25所得結果,而0.5393則系公歷某年元旦至其7月16日的總日數197被365.25日除之所得,622.5393-0.9702= 621.5691。
      現將兩種算式自回歷第52年起,每隔百年所算得的公歷年月日列人下表:
      
      國歷換算為公歷

      自表列計算結果得知,歷法不同不能用同一算式,否則誤差大大。萬歷十年前即已發現儒略歷的春分所在日期與實測結果相差較大,至萬歷十年已差十日,因此格列高利第十三就決心修改儒略歷,改革內容有兩點,其一,將公歷1582年10月4日之后一日原應為10月5日而改為10月15日,而星期序數不變,即該年10月4日為星期四,10月15日理應為星期一,實為星期五;其二,儒略歷每四年有一個閏年,四百年有百閏,格列高利歷仍保持儒歷四年一閏的傳統,但每四百年僅安排九十七個閏年,四百年中逢百年不閏,到第四百年加一個閏年[6]。儒歷與格歷的歲實分別為:
      儒歷(365 ×300+366 ×00)÷ 400年=365.25日/年
      格歷(365 × 303+366×97)÷ 400年=365.2425日/年而《明史·歷志》所載的回回宮分歷(太陽歷),一百二十八年閏三十一日,其歲實:
    (128 × 365+31)日÷ 128年= 365.2421875日/年
      可見共置閏精度遠高于現代的公歷。

      2.換算中一日誤差之訂正
      《歷法叢談》以回歷1387年為例,求算合公歷之年月日。
      解1:1387 × 0.970224+621.5774=1967.278088年
    0.278088年 × 365.2422日=101.569日公歷累計日數為101.57日可視為4月11日或4月12日。究竟是哪一日,當依兩歷在公歷4月11日或12日間所具有同一的星期序數以訂正。
      依回歷歲首星期序數計算公式:
      [(138-1)×131+164] ÷30=6057,余20
      6057÷7=865,余 2
      故回歷1387年元旦為星期2。(表)

      按公歷自1583年元旦(星期六)至1967年4月11日,共歷:
    1967-1583=384年,在這384年中依格列高利歷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加一閏日的規則共歷93個閏日,又1967年元旦后一日起至4月11日又需加 100日,則
     ?。?84 × 365+93+100+6)÷ 7=140359+7=2001,余 2余2即星期2,故回歷1387年元旦在公歷1967年4月11日。
      因公歷計算星期日數采用數據較多,計算時難免有所遺漏,現引人公歷日期與星期推算表阿),供參考。
      應用此表查找公元1967年4月11日星期序數步驟如下:
      先在本表年份表前二位數字欄目中,查到19二字所在的位置;
      再在年份表后二位數字欄目中查到67二字所在位置,自19二字處平行右移,67二字處垂直下移,二者在英文大寫字母欄目中相交于字母G處;
      再自月份表欄目中查到4月,自4月所在位置平行左移,查到G在4月欄目所在位置;
      自日期欄目查到11日所在位置,自此位置平行右移,使與4月份欄目G在星期表相交處知為星期        
      
      結果與回歷計算所得相同。故知回歷 1387年元旦確為公歷1967年4月11日,而不是12日。
      在換算中所得公歷日數常多于31日,甚至常在200—300日或更多,需要將此數化為該年的月日時,可用下列兩表。
      表3 公歷月份及其累計日數

    二 公歷換算為回歷

     

      將回歷換算為公歷的算式移項,整理,即可得到公歷換算為國歷的算式
      (公歷紀年一621.5691)÷0.9702=回歷年月日(儒略歷)……………………………………………(5)
     ?。ü珰v紀年一621.5774)÷0.970224=回歷年月日(格氏歷)…………………………………………(6)
      無論回歷換算為公歷或相反,大體都有一日之差,以星期序數訂正時,回歷換算為公歷,以回歷的星期序數為準;相反,以公歷的星期序數為準。

     

      三 國歷或公歷換算為中國農歷

     

