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中和集卷之三

     Synix 2008-12-19

     

         

    李道純文集

    中和集  清庵瑩蟾子語錄  全真集玄秘要  三天易髓  道德會元  太上大通經注  無上赤文洞古真經注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太上升玄消災護命妙經注

    中和集卷之三

    都梁清庵瑩蟾子李道純元素撰
    門弟子損庵寶蟾子蔡志頤編

    問答語錄

    潔庵瓊蟾子程安道問三教一貫之道

    瑩蟾子宴坐蟾窟,是夜寒光清氣,真潔可掬。

    門人瓊蟾子,猛思生死事大,神仙不可不敬慕,功行不可不專修。稽首拜問曰:"弟子嘗聞,自古上圣高真,歷代仙師,皆因修真而成道,必以鉛汞為金丹之根蒂,不知鉛汞是何物?"

    師曰:"夫鉛汞者,天地之始,萬物之母,金丹之本也。非凡鉛、黑錫、水銀、朱砂。奈何謬者不知真玄,私意揣度,惑壞后學,徒費歲時,耽擱一生,深可憐憫!若不遇真師點化,皆妄為矣。"紫陽真人曰:"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真師莫強猜",正謂此也。我今為汝指出:"真鉛、真汞、身心"是也。圣師云:"身心兩個字,是藥也是火"也。又云:"要知產藥川源處,只在西南是本鄉。"西南者,坤也。坤屬身,身中之精,乃陰中之陽也。如乾中一爻入坤而成坎,外陰內陽,外柔內剛,外坤內乾,坎水之中有乾金,故強名曰"水中金"也。夫汞者,心中之氣也,陽中之陰也。如坤中一爻入乾而成離,外陽內陰,外剛內柔,外乾內坤。離火之中有坤土,故強名曰"砂中汞"也。精氣感合之妙,故強名立象以"鉛""汞"喻之,使學者知有體用耳。以此推之,無出身心兩字。身心合一之后,鉛汞皆無也。

    問:"如何是抽添?"

    曰:"身不動,氣定,謂之抽。心不動,神定,謂之添。身心不動,神凝氣結,謂之還元。所以取坎中之陽,補離中之陰而成乾,謂之抽鉛添汞也。"

    問:"如何是烹煉?"

    曰:身心欲合未合之際,若有一毫相擾,便以剛決之心敵之,為武煉也。身心既合,精氣既交之后,以柔和之心守之,為文烹也。此理無他,只是降伏身心,便是烹鉛煉汞也。忘情養性,虛心養神,萬緣頓息,百慮俱澄,身心不動,神凝氣結,是謂丹基,喻曰"圣胎"也。以上異名,只是以性攝情而已。性寂情冥,照見本來,抱本還虛,歸根復命,謂之"丹成"也,喻曰"脫胎"。

    問:諸丹經云:"用工之妙,要在玄關。"不知玄關正在何處?

    曰:玄關者,至玄至妙之機關也,寧有定位?著在身上即不是,離了此身向外尋求亦不是。泥于身,則著于形;泥于外,則著于物。夫玄關者,只于四大五行不著處是也。余今設一譬喻,令汝易于曉會。且如傀儡,手足舉動,百般舞蹈,在乎線上關棙,實由主人使之。傀儡比得人之四大一身,線比得玄關,抽牽底主人比得本來真性。傀儡無線則不能動,人無玄關亦不能運動。汝但于二六時中,行住坐臥,著工夫向內求之,語默視聽是個什么?若身心靜定,方寸湛然,真機妙應處,自然見之也。"《易·系》云"寂然不動",即玄關之體也,"感而遂通",即玄關之用也。自見得玄關,一得永得,藥物火候,三元八卦,皆在其中矣。時人若以有形著落處為玄關者,縱勤功苦志,事終不成。欲直指出來,恐汝信不及,亦不得用,須是自見始得。

    譬如儒家先天之學,亦要默而識之。孟子云"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曰"難言也",且難言之妙,非玄關乎?且如釋氏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使人神領意會,謂之不傳之妙。能知此理者,則能一徹萬融也。

    問:或謂崇釋與修道,可以斷生死,出輪回。學儒可盡人倫,不能了生死,豈非三教異同乎?

    曰:達理者奚患生死耶?且如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原始返終知周萬物,則知生死之說。所以性命之學,實儒家正傳。窮得理徹,了然自知,豈可不能斷生死輪回乎?

    且如羲皇初畫易之時,體天設教,以道化人,未嘗有三教之分,故曰:"皇天無二道,圣人無兩心。"當來初畫一者,象太極也。有一便有二,象兩儀也。一者陽也,一者陰也,一陰一陽之謂道。仰則觀于天,上畫一畫以象天,俯則察于地,下畫一畫以象地,中畫一畫以象人,故三畫以成乾圖,象三才也。兩乾斷而成坤圖,象六合也。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六畫而成坤。以一身言之,立天之道,曰陰與陽,心之神氣也。立地之道,曰柔與剛,身之形體也。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意之情性也。心、身、意象乾三才也。神氣、性情、形體,象坤之六合也。《易》曰:"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此之謂也。

    問:《系·辭》云:"六畫而成卦。"先生云:"六畫而成坤"者,何也?

