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學習(Learning to Be) - [摘譯]繼續 社會化學習(Social Learning) 這是社會學習的第二個方面,但是也許更重要。掌握一門知識不僅僅是“學習關于”這個領域的各個主題,更重要的是“學習成為”這個領域的全面參與者。這涉及到實踐的獲得,領域的成熟體驗者的標準,或者如何適應這個領域的實踐社團。從歷史上說,學徒制和受到監督的畢業實習制度提供給學生觀察和效仿專家如何工作的機會。傳統的方式里,學徒們從接受簡單的任務開始他們的學習,在師傅的嚴格監視下,他們必須經歷一個被描述為“正規的旁觀參與”的過程,然后隨著技能的進步,他們可以從事要求更高的任務。建筑設計工作室代表了另一種在成熟體驗者的指導下進行社會學習的例子。在這個體系中,學生在同一個場所共同工作,相互參與對方的設計任務,因此他們可以從導師對其他學生的項目的點評中得到收獲,而不僅僅是局限在導師對他們自己的工作的評價。 在當今的社會中,一個能展示這類社會學習的力量的例子是人們通過自愿共同工作的方式組成分散的虛擬社區,發展和維護開源軟件資源。這種開源軟件運動已經促成了Linux操作系統和Apache網頁服務器等軟件的誕生,這些軟件展現出令人驚奇的代替商業產品的強勁能力。這類資源典型的特征是,它們的誕生不需要未來客戶花一分錢,同時這些潛在的客戶被邀請參與改善這些資源,只要他們同意將自己的貢獻免費分享給其他人。 開源軟件社區已經發展了成熟的方式使得新加入者可以“逐漸熟悉情況”,并通過參與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來逐漸成為值得信任的成員。新成員剛加入一個開源軟件社區時,通常都做一些簡單、不是至關重要的開發項目,如建立或改善軟件的驅動程序(如打印驅動)。當他們展示出足夠的能力,可以在這類特別的社區模式下工作并做出貢獻時,他們就會收到邀請,參與更為核心的項目。那些成為最杰出專家的人可能會被邀請加入最核心團隊,從事系統核心編程工作。今天,大約有一百萬人正在發展和提煉這些開源軟件產品,通過參與這些社會學習活動,幾乎所有人同時提升了他們的技能。 開源軟件運動是基于電腦軟件的發展而形成的,因此參與這個運動的人必然是那些擁有編程技能的人。但是這個原則已經被調整并適用于其他的社團,可以創造更廣泛的,易于接觸到的資源。也許最著名的例子就是Wikipedia,在線“開放資源”百科全書,它已經向商業百科全書的優勢地位提出了挑戰。成為一名被信任的Wikipedia貢獻者必須經歷合理的邊緣化參與,這個過程和開源軟件社區的流程很相似。任何閱讀者都可以修改老的詞條或創建新詞條,但是只有那些經驗更豐富,更被信任的人才會被邀請成為“管理員”,他們可以使用更高級的編輯工具。 Wikipedia的開放性給了我們另外一種指導意義:通過點擊每個頁面上顯示的標簽,一個用戶可以很容易地回顧任何相關文章的歷史以及貢獻者們持續的討論,甚至是關于內容的激烈爭論,這些都給用戶提供了關于這些社團實踐和運行標準的有用信息,而正是這些社團負責創造了 Wikipedia中的詞條。(在某些例子中,Wikipedia文章是由熱情的業余愛好者創建的,然后隨著專業學者、研究者的加入而逐漸形成“最后”版本。那些爭論的內容成為最有用的證據。)在這個開放的環境中,內容和流程都同等透明可視,因此促成了一種新的批判式的閱讀---幾乎是一種新的文學形式- --邀請讀者參與思考那些信息是否是可靠的重要的。 在傳統的笛卡爾的教育體系中,學生花數年時間學習一個主題,只有在搜集了足夠多的顯而易見的知識后,他們才開始獲得內在的知識或實踐,使得他們成為一個該領域活躍的專業人士。但是通過加入社團的方式學習顛覆了原來的模式,允許新的學生“邊學邊用”,就像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一樣。就像John Dewey所說的“有生產力的詢求”,指的是當知識被需要時尋找它們,以完成特定的任務。 |
|
來自: digman > 《社會化學習、教育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