      1.回歷換算為農歷
      僅管中國農歷各年在年內月數日數都不是一個相對的穩定值,給回歷與公歷換算為農歷上帶來較多的困難,但仍然可以換算。中國農歷為陰陽合歷,在月份上與回歷同屬太陰歷,惟回歷每月以見新月為一月之始,其日約遲于農歷合朔(初一日)1—2日乃至3日,因此只要查清二者在月份上關系,便可將回歷換算為中國農歷。馬以愚先生稱:“回教紀年及齋戒之月,均依太陰歷。中國昔用夏正(即農歷),有閏之年,年為十三月。故齋戒之月,遇閏則連退。如今歲齋戒值夏正之九月,歲逢閏,改歲當以八月為齋?!盵8]故若求得積年及所歷大陰歷的月數,即可依農歷十九年而有七個閏月的規律,將農歷換算為回歷,其日當有l——2日之差。
      計算舉例:已知西域魯穆馬依澤公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應召人華編修《應天歷》,并將伊斯蘭天文傳人中國,他的事跡已收人《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9]與《中國回族大詞典》[10]等,被列為伊斯蘭與中國回族之大事。據《懷寧馬氏宗譜》記載,依澤公應召人華時年已四十,生于回歷勒比阿立勿里月(拉比爾·奧沃勒月,即回歷三月)第二十日,故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五月初十日。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八月十三日奉旨授世襲候爵兼司天監。求依澤公生于公歷與農歷的年月日。
      解:馬依澤于宋建隆二年五月后來到中國時年已四句,已知建隆二年二月初三日為回歷310年元旦。由此可知馬依澤公生于回歷310年3月20日,合公歷
      310×0.9702+621.5691=922.3311年
      0.3311 ×365.25=120.934275日回歷 310年元月1日合公歷922年5月1日,再加 78日為回歷3月20日,公歷7月18日。
      又據農歷19年而有7個閏月,并依齋戒之月遇閏則遞退一月的規則,求算出回歷310年元旦約合農歷之月份為:
     ?。?22-622)=300年
      300 ÷19 ×7=15.7895 ×7=110.53個月又每閏12個月為一年除去不算
      110.53÷12=9余2.53,即后退2月自武德五年六月初三日退后 2月為四月,即依澤公生于梁龍德二年四月二日再加 78日合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日。
      2.公歷換算為農歷
      張家驥稱:“《瀧岡阡表》中最末一段:‘(宋)熙寧三年,歲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修表’。試算為陽歷日期”。
      他又說:“已知二十四節氣在黃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但各年有平年和閏年之分,就使得回歸年天數與實際天數不等,每年在日歷上可差一天。這樣可以將陰歷經過任意整回歸年在現在的日歷上查到陽歷(陽歷一年相當陰歷的月數為 365.2422/29.530588=12.36827個月)。例如,可先在1995年的日歷上查得與(該年)陰歷對應的陽歷日期,這樣就找到了臨時落腳點,也就是找到了陰陽互換的關鍵。例如,可先以陰歷四月初一(日)為引數,在1995年日歷上查到對應的陽歷為4月30日。由于已經計算出經過的月數,將經過的月數的尾數(小數)化為日,加在4月30日上,就得到經過(1995-1070)整年數的陽歷日期,也就是起始陰歷日期對應的陽歷日期,即得到了待查的日期為4月30日加上0.64957×29.530588得到(1070年)5月19.1821840日。這樣就得到了所給例子的陰陽歷日期換算結果……”。
      0.64957月的由來,
      (1995-1070)×12.36827=11440.64957月
      已知依澤公生于梁龍德二年(922)六月二十一日,依下表提供的2099年各月初一日的公歷月日數,可以算出龍德二年六月二十一日的公歷月日數
      表5 公元2099年農歷各月初一日的公歷月日


     ?。?099-922)× 12.36827=1455.45379月
      余數為 0.45379月 × 29.530588日=13.4O日
      因2099年五月初一日(包括該年闖二月)在公歷6月19日,加上計算所得的13日為龍德二年六月初一日的公歷月日,即該年7月2日,則該年農歷六月二十一日為該年7月22日。
      公元1995年六月初一日合公歷該年6月28日,代人以上計算程序亦得到上列相同或相近的結果。計算中發現農歷因閏月關系,其正月(如 1996年)常在該年公歷2月,此時可換用下表的公歷月日
      表6 公元2100年農歷各月初一日與公歷的月日