    曰:汝未知之,若謂六畫而成卦者,文王重卦也。文王未重卦之前,豈可謂無三才六合乎?先賢云:"立天之道曰陰與陽",天之乾坤也。"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地之乾坤也。"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人之乾坤也。以此推之,乾坤兩卦,三才六合備矣,又豈以重卦言之哉?所謂六畫而成卦者,重卦之后,名為后天也。

    問:若謂未重卦之前,三才六合備矣。而《系·辭》云:"以制器者,尚其象。"未必因器而設象,因象而制器乎?

    曰:因象而制器。

    問:三皇以下,圣人制器,皆以重卦言之。若謂因象制器,文王未重《易》之前,豈有重卦之名乎?

    曰:非也。前賢云:"須信畫前元有易。"所以文王未重卦之前,六十四卦俱備。

    問:卦若不重,六十四卦從何而得?

    曰:變卦所生也。一卦變八卦,八卦變六十四卦。且如乾卦三爻,上兩爻少陽,下一爻老陽,支出巽卦來,陽變為陰,乾之巽,天風姤也。舉此一卦,諸卦皆然。

    問:卦不重而有六十四卦,文王如何又重之?

    曰:卦不重而變六十四卦,乃羲皇心法,道統正傳,誘萬世之下學者同入圣門。重卦而生六十四卦者,乃文王、周孔,立民極,正人倫,使世人趨吉避兇,立萬世君臣父子之綱耳。故性命之學,不敢輕明于言,亦不忍隱斯道。孔子微露于《系·辭》 ,濂溪發明于《太極》,《通書》也。蓋欲來者熟咀之而自得之,此學不泯其傳矣。

    問:一陰一陽之謂道。如何說?

    曰:陰陽者,乾坤也。乾坤出于太極,太極判而兩儀立焉。兩儀,天地也。不言天地,而言乾坤者,貴其用,不貴其體也。

    或曰:乾陽也,坤陰也。如何又云天地?

    曰:天地即乾坤也,乾坤即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以太極言之,則曰天地;以易言之,則曰乾坤;以道言之,則曰陰陽。若以人身言之,天地形體也;乾坤,性情也;陰陽,神氣也。以法象言之,天龍地虎也,乾馬坤牛也,陽烏陰兔也。以金丹言之,天鼎地爐也,乾金坤土也,陰汞陽鉛也。散而言之,種種異名;合而言之,一陰一陽也。修仙之人,煉鉛汞而成丹者,即身心合而還其本初,陰陽合而復歸太極也。

    問:三五一,是何也?

    曰:三元、五行也。東三南二,是一個五;北一西四,是兩個五;中土,是三個五,是謂三五也。以人身言之,性三神二是一個五,情四精一是兩個五,意五是三個五也。三五合一,則歸太極。身心意合一,則成圣胎也。紫陽真人云:"三五一都三個字三元五行一氣是也,古今明者實然稀世鮮知之。東三南二同成五東三性也,南二神也,北一西方四共之北一精也,西四情也。戊己還從生數五土數五,意也,三家相見結嬰兒三家者,身心意也。嬰兒者,三五合一而成用也。嬰兒是一含真氣嬰兒是真一之異名,十月胎圓入圣基工夫十月,脫出凡胎,超凡入圣也。"以此求之,金丹之道,實入圣之基也。

    問:《系·辭》云:"天地設位,易行乎中。"如何?

    曰:天地設位,人生于中,是謂三才。故人與物,生生而不息。所以不言人與物而言易者。圣人言:"乾坤,易之門。隨時變易,以從道也。"如金丹以乾坤為鼎器者,天地設位也;以陰陽為化機者,即易行乎中也。元始采藥,無窮行火,候之不息也。

    問:辟戶謂之乾,闔戶謂之坤,一闔一辟謂之變。如何?

    曰:一闔一辟者,一動一靜也。乾陽、坤陰,如門戶之闔辟,即乾坤易之門也。且如陰陽,互動互靜,機緘不已,元亨利貞,定四時成歲。變者,變易也。至道與神氣,混混淪淪,周乎三才萬物,闔辟無窮,致廣大而盡精微矣。以一身言之,呼吸是矣。呼則接天根,是謂之辟;吸則接地根,是謂之闔。一呼一吸,化生金液,是謂之變。闔辟、呼吸,即玄牝之門,天地之根矣。所謂呼吸者,非口鼻呼吸,乃真息闔辟也。

    問: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如何?

