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人努力占有更多東西來獲得安全感的時候,我是通過扔掉擁有的來達到同一目的的。 我會不定期處理掉一些不常穿的衣服;不定期地刪除一些很少 用到的軟件;隨時刪除沒什么保留價值的短信,沒隨時刪除的也會不定期地猶豫一下然后清理掉;我收拾屋子的時候會扔掉很多舊了的、破了的、想不出在可見將來 有什么用途的家什;開冰箱的時候會經常搜尋過期了的、放的時間長了的食品扔進垃圾箱…… 每次扔掉什么的時候,是我最輕松的時候,那時候我會有一種感覺,覺得自己又擺脫掉了一些捆綁。雖然東西仍要不斷地添置,生活中總是有許多的必需品和不必需品,不過,不斷地扔,至少可以盡量地少為一些東西負責。 除了扔掉,還有一件事也讓我著迷,那就是放棄,放棄尚未得到的,也就是不必再去為爭取它而努力。 比如放棄繼續進步,放棄成為一個高尚的純粹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放棄做一個有為青年和有為中年,放棄遠大前途似錦未來,我會常常問自己“我是否一定要 這個?”“它果真值得如此么?”而每當我想明白且打心眼里接受那其實都是浮云的時候,我會感到無比輕松自在——想明白是一回事,接受了是另一回事,幾年前 我還做不到,現在我能做到的越來越多了。 還比如放棄與某些人有長久未來的企圖——并不是不在意不重視他(她),只是知道筵席終有一天會散,友 情終有一天會淡,人注定會自己走自己的路,因此做好隨時失去的準備,做好不為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委屈自己的準備。放棄了這個,也就不必為取悅別人遷就別人 而行動走形,可以更淡然面對彼此之間發生的一切。 人總是有必需品,必定有必需品,總有一些東西是不能放棄不能丟掉的,于我而言,比如女兒,比 如家庭,比如生存必需,再有,就是獨立人格。你需要的東西越多,也就越受制于人。把必需之外盡量多地甩開,可制約你的就越少。吃穿用盡量簡單,就不必在意 收入高低;看淡別人給你的恭維與低看,就不必在意職位高低;習慣走路騎車坐公交,就不必在乎車的舒適;有充實的個人生活墊底,就不必在乎朋友多寡。 所謂無欲則剛——我擁有的東西越少,就會越自由;我需要的越少,就會越強大。 |
|
來自: blue smile > 《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