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體檢的意義
出自9495網址導航,原貼地址:木螞蟻社區
1、體檢結果傳遞的信號
體檢結果能給你傳遞什么樣的健康信息?這里當然不是要像無數的科普書籍或保健指南一樣告訴你一個醫學指標,然后再告訴你,它可能和什么疾病有關,就是不告訴你有病了該怎么辦。我希望透過另一個角度來闡述其中隱含的健康信息,透過我的眼睛,可以使你看到不一樣的健康資訊,讓你可以利用最簡單的體檢項目,來全面獲取身體的健康信息,有效地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態,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計劃。
下面要向大家介紹的是如何通過簡單常規體檢就能較全面地評估身體的健康狀況。一般常規體檢由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全項檢查組成。我們分別來看看這些指標所隱含的秘密。
血常規的秘密
在解密血常規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血液對人體來說意味著什么?也就是血液的生理意義是什么?血液由水、各種營養物質及代謝中間或終產物、各種免疫細胞、細胞因子、攜氧氣細胞等構成,承擔運輸營養物質、排泄代謝廢物、防御等生理功能。換句話說,血管在人體系統中是一個運輸通道,在這里運送的物質有維持正常生命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和原料,也有生理產生的廢物,同時也運送各種戰爭武器、兵種(各種免疫細胞及細胞因子)。假如用國家來類比人體的話,那么血管在人體中充當的就是交通(馬路、航線)的角色,血管里的各種細胞就是在馬路上跑的各種汽車、天上飛的飛機、水里航行的船只,是交通工具,這些交通工具承載著生命過程中的各種物質,有原材料、有廢物垃圾、也有士兵、工兵、核武器等等。車水馬龍,熱鬧的人間景象,縮小到人體的微觀世界,就是血液不斷的循環流動。
從血常規中我們能夠獲悉的有益信息是關于身體免疫系統狀態和基礎的養分(包括氧氣和其他營養物質)供給能力的。這兩點實際上是人體戰爭與和平的兩個關鍵因素,一個體現了戰斗能力,而另一個體現了糧草運輸的能力。這就是透過血常規,我們要發現的秘密。我們不要總是將目光的焦點放在某個指標異常后會有什么疾病發生,這些指標與疾病之間的關系只是從統計學角度出發得出的一種最大發生可能的概率。任何指標的變化,不會只影響身體的某個部位,我們得學會識別這些指標變化隱含的生命信息。假如是與免疫系統相關的問題,我們就必須采取措施支持免疫系統,假如是基礎養分供應的問題,那我們也同樣要采取相應的措施。
尿常規的秘密
作為自我保健,我們在尿常規的檢查報告中只要學會看懂一個指標,那么對我們的健康便有很大的幫助了,那就是pH值。這個指標也常常被人們忽視,但其實它是評估人體內環境的一個最好、最簡單的指標。簡單來說,以pH=7為臨界,假如體檢結果pH值小于7則暗示著體內的環境偏酸。有人認為“酸毒是萬病之源”,雖然有些夸張,但是人體在酸性環境中確實容易因為體內的各種激素分泌、神經信號的傳遞及臟器功能受到限制而產生各種疾病,例如,因尿酸積累在關節而產生的痛風,以及各種關節炎或腰酸背痛等。酸性的體內環境也特別容易產生各種皮膚問題,如濕疹、痤瘡等,同時酸性的體內環境容易引起情緒的波動,脾氣暴躁等。當發現自己的體內環境呈酸性時便要注意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了,應多攝入蔬菜水果等堿性食物,而應少攝入肉類等酸性食物。至于食物的酸堿分類,我們可以查找其他相關書籍來了解。
健康管理自助表(4)判斷身體所處狀態
常規體檢 是否異常 身體所處狀態
是 否 免疫系統 攜帶養分能力 體內酸堿環境
酸 堿
白細胞數、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細胞、嗜堿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 √ √
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紅細胞平均體積、平均HGB含量、平均HGB濃度、紅細胞分布寬度、血小板總數、平均血小板體積、血小板壓積、血小板分布寬度 √ √
PH值 <7 >7 √
√
到目前為止,你是否已經能夠解讀“健康管理自助表(4)判斷身體所處狀態”?如果體檢的結果出現上面的情況,意味著什么?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兩個信息,身體的免疫體統正在工作,需要加強支持免疫系統的食物或營養補充品,此外,體內的環境偏酸,應該多吃蔬菜水果,或者安排系統的清潔計劃來改善體內環境。
三、如何判斷自己的疾病處于哪個階段
在《醫生向左,病人往右》中我們提到疾病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疾病的發生、發展可以分為細胞功能障礙、組織局部受損、器官功能衰退三個階段。判斷疾病所處的階段,是為了讓我們分清輕重緩急,根據病情來采取合適的對策。 我們可以從常見的病理反應來初步判斷疾病所處的階段。
健康管理自助表(5)判斷病情發展
生理現象 疾病階段
細胞功能障礙 組織局部受損 器官功能衰退
潰瘍 √
炎癥 √
腫脹 √
囊腫 √
腫瘤 √
纖維化 √
……
大部分的慢性病在確診的時候是屬于組織局部受損的階段,這個階段雖然不是最好的康復時機,但是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開始做正確的、有益健康的事情,那么一切都還不會太遲,逆轉疾病狀態,重獲健康的機會還是有的。當疾病發展到器官功能衰退的階段,則很難說到底會有多少機會可以重獲健康,離最佳時機已經太遠,但是,這時侯努力總比不努力好,畢竟努力則有一線希望,而不努力則是什么也沒有。大概明白病情所處的階段,是為了讓你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面對選擇的結果,無論是借助于醫療手段,還是通過自我努力,或是兩者兼之,總得做個適合自己的選擇。
四、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健康狀況的食物
要做到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選擇合適的食物,首先要做到能夠初步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態,也就是必須利用“健康管理自助表1-5”判斷出自己疾病的類型、所處的階段,然后按照下面的方法將日常的食物進行分類。
根據疾病的類型和發病的部位,我們可以將食物分成以下幾類:
1.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2.有益于黏膜系統的食物。
3.有助于排毒系統的食物。
4.有益于各種器官的食物。
在這里我們只列舉前三種類型常見的食物,至于有助于各種器官的食物,讀者可以根據其他書籍的介紹來填充。
健康管理自助表(5)根據身體所處狀態選擇食物
身體狀態 可選擇的食物
提高免疫力 香菇、草菇、大豆、苦瓜、西蘭花、草莓、葡萄、當歸、花粉、淮山藥(山藥)、蕓豆、芋頭、佛手瓜等
有益黏膜 洋蔥、姜、紅薯、胡蘿卜、油菜、莧菜等
有助排毒 蘋果、甘藍、芥菜、白菜、芹菜、圓白菜(包菜)、南瓜、黑木耳、西瓜、獼猴桃等
有益肝臟
有益腎臟
有益肺部
有益心臟
有益胃部
……
對于食物的選擇需要給自己一個方向,假如身體處于需要增加免疫力的階段,我們在選擇食物時則多選擇有利于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假如身體的黏膜系統受損,則多選擇有益黏膜修復的食物,假如身體毒素積累過多,則多選擇有助排毒的食物。假如有多方面的需要,則將多種食物組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