    曰:乾父也,坤母也。乾初爻交坤而成震,震初索而得男,是謂長男。坤初爻交乾而成巽,巽初索而得女,是謂長女。乾中爻交坤而成坎,坎再索而得男,是謂中男。坤中爻交乾而成離,離再索而得女,是謂中女。乾三爻交坤而成艮,艮三索而得男,是謂少男。坤三爻交乾而成兌,兌三索而得女,是謂少女。乾生三男,坤生三女,乾坤共生六子,是謂八卦。以身言之,初受胎時,稟父母精華而成此身。精華者,丹經喻曰"天壬""地癸"也。初交合時,天壬先至,地癸隨至,癸里壬則成男子。地癸先至,天壬隨至,壬里癸則成女子。壬癸偶然齊至,則成雙胎。壬先至,癸遲至,癸先至,壬遲至,俱不成胎也。故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夫天壬地癸者,乃天地元精、元氣也,亦丹經所云"坎戊""離己",異名"鉛""汞"也。節之于外,則成人;益之于內,則成丹。世人不知生男生女,實由命分,中間不由人力。若不斷絕淫欲,自為修養,直待精華耗竭,早至夭亡,大可惜也!又豈知寡欲而得男女,貴而壽;多欲而得男女,濁而夭。

    問: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如何?

    曰:形而上者,無形質;形而下者,有體用。無形質者,系乎性,汞也。有體用者,系乎命,鉛也。總而言之,無出身心也。

    問:圣人以《易》"洗心退藏于密"。密是何也?

    曰:誠之至也。《易》理"致廣大而盡精微",圣人玩昧其理,"洗心滌慮",藏于極誠矣。

    問:《書》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不知"中"如何執?

    曰:執者,一定之辭。中者,正之中也。道心微而難見,人心危而不安。雖至人亦有人心,雖下愚亦有道心。茍能心常正得中,所以微妙而難見也。若心稍偏而不中,所以危殆而不安也。學仙之人,擇一而守之不易,常執其中,自然危者安而微者著矣。金丹用"中"為玄關者,亦是這個道理。

    問: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如何?

    曰:誠之昭著,雖無聲可聞,無臭可知,天道亦不可掩。如道經云"大量玄玄",亦是真之至也。

    問:"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如何?

    曰:圣人生而知之,默而順之天理,所謂"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得無為自然之道也。此則《中庸》所謂"誠而明"也,若謂"明而誠",正是圣人之教耳。學道之人夙有根器,一直了性,自然了命也,此生而知之也。根器淺薄者,不能一直了性,自教而入,從有至無,自粗達妙,所以先了命而后了性也,此學而知之也。

    問:夫子"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夫子樂在何處?

    曰:夫子所樂者天,所知者命,故樂天知命而不憂。雖匡人所逼,猶且弦歌自娛,于《易》得"不遠復,以修身","復見天地之心","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此金丹之妙也。

    問:顏子簞瓢之樂,何如?

    曰:顏子得夫子樂天知命,不憂之理,故不改其樂也。所以如愚,心齋坐忘,黜聰明,去智慮,庶乎屢空,亦金丹之妙也。

    問:曾子被破褐而頌,聲滿天地,天子不得而臣,諸侯不得而友,是如何?

    曰:曾子一唯之妙,口耳俱忘,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得一貫之道。

    問:子路問死,夫子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是如何?

    曰:生死,乃晝夜之常。知有晝,則知有夜。《易》云:"原始返終,則知死生之說。"丹書云:"父母未生以前,是金丹之基。"釋云:"未有此身,性在何處?"以此求之,三教入處,只要原其始,自知其終。溯其源,而知其源。人能窮究此身,其所從來,生死自然都知也。汝曾看太極圖否?太極未判之前,是甚么?若窮得透,則知此身之前,原始可以要終也。

    問:太極未判,其形若雞子,雞子之外,是甚么?

    曰:太虛也。凡人受氣之時,形體未分,亦如雞子。既生之后,立性立命,一身之外,皆太虛也。

    問:人在母腹中時,還有性否?

    曰:腹中穢污,靈性豈存得住?

    又問:懷胎五七個月,其胎忽動,莫非性乎?

    曰:非性也,一氣而已。人在腹中時,隨母呼吸,一離母胎,立性立命,便自有天地。且如蛇斬作兩段,前尚走,尾尚活。又有人煮蟹即熟,遺下生腳尚動,豈性也?汝究此理,則知氣動也,非性也。

    問:《語》云:"吾道一以貫之。"如何?

    曰:圣人言身中一天理,可以貫通三才、三教,萬事無不備矣。如釋"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道教"了一,萬事畢",皆一貫也。

    問:世尊拈花示眾,獨伽葉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吩咐摩訶伽葉。"不知微笑者何事?

    曰:世尊拈花示眾,眾皆不見佛心,獨伽葉見佛心之妙,所以微笑。故世尊以心外之妙,吩咐與伽葉也。

    問:達摩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何是見性?

