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有人對如何保持健康概括為四句話:“飲食合理、適度運動、限煙限酒、心理平衡”。前三句話易理解、可操作,而后一點則難以做好。但是,心理平衡至關重要,它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心理健康首先在于認知,而心理保健是心身和諧的關鍵。 中國要建立和諧社會,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與內心和諧。 現今,許多人之所以過著一種憂郁、枯燥的生活,其原因之一便是他們不能從那些使自己精神失調、惱怒、痛苦和擔擾的事情中走出來,因而他們無法使自己的心身保持和諧。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基礎 心身和諧是心身健康的基礎,其關鍵是心理調節作用。心理作用于軀體時,有利于維持內環境的體內動態平衡,有利于個體對環境的適應和協調。現代心身醫學十分重視和強調自我意識對機體心身的主動調節作用。 自我意識是人類個體與動物界的顯著區別,它是人格發展的核心結構,是一種高級反映形式。自我意識不是生而就有的。只有經過社會化過程,個體意識到自己的社會存在、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并對自己的能力、特點以及前途等有所看法才構成自我意識。主動的自我控制和調節功能,是自我意識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自我意識的能動性是指個體不僅能根據客觀評價和自我實踐的反饋信息形成對自己的意識,而且能根據自我意識來控制和調整自身的心理活動和行為。這種活動可以通過心理而作用于軀體生理,作用于心身健康。 情緒和心身健康關系密切,任何情緒活動總伴隨著生理、生化的變化,控制和調節情緒狀態對心身健康影響很大。青年人的情緒雖不再像兒童那樣容易起伏波動,但一般也要到青年后期或中年時才趨于穩定。自我意識的水平達到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可以推延情緒發作和發作后適可而止。某些中年人的城府較深,喜怒哀樂可以不形于色,但若不能內在消化心理沖突也會導致結郁罹疾。自我意識調節和控制情緒與對客觀的認識與評價、自我評價有關。學會善于掌握自我、控制和調節情緒,適應社會發展情況,對維護心身健康至關重要。 16種心理平衡方法 研究表明,以下16種方法對促進心身健康是行之有效的: 一、換一種方法思考。要認識到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都非常重要,都必須認真對待,非達到完美不可。其實,人所遇到的事只有5%非常重要或緊迫;15%至25%是比較緊迫的,剩下的大多不像人們自己想像的那么重要和緊迫。事事認真,勢必長期有重壓感而心身疲憊,甚至功能紊亂,終致患病。而所有事務中,沒有比自身健康更重要的了。 二、不做無謂的聯想。“如果……必然……”常是最不合理,卻又最常見、最有害健康的聯想。如某事不成功,自然聯想到更重大的事的失敗,又會聯想自己今后的統統失敗,自己從此以后就徹底完了……從而憂心忡忡,甚至一蹶不振。其實,有許多事情的后果絕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嚴重,有些事情的惡果是人們錯誤聯想的結果;從容應對倒常常能夠柳暗花明,“船到橋頭自然會直”。 三、有時“難得糊涂”反而更好。記住:要想健康些,有時只能糊涂些! 四、要學會及時釋放壓力,要善于及時表達情感。如此,有助于抗抑郁。 五、多結交朋友,善于及時宣泄郁悶,取得有效的“社會支持”。社會支持度越高,患癌的可能性越低,越容易維護自己的心身健康。 六、培養多種興趣愛好。種花養鳥、書法繪畫,有助于釋放壓力和壓抑。 七、讀好書,有解郁及穩定情緒之功。 八、任何人的情緒、心理、體力都是有周期性變化的。低落或心身疲憊時應告誡自己:這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會走出“谷底”的;千萬別就此一蹶不振,且不斷消極地暗示自己。這時,最好能做點簡單而容易成功的事來激勵自己。 九、快節奏、高強度工作生活一段時間后應經常改變一下,適度減慢節奏,調整調整,就像在高速公路長途跋涉,應經常休息一樣。 