      3.計算結果的訂正
      實際上上列公歷換算為農歷時常有較大的誤差,如熙寧三年四月初一日為公歷1070年5月13日,而不是5月19日。通過中國歷法所用的于支記日法求算所用兩歷的干支,對所求結果加以訂正。
      如,馬依澤公生于回歷310年3月20日,自回歷歷元起算共歷日數為:
      自回歷元旦至其3月20日,共歷79日。
      自回歷元年元旦至309年元旦,共歷113個閏年196個平年。又回歷歷元在公歷622年7月16日,已知該日的干支序數為50,癸丑日,減1(因自甲子起算),余49應加入下列算式中,
    (309 × 354+113+79+49)÷60=1827.116667
    0.116667 ×60=7
      干支序數為7,即庚午日。
      求公歷922年7月18日的干支,儒略歷900年的干支序數為:
      900 ×365.25÷60=5478.75
      余數為,0.75 ×60=45;
      22年的于支序數為,
     ?。?2 × 365.25+7)÷ 60=134,余2.5按3計,式中的7,為儒略歷元年元旦的干支序數;
    又7月 1日自該年元旦起算共歷182日,干支序數為2,再加17日為7月18日
     ?。?5+3+2+17)÷60=1,余7,
      結果與回歷計算所得相符,即依澤公生于回歷310年3月20日,中歷庚戌日。
      4 求首朔干支[11]
      以上計算所得的中歷干支應為所求月內的幾日,如對所求月首(即月初一日)的干支尚不清楚,則求得的干支不能算出它在月內的日數。
      首朔是指農歷每年冬至(平冬至)后第一個朔日,冬至都在農歷年前的十一月,故首朔就是所求該年前的十二月初一日的干支。(歷象考成后編》以雍正元年(172)冬至起算,其干支系數為32.12253,干支為丙申,而冬至后的 15.12633日為首朔,干支為壬子(33+15.12633)。自此可求算出 922年 7月即農歷六月初一日的干支,以確定本文四·3節中所求的干支為該年六月第幾日。求算過程如下:
      先以1722減921所得之數稱積年,積年乘歲實之積為經此積年所歷日數,所歷日數減32.12254之差被o后的余數再為o所減,所得之差就是922年冬至的干支(計算中向上推算或上考往古要用60減)。所歷總日數減0.12254,再加上922年冬至之余數將所歷總日數化為整數后,加上15.12633日所得之和用29.530588除之,除之所得余數,再加上龍德二年冬至干支,得首朔干支,首朔干支再加上 6 × 29.530588后,累減60而得的余數,為龍德二年六月初一日的干支,六月一日與月內干支差即為六月內的日數。計算過程如下:[(1722-921)× 365.2423442-32.12254]÷60=4875.449784
      0.44784 ×60=33.01269,干支序數已過33。當為34,丁西日,經與《中西回史日歷》對照無誤。再求922年首朔干支,
      292 59.1O99一0.12254十0.01269=292559
      (292559+15.12633)÷ 29.530588=990.4948
    0.49498 ×29.530588=14.1510,再加34,合49,干支為壬子,所得與史書所載相同。[12]因首朔再過六個月方是龍德二年六月初一日,故
     ?。?9+6 ×29.530588)÷60=3,余46月83528,干支序數41為庚戌日,為六月初一日干支,再過二十日為六月二十一日,即馬依澤公出生之日,
      (47+20)÷60=1,余7,庚午日結果與回歷、公歷推算所得相同,即馬依澤公出生于回歷 310年 3月20日,農歷梁龍德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公歷922年7月18日。
    計算中沒有采用定朔與定氣,可能有數時之差。
      因將回歷,公歷換算成農歷時需用干支以訂正,特將于支次序列表如下:
      表7 干支次序表

      參考文獻
      [1] 馬堅:《回歷綱要》,中華書局,1955年版。
      [2] 鄭天杰:《歷法叢談》,臺灣華同出版社,1977年版。
      [3] 鞠德源:《萬年歷譜》,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 陳久金:《回回天文學史研究》,廣西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
      [5] 張家驥:“陰陽歷日期互換的計算”,《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第 4期。
      [6] 馬以愚:《回回歷》,商務印書館,1947年版;《歷法考證》手稿,1956年。
      [7] 唐漢良:《歷法問答》,陜西科技出版社,1980年版。
      [8] 馬以愚:《中國回教史鑒》,商務印書館,1947年版。
      [9] 宛耀賓、楊克禮等:《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四川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
      [10]邱樹森:《中國回族大詞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1]樂吾氏:《歷算須知》,1935年編印,馬以愚先生抄錄;欽定《歷象考成后編》,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灣商務印書館重印。
      [12]陳 垣:《二十史朔問表》,中華書局,1926年版。

      「收稿日期」1999-10-13
      「作者簡介」馬肇曾 北京科技大學化學系。北京100083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AV| 日本公与熄乱理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成人啪精品视频网站午夜| 色伦专区97中文字幕| 欧美大bbbb流白水|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宝贝扒开下面自慰给我看| 亚洲最大日韩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 中文字幕日韩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日本成熟少妇激情视频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精品| 国产99在线 | 亚洲| 另类 亚洲 图片 激情 欧美|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 男女爽爽无遮挡午夜视频|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动漫 | 亚洲鸥美日韩精品久久|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成人3D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视频麻豆| 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在线| 亚洲高清揄拍自拍|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蜜芽|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亚洲色拍拍噜噜噜最新网站 |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网站|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