    曰:達摩以真空妙理,直指人心。見性者,使人轉物情空,自然見性也。豈在乎筆舌傳之哉?

    問:儒有先天《易》,釋有《般若經》,道有《靈寶經》,莫非文字乎?

    曰:非也,皆圣人以無言,而形于有言,顯真常之道也。釋教一大藏教典及諸家語錄因果。儒教九經三傳、諸子百家。道教洞玄諸品經典及諸丹書,是入道之徑路,超升的梯階。若至極處,一個字也使不著。汝問余數事,亦只是過河之筏。向上一著,當于言句之外求之。或筑著、磕著,悟得透,得復歸于太極,圓明覺照、虛徹靈通、性命雙全、形神俱妙、虛空同體、仙佛齊肩,亦不為難。

    問:先生云:三教一理,極荷開發。但釋氏涅槃,道家脫胎,似有不同處?

    曰:涅槃與脫胎,只是一個道理。脫胎者,脫去凡胎也,豈非涅槃乎?如道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即抱本歸虛,與釋氏歸空一理,無差別也。

    又問:脫胎后,還有造化么?

    曰:有造化在。圣人云:"身外有身未為奇特,虛空粉碎方露全真。"所以脫胎之后,正要腳踏實地,直待與虛空同體,方為了當。且如佛云"真空",儒曰"無為",道曰"自然",皆抱本還元,與太虛同體也.執著之徒,疇克知此一貫之道哉?

    潔庵曰:先生精造金丹之妙道,融通三教之玄機,隨問隨答,極玄極妙,豈敢自秘?當刊諸梓,與同志之士相與開發,隋珠趙壁,自有識者。

    趙定庵問答

    師曰:前代祖師,高真上圣,有無上至真之道,留傳在世度人,汝還知否?

    定庵曰:弟子初進玄門,至愚至蠢,蒙師收錄,千載之幸也。無上正真之道,誠未知之,望師開發。

    師曰:無上正真之道者,無上可上、玄之又玄、無象可象、不然而然、至極至妙之謂也,圣人強名曰"道"。自古上仙,皆由此處了達,未有不由是而修證者。圣師口口,歷代心心相傳,所授金丹之旨,乃無上正真之妙道也。

    定庵曰:無上正真之妙,喻為金丹,其理云何?

    師曰:金者堅也,丹者圓也,釋氏喻之為"圓覺",儒家喻之為"太極",初非別物,只是本來一靈而已。本來真性,永劫不壞,如金之堅,如丹之圓,愈煉愈明。釋氏曰○,此者真如也,儒曰○,此者太極也,吾道曰○,此乃金丹也,體同名異。

    《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者,虛無自然之謂也。兩儀者,一陰一陽也。陰陽,天地也。人生于天地之間,是謂三才,三才之道,一身備矣。太極者,元神也。兩儀者,身心也。以丹言之,太極者,丹之母也;兩儀者,真鉛、真汞也。所謂鉛汞者,非水銀、朱砂、硫黃、黑錫、草木之類,亦非精津、涕唾、心腎、氣血,乃身中元神,身中元氣。身不動,精氣凝結,喻之曰"丹"。所謂丹者,身也。○者,真性也。丹中取出○者,謂之丹成。所謂丹者,非假外而造作,由所生之本而成正真也,世鮮知之!

    今之修丹之士,多不得其正傳,皆是向外尋求,隨邪背正,所以學者多而成者少也。或煉五金八石、或煉三遜五假、 或煉云霞外氣、或煉日月精華、或采星曜之光、或想空中丸塊而成丹、或想丹田有物而為丹、或肘后飛金精、 或眉間存想、或還精補腦、或運氣歸臍,乃至服穢吞精、納新吐故、八段錦、六字氣、搖夾脊、絞轆轤、閉尾閭、 守臍蒂、采天癸、煅秋石、屈伸導引、拂摩消息、默朝上帝、舌拄上腭、三田還返、閉息行氣、三火聚于膀胱、 五行攢于苦海,如斯小法,何啻千門。縱勤功采取,終不能成其大事。經云:"正法難遇,多迷真道,多入邪宗。"此之謂也。夫至真之要,至簡至易,難遇易成。若遇至人點化,無不成就。

    定庵曰:弟子夙生慶幸,得遇老師,辛沾法乳。金丹之要,望賜點化。

    師曰:汝今諦聽,但為汝談。夫煉金丹者,全在奪天地造化,以乾坤為鼎器,日月為水火,陰陽為化機,烏兔為藥物。仗天罡之斡運,斗柄之推遷,采藥有時,運符有則,進火退符,體一年之節候。抽鉛添汞,象一月之虧盈。攢簇五行,合和四象,追二氣歸黃道,會三性于元宮,返本還元,歸根復命,功圓神備,凡蛻為仙,謂之丹成也。