十、必要時,可脫離工作一段時間,或暫時改變一下生活環境及節奏。 十一、當別人無意冒犯你的時候,“以牙還牙”常不是好方法,既無助于問題的解決,也會使自己精神高度緊繃,且有失風雅,不妨學會努力減少自己的“敏感”和“防范意識”。輕松應對可能效果更好。 十二、不要試圖同時做許多事情。記住:即使是愛因斯坦,系鞋帶時也只能專注于如何穿進鞋孔。 十三、給別人寬松,也給自己回饋“松弛”的機會,特別是對待部下、同事包括家人和孩子。 十四、常飲淡淡的綠茶或花茶不失為一個好習慣,它也有解郁防癌功效;經常食用一些堅果類食品(如松仁、腰果等)和常食菌菇類靈芝類食品等等也常有較好療效。 十五、秋冬季多曬太陽,適度進行戶外活動,是治療抑郁癥的一種有效方法,這與調節大腦褪黑素的分泌功能,進而改善睡眠有關。適度的戶外活動有著多方面保健防癌功效,簡單易行。多做戶外活動,有助于控制體重、消耗能量,而肥胖是癌癥的元兇之一。 十六、注重環境保護,人人可享天年。環境,是每個人賴以生存的空間,注重維護良好的環境,包括努力優化辦公室人文小環境等,都有積極的保健防癌之效。 如果人人都能自覺做到愉快而健康地享受生活,那么遠離癌魔,盡享天年,就不是夢了!
來自: 知常道 > 《我的圖書館》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心理問題的外在表現及調節方法
心理問題的外在表現。即便是與最初事件有聯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類不良情緒;三、神經癥性的心理問題。這種狀態已接近神經衰弱或神經癥,或者他本身就是神經衰弱或神經癥的早期階段。一方面現在孩...
心理保健的措施
保持自我意識良好,自我意識就是對自己、對“我”的認識。自我意識良好的核心,就是做到自知和自愛。自知就是通過自我觀察、自我評價,來了解自己能力的真實水平,對各種行為都要“量力而行”。自愛就...
音樂與健康
音樂與健康。輕松愉快的音樂能使人興奮起來,因為音樂能作用于人的腦干網狀結構。當音樂與人的精神節律同步,才易于與人的情緒產生共鳴,當音樂與人的情緒產生共鳴以后,就可逐漸變換音樂色彩情緒,變...
呼吸冥想:可以減輕壓力,提高心理健康。
呼吸冥想:可以減輕壓力,提高心理健康。呼吸冥想是一種通過調整呼吸來達到放松身心的冥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各種壓力和...
《長壽民諺集綿》情極百病生 情舒百病除
《長壽民諺集綿》情極百病生 情舒百病除。現代醫學把疾病分為肉體疾病、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其中身心疾病幾乎占八成。只有增進心理健康...
健康管理公開課4
情緒是人對環境的一種生理反應。養生保健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要做情緒的主人,既要通過自覺意識防止情緒的劇烈波動損害健康,還要通過自覺意識引導情緒為促進健康服務。心理學上的中和法,就是選用與...
治療焦慮癥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治療焦慮癥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1、思想調節:首先要增強自信心,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2、生理調節:其一是呼吸松馳調節。當自我感覺到心理比較緊張時,可改變原來的呼吸節奏,采用緩慢的穩定的呼吸方...
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從醫生的角度來看,這就是一個不健康的人,心理不健康。二、心理與心理健康。其實不僅僅是人類,動物也有心理活動...
主題班會教案中學生的心理調節及其對策
胥家鎮中學 程安全 活動目的: 1、針對中學生中存在的學習緊張、壓抑、焦慮、憂郁等心理障礙,使學生認識到這是正常心理反應。(板書) 平時要認真學習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多聽聽有關心理健康講座,多閱...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