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賊》里葛優說過一句話:“21世紀什么最重要?—人才!”,一語中的。而對于人才,什么最重要?我認為是人品。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今天,競爭的實質在于人才間的競爭,企業絞盡腦汁搜尋英才為己所用,然而人才市場中魚目混珠,泥沙俱下,冒充李逵的“李鬼”不勝枚舉,頂著假學位的“方鴻漸”們比比皆是,好多沒有實際本事的江湖術士,扛著自命的“高尚的大旗”,招搖撞騙,久而久之,只能落得個“機關算盡,反誤了大好前程”的下場。如過街老鼠般任人喊打,說到底,丟了人品,無論外表多么光鮮,渾身鍍了多少金子,也不會有什么大成就。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當年汪精衛在中華民族國難當頭,棄宗廟于不顧,數典忘祖,甘當日本帝國主義的傀儡,“堂而皇之”的做起漢奸,并美其名曰“曲線救國”。這樣的人只有一個下場:永遠為華夏子孫唾棄,遺臭萬年!然汪精衛的才學不可謂不深,他不是沒學過如何做人,怎么樣做人,而是缺乏一種高尚的人格、一身的正氣,在誘惑和利益的面前兩膝發軟,把做人的信仰和道德標準拋向九霄云外。
德者,人品也,人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個人對他人及社會的影響,故越來越多的現代型企業在選拔人才的時候,對人才的品德的考量相當重視。在才學和人品的雙重標準上嚴格把關,良好的道德品質是最基本的參考標尺,在此基礎上再看人才的學識和工作經驗,當然找到德才兼備的人是最理想的狀態,但實際情況要根據企業實際需要自行而定了。我認為,如果所有的企業、機關、社會團體等在選拔人才錄用人才的時候首先把人品放在第一位,嚴厲杜絕假學歷現象,那些損害他人及社會的所謂”精英們”就會無處藏身,不會得到好結果。
偉大的人格塑造偉大的人,偉大的心靈塑造偉大的精神,印度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德蕾莎修女是個普通人,然而她以其善良、博愛、心存天下的精神感動了世界,她年復一年的關懷那些瀕臨死亡的人,用自己的手去溫暖被社會遺忘的群體,她甚至經常去親吻那些被人拋棄的“愛滋病患者”......她是平凡的,但同時又是偉大的,她的身上散發人性至愛的光芒,像一顆耀眼的北斗星永遠在人間熠熠生輝. “干干凈凈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是做人之根本,世界不期望人人都成為德蕾莎那樣的人,但是很多人連最起碼的做人根本都把握不住,人性之卑劣可想而知.生存的意義遠不是活著這么簡單,生命是短暫的,又是永恒的,活要活的精彩,活要活的一身正氣.不論是學富五車甚至學貫中西的大師,或者是指點江山的政治精英,沒了品德,只是一個跳梁小丑而已,這樣人的思想始終不會高過一個墳頭。
企業的發展靠什么?靠的是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因為員工齊心,其利斷金,企業的向心力來自員工的團結,來自員工良好的道德品質。試想,一個企業里,小人橫行,幫派林立,互相拆臺,勾心斗角,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爭斗、算計等無聊事情上,企業如何有競爭力呢?如果企業停滯不前或者倒閉,人才的個人發展也就無從談起。愿所有的人才能清醒真實的認識自己,不做妄為之事,不行欺瞞之舉,不求一時之利,放眼未來發展,修心養性,寬厚豁達,學會好好做人,在做好人的基礎上,自己的才識才能得到最好的發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