    定庵曰:天地造化,誠恐難奪。

    師曰:無出一身,奚難之有?天地,形體也;水火,精氣也;陰陽,身心也;烏兔,性情也。所以形體為鼎爐,精氣為水火,情性為化機,身心為藥材。圣人恐學者無以取則,遂以天地喻之。人身與天地造化,無有不同處,身心兩個字,是藥也是火。所以天魂、地魄、乾馬、坤牛、陽鉛、陰汞、坎男、離女、日烏、月兔,無出身心兩字也。

    天罡斡運者,天心也。丹書云:"人心若與天心合,顛倒陰陽只片時。"又云:"以心觀道,道即心也。以道觀心,心即道也。"斗柄推遷者,玄關也。夫玄關者,至玄至妙之機關也。今之學者,多泥于形體,或云眉間、或云臍輪、或云兩腎中間、或云臍后腎前、或云膀胱、或云丹田、或云首有九宮,中為玄關,或指產門為生身處,或指口鼻為玄牝,皆非也。但著在形體上,都不是,亦不可離此一身向外尋求。諸丹經皆不言正在何處者,何也?難形筆舌,亦說不得,故曰"玄關"。所以圣人只書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關明矣。所謂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維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釋云:"不思善,不思惡,正恁么時,那個是自己本來面目?"此禪家之中也。儒曰:"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此儒家之中也。道曰:"念頭不起處,謂之中。"此道家之中也。此乃三教所用之中也。《易》曰:"寂然不動",中之體也。"感而遂通",中之用也。老子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易》云:"復其見天地之心。"且復卦,一陽生于五陰之下。陰者靜也,陽者動也,靜極生動,只這動處便是"玄關"也。汝但于二六時中,舉心動念處著工夫,玄關自然見也。見得玄關,藥物火候,運用抽添,乃至脫胎神化,并不出此一竅。

    采藥者,采身中真鉛、真汞也。藥生有時,非冬至、非月生、非子時。祖師云:"煉丹不用尋冬至,身中自有一陽生。"又云:"鉛見癸生須急采,金逢望遠不堪嘗。"以此求之,身中癸生一陽時也,便可下手采之,二氣交合之后,要識持盈,不可太過,望遠不堪嘗也。

    進火退符,無以取則,遂以一年節候、寒暑往來以為火符之則。又以一月盈虧,以明抽添之旨。且如冬至一陽生,復卦;十二月二陽,臨卦;正月三陽,泰卦;二月四陽,大壯卦;三月五陽,夬卦;四月純陽,乾卦。陽極陰生,五月一陰,姤卦;六月二陰,遁卦;七月三陰,否卦;八月四陰,觀卦;九月五陰,剝卦;十月純陰,坤卦。陰極陽生,周而復始,此火符進退之機。奈何學者執文泥象,以冬至日下手進火,夏至退符,二八月沐浴,尤不知其要也。圣人見學者錯用心志,又以一年節候,促在一月之內,以朔望象冬夏至,以兩弦比二八月,以兩日半準一月,以三十日準一年,世人又著在月上。又以一月盈虧,促在一日,以子午體朔望,以卯酉體二弦,學者又著在日上。近代真師云:"一刻之工夫,自有一年之節候。"

    又曰:"父母未生以前,烏有年、月、日、時?"

    此圣人誘喻,初學勿錯用心。奈何執著之徒,不窮其理,執文泥象,徒爾勞心。余今直指與汝,身中癸生,便是一陽也。陽升陰降,便是三陽也。陰陽分是四陽,體二月,如上弦,比卯時,宜沐浴,然后進火,陰陽交,神氣合,六陽也。陰陽相交,神氣混融之后,要識持盈,不知止足,前功俱廢。故曰:"金逢望遠不堪嘗。"然后退符,象一陰。乃至陰陽分,象三陰。陰陽伏位,宜沐浴,象八月,比下弦,如酉時也。然后退至六陰,陰極陽生,頃刻之間一周天也。汝但依而行之,久久工夫,漸凝漸結,無質生質,結成圣胎,謂之丹成也。

    定庵曰:"下手工夫,周天運用,已蒙開發。種種異名,不能盡知,望師指示。"

    師曰:"異名者,只是譬喻,無出身心兩字。下工之際,凝耳韻、含眼光、緘舌氣、調鼻息、四大不動,使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謂之五氣朝元;運入中宮,謂之攢簇五行。心不動,龍吟。身不動,虎嘯。身心不動,謂之降龍伏虎。龍吟,則氣固;虎嘯,則精固,握固靈根也。以精氣喻之龜蛇,以身心喻之龍虎,龜蛇打成一片,謂之合和四象。以性攝情,為之金木并,以精御氣,謂之水火交。木于火同源,兩性一家,東三南二同成五也;水與金同源,兩性一家,北一西方四共之也;土居中宮,屬意,自己五數,戊己還從生數五。心身意打成一片,三家相見結嬰兒,總謂之三五混融也。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謂之三花聚鼎,又謂之三關。今之學人,多指尾閭、夾脊、玉枕為三關者,只是功法,非至要也。舉心動念處為玄牝,今人指口鼻者,非也。身心意為三要,心中之性,謂之砂中汞;身中之氣,謂之水中金。金本生水,乃水之母,金反居水中,故曰母隱子胎。外境勿令入,內境勿令出,謂之固濟。寂然不動,謂之養火;虛無自然,謂之運用;存誠篤志,謂之守城;降伏內魔,謂之野戰。真汞,謂之姹女;真鉛,謂之嬰兒;真意,謂之黃婆;性情,謂之夫婦。澄心定意,性寂神靈,二物成團,三元輻輳,謂之成胎。愛護靈根,謂之溫養。所謂溫養者,如龍養珠、如雞覆子,謹謹護持,勿令差失,毫發有差,前功俱廢也。陽神出殼,謂之脫胎。歸根復命,還其本初,謂之超脫。打破虛空,謂之了當也。

    定庵曰:金丹成時,還可見否?

    答曰:可見。

    曰:有形否?

    曰:無形。

    問曰:既無形,如何可見?

    答曰:金丹只是強名,豈有形乎?所謂可見者,不可以眼見。釋曰:"于不見中親見,親見中不見。"道經云:"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斯謂之道。視之不見,未嘗不見;聽之不聞,未嘗不聞。所謂可見、可聞,非耳目所及也,心見意聞而已。譬如大風起,入山撼木,入水揚波,豈得謂之無?觀之不見,博之不得,豈得謂之有?金丹之體,亦復如是。所以煉丹之初,有無互用,動靜相須,乃至成功,諸緣頓息,萬法皆空,動靜俱忘,有無俱遣,始得玄珠成象,太一歸真也。性命雙全,形神俱妙,出有入無,逍遙云際,果證金仙也。所以經典、丹書,種種異名,接引學人,從粗達妙,漸入佳境,及至見性悟空,其事卻不在紙上。譬若過河之舟,濟渡斯民,既登彼岸,舟船無用矣。前賢云:"得兔忘蹄,得魚忘筌。"此之謂也。且余今語此授汝,卻不可執在言上,但只細嚼熟玩其味,窮究本源。茍或一言之下,心地開通,直入無為之境,是不難也。更有向上機關,未易輕述,當于言外求之。


    金丹或問

    予觀丹經子書,后人箋注,取用不一。或著形體、或泥文墨、或以清靜為苦空、或以汞鉛為有象,所見不同,后人豈得不惑?殊不知至道則一,豈有二哉?又近來丹書所集,多是傍門,如解七返九還、寅子數坤申之類,不亦謬乎?予今將丹書中精要,集成或問三十六則,以破后人之惑,達者味之。

    或問:何謂九還?

    曰:九乃金之成數,還者,還元之義,則是以性攝情而已。情屬金,情來歸性,故曰九還。丹書云:"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此之謂也。若以子數至申,為九還者,非也。

    或問:何謂七返?

    曰:七乃火之成數,返者,返本之義,則是煉神還虛而已。神屬火,煉神返虛,故曰七返。或以寅至申為七返,非也。《悟真篇》云:"休將寅子數坤申,但要五行作準繩。"正謂此也

    或問:何謂三關?

    曰:三元之機關也。煉精化氣,為初關;煉氣化神,為中關;煉神還虛,為上關。或指尾閭、夾脊、玉枕為三關者,只是工法,非至要也。登真之要,在乎三關,豈有定位?存乎口訣。

    或問:何謂玄關?

    曰:至玄至妙之機關也。初無定位。今人多指臍輪、或指頂門、或指印堂、或指兩腎中間、或指腎前臍后,已上皆是傍門。丹書云:"玄關一竅,不在四維上下,不在內外偏傍,亦不在當中,四大五行不著處,是也。"

    或問:何謂三宮?

    曰:三元所居之宮也。神居乾宮,氣居中宮,精居坤宮。今人指三田者,非也。

    或問:何謂三要?

    曰:歸根之竅,復命之關,虛無之谷,是謂三要。或指口鼻為三要者,非也。

    或問:何謂玄牝?

    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或指口鼻者,非也。紫陽真人云:"念頭起處為玄牝。"斯言是也。予謂:"念頭起處,乃生死之根,豈非玄牝乎?"雖然亦是工法,最上一乘,在乎口訣。

    或問:何謂真種子?

    曰:天地未判之先,一點靈明是也。或謂人從一氣而生,以氣為真種子。或謂因念而有,此身以念為真種子。或謂稟二五之精而有,此身以精為真種子。此三說是似而非。釋云:"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真。"此之謂也。

    或問:何謂鼎爐?

    曰:身心為鼎爐。丹書云:"先把乾坤為鼎器,次搏烏兔藥來烹。"乾心也,坤身也。今人外面安爐立鼎者,謬矣。

    或問:何謂藥物?

    曰:真鉛、真汞,為藥物。只是本來二物是也。

    或問:何謂內藥?何謂外藥?

    曰:煉精、煉氣、煉神,其體則一,其用有二。交感之精,呼吸之氣,思慮之神,皆外藥也。先天至精,虛無空氣,不壞元神,此內藥也。丹書云:"內外兩般作用。"正謂此也。

    或問:敲竹喚龜吞玉芝,如何說?

    曰:敲竹者,息氣也。喚龜者,攝精也。煉精化氣,以氣攝精,精氣混融,結成玉芝,采而吞之,保命也。

    或問:鼓琴招鳳飲刀圭,如何說?

    曰:鼓琴者,虛心也。招鳳者,養神也。虛心養神,心明神化,二土成圭,采而飲之,性圓明也。

    或問:如何是五氣朝元?

    曰:身不動精固,水朝元;心不動氣固,火朝元;性寂則魂藏,木朝元;情忘則魄伏,金朝元;四大安和,則意定,土朝元,此之謂五氣朝元也。

    或問:何謂黃婆?

    曰:黃者,中之色。婆者,母之稱。萬物生于土,土乃萬物之母,故曰"黃婆"。人之胎,意是也。或謂脾神為黃婆者,非也。

    或問:何謂金公?

    曰:以理言之,乾中之陽入坤成坎,坎為水,金乃水之父,故曰金公。以法象言之,金邊著公字,鉛也。

    或問:坎為太陰,如何喻嬰兒?

    曰:坎本坤之體,故曰太陰。因受乾陽而成坎,為少陽,故喻之為嬰兒,謂負陰抱陽也。

    或問:離為太陽,卻如何喻為姹女?

    曰:離本乾之體,故曰太陽。因受坤陰而成離,為少陰,故喻之為姹女,謂雄里懷雌也。

    或問:何謂真金?

    曰:金乃元神也,歷劫不壞,愈煉愈明,故曰真金。

    或問:如何是子母?

    曰:水中金也。金為水之母,金藏水中,故母隱子胎也。則是神乃身之母,神藏于身,喻為母隱子胎。

    或問:何謂賓主?

    曰:性是一身之主,以身為客,今借此身養此性,故讓身為主。丹書云:"饒他為主我為賓。"此之謂也。

    或問:何謂先天一氣?

    曰:天地未判之先,一靈而已,身中一點真陽是也。以其先乎覆載,故名先天。

    或問:何謂水火?

    曰:天以日月為水火,《易》以坎離為水火,禪以定慧為水火,圣人以明潤為水火,醫道以心腎為水火,丹道以精氣為水火。我今分明指出,自己一身之中,上而炎者皆為火,下而潤者皆為水。種種異名,無非譬喻,使學者自得之也。

    或問:如何是火中有水?

    曰:從來神水出高原。以理言之,水不能自潤,須仗火蒸而成潤;以法象言之,火旺在午,水受氣在午,以此求之,火中有水明矣。若以一身言之,則是氣中之液也。

    或問:如何水中有火?

    曰:以理言之,日從海出。以法象言之,水旺在子,火受胎在子。以一身言之,則是精中之氣也。

    或問:如何是既濟?

    曰:水升火降,曰既濟。《易》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此既濟之方。懲忿則火降,窒欲則水升。

    或問:如何是未濟?

    曰:不能懲忿則火上炎;不能窒欲則水下濕。無明火熾,苦海波翻,水火不交,謂之未濟。

    或問:如何是金木并?

    曰:情來歸性,謂之交并。情屬金,性屬木。

    或問:如何是間隔?

    曰:情逐物,性隨念,情性相違,謂之間隔。

    或問:如何是清濁?

    曰:心不動,水歸源,故清。心動,水隨流,故濁。

    或問:何謂二八?

    曰:一斤之數也。半斤鉛,八兩汞,非真有斤兩,只要二物平勻,故曰二八。丹書云:"前弦之后后弦前,藥物平平火力全。"比喻陰陽平也。亦如二八月,晝夜停勻也。

    或問:如何是沐浴?

    曰:洗心滌慮,謂之沐浴。

    或問:如何是丹成?

    曰:身心合一,神氣混融,情性成片,謂之丹成,喻為圣胎。仙師云:"本來真性是金丹,四假為爐煉作團。"是也。

    或問:何謂養火?

    曰:絕念,為養火。

    或問:如何是脫胎?

    曰:身外有身,為脫胎。

    或問:如何是了當?

    曰:與太虛同體,謂之了當。物外造化,未易輕述,在人自得之也。


    全真活法

    授諸門人:

    全真道人,當行全真之道。所謂全真者,全其本真也。全精、全氣、全神,方謂之全真。才有欠缺,便不全也;才有點污,便不真也。

    全精可以保身,欲全其精,先要身安定,安定則無欲,故精全也。

    全氣可以養心,欲全真氣,先要心清靜,清靜則無念,故氣全也。

    全神可以返虛,欲全其神,先要意誠,意誠則身心合,而返虛也。是故精氣神為三元藥物,身心意為三元至要。

    學神仙法不必多為,但煉精氣神三寶為丹頭,三寶會于中宮,金丹成矣。豈不易知?豈為難行?難行難知者,為邪妄眩惑爾。

    煉精之要在乎身,身不動則虎嘯風生,玄龜潛伏,而元精凝矣。

    煉氣之要在乎心,心不動則龍吟云起,朱雀斂翼,而元氣息矣。

    煉神之要在乎意,意不動則二物交,三元混一,而圣胎成矣。

    乾坤、鼎器、坎離、藥物、八卦、三元、五行、四象,并不出身心意三字。全真至極處,無出身心兩字。離了身心,便是外道。雖然,亦不可著在身心上,才著在身心,又被身心所累,須要即此用,離此用。予所謂身心者,非幻身肉心也,乃不可見之身心也。且道,如何是不可見之身心?云從山上,月向波心。

    身者,歷劫以來清靜身,無中之妙有也。心者,象帝之先靈妙本,有中之真無也。無中有象坎圖,有中無象離圖。

    祖師云:"取將坎位中心實,點化離宮腹內陰。自此變成乾健體,潛藏飛躍盡由心。"予謂身心兩字,是全真致極處,復何疑哉?

    煉丹之要,只是性命兩字。離了性命,便是旁門,各執一邊,謂之偏枯。

    祖師云:"神是性兮氣是命",即此義也。

    煉氣在保身,煉神在保心。身不動,則虎嘯;心不動,則龍吟。 虎嘯,則鉛投汞;龍吟,則汞投鉛。鉛 汞者,即坎離之異名也。坎中之陽,即身中之至精也、離中之陰,即心中之元氣也。煉精化氣,所以先保其身;煉氣化神,所以先保其心。身定則形固,形固則了命,心定則神全,神全則了性。身心合,性命全,形神妙,謂之丹成也。精化氣,氣化神,未為奇特。夫何故?猶有煉神之妙,未易輕言。

    予前所言,金丹之大藥,若向這里具只眼,方信大事不在紙上。其或未然,須知下手處,既知下手處,便從下手處做將去。自煉精始,精住則然后煉氣,氣定則然后煉神,神凝則然后返虛,虛之又虛,道德乃俱。

    煉精在知時。所謂時者,非時候之時也。若著在時上,便不是。若謂無時,如何下手?畢竟作么生?咦!古人言"時至神知",祖師云"鉛見癸生須急采",斯言盡矣。

    煉氣在調燮。所謂調燮者,調和真息,燮理真元也。老子云:"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其調燮之要乎?

    今人指口鼻為玄牝之門,非也。玄牝者,天地闔辟之機也。《易·系》云:"闔戶謂之坤,辟戶之謂乾,一闔一辟之謂變。"一闔一辟,即一動一靜。老子所謂"用之不勤"之義也。

    丹書云:"呼則接天根,吸則接地根。呼則龍吟云起,吸則虎嘯風生。"予謂:"呼則接天根,吸則接地根",即"闔戶之謂坤,辟戶之謂乾"也。"呼則龍吟云起,吸則虎嘯風生",即"一闔一辟之謂變",亦"用之不勤"之義也。指口鼻為玄牝,不亦謬乎?此所謂呼吸者,真息往來無窮也。

    口訣 :

    外陰陽往來,則外藥也。內坎離輻輳,乃內藥也。外有作用,內則自然。精氣神之用有二,其體則一。以外藥言之,交合之精先要不漏,呼吸之氣更要細細至于無息,思慮之神貴在安靜。以內藥言之,煉精,煉元精,抽坎中之元陽也。元精固,則交合之精自不泄。煉氣,煉元氣,補離中之元陰也,元氣住,則呼吸之氣自不出入。煉神,煉元神也,坎離合體成乾也。元神凝,則思慮之神泰定。其上更有煉虛一著,非易輕言,貴在默會心通可也。勉旃!勉旃!

    Top


    著作權歸古人所有
    蔣門馬、曉玉藍亭錄入整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福利第一精品| 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唐人社视频呦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国产剧情内射白浆| 亚洲岛国成人免费av| 国产乱妇乱子在线视频| 亚洲a∨国产av综合av| 制服丝袜美腿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人妻丝袜AV中文系列先锋影音|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亚洲AV国产福利精品在现观看|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西西人体大胆444WWW| 天天夜碰日日摸日日澡性色AV | 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 不卡乱辈伦在线看中文字幕| 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无码AV岛国片在线播放|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国产普通话对白刺激|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高清有码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 377P欧洲日本亚洲大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国产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少妇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亚洲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欧美成人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欧美人妻在线一区二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2020中文字字幕在线不卡| 91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