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讀史記講稿(二十二)漢武帝21-情變之謎畫外音: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一直是人們樂此不疲的話題,以至于這個浪漫的愛情故事成為后世人們追求愛情婚姻自由的典型代表。但是王立群先生認為歷史的真實遠沒有人們想像得那么美好,在《史記》中司馬遷是惜司馬相如之才,用曲筆隱瞞了司馬相如的卑劣。而《漢書》中班固用直筆揭露了司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真相,這個結論多少讓這個美麗的故事有了一點缺憾。而關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似乎還遠遠不止這些,在民間還流傳著司馬相如的情變,這是怎么回事?歷史上真的有司馬相如情變的事情發生嗎?卓文君又是如何對待司馬相如的情變呢? nm"OJVg bK
www.1baijia.com.cn0c]9g8V0F,dB 4pLdq |_6F4m 上一集我們講到司馬相如劫了巨款,抱著美人,回到了成都。司馬相如可以說是人財雙豐收,干得非常漂亮。問題是卓文君知道不知道司馬相如的這個計劃,卓文君如果知道的話會有什么樣的想法?這么一個先天不足的婚姻將來會怎么樣演繹?當然我們能夠斷定,在熱戀中的卓文君智商等于零,而那個老謀深算的司馬相如他的智商僅次于愛因斯坦。但是回到了成都以后,這個紙里是包不住火的,因為卓文君回到司馬相如的家,看到的那個家庭的情況,《史記》的記載是“家居徒四壁立”,家里就四面墻什么也沒有。而且司馬相如當場宣布,這就是我們愛的小屋,所以這個時候我覺得卓文君應當非常震驚,那么震驚之余他們的生活怎么維持呢?上一集我們講到,回到成都以后家里的經濟生活非常拮據,拮據到什么程度呢?卓文君需要把自己高檔的裘皮衣拿出去典當,然后典回來的這個錢兩個人才能維持生活,已經到了這個程度。而司馬相如奉行一種什么辦法呢?“三不主義”,不解釋,不提議,不在乎。照樣你把那個裘皮大衣典了,典回來那個錢買酒,我照樣革命小酒天天醉,照喝不誤。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卓文君開始思索了,你想想卓文君能不考慮嗎?這樣一個窮酸的文人,靠著他一套周密的計劃,成功地動作,把這個美人抱回來了,實際上他沒有辦法減少卓文君。而且他還奉行三不主義,什么都不管。所以這個時候我覺得卓文君的頭腦已經開始清醒了,她已經意識到司馬相如的做法可能會有騙局,卓文君就提出來一個回臨邛開酒吧的建議。當然我們知道卓文君這個建議一提出來,司馬相如是立即贊成,而且司馬相如他不提,他逼著卓文君提。卓文君一提出來他馬上同意,我們考慮一下,司馬相如是個什么身份,司馬相如是一個名人,他做過漢景帝時期的郞,做過梁孝王劉武身邊的文學侍從,寫過名滿天下的《子虛賦》,是一個文化名人。但是他竟然能夠放下架子,跟著卓文君回臨邛開酒吧,而且變賣了自己的那個“私家車”,穿傭人的衣服,干那個粗活臟活什么都干,這么一個放下身段,可以用四個字概括是“積極配合”。但是他越是積極配合,卓文君的心里越涼,因為卓文君通過司馬相如的積極配合,她看到了她心中的這個白馬王子其實有一顆被銅臭污染的心。這時候卓文君面臨兩種選擇,一,揭穿。把這一套騙局全部揭穿,然后兩個人分手。當然分手是最簡單的,但分手對卓文君一定是非常痛苦。因為如果兩個人分手的話,這實際上對文君來說是損人不利己。因為損的是你最愛的丈夫,而失的是你最難割舍的一段情,這是一種做法。另一種做法,隱瞞。要成全自己的丈夫,卓文君最后的選擇沒有采取非常極端的手法。當然要極端的手法那就是兩個人的離婚,你既然騙了我那沒什么可說的我就哪你分手了。所以卓文君這個時候選擇回臨邛實際上是對司馬相如的一種寬恕,是一種原諒,原諒有時候比處罰更有力量。|講稿|易中天品三國|王立群|mp3|視頻|下載|于丹 `Fm-[ ~p 百家講壇,易中天品三國,于丹,百家講壇下載,讀史記,王立群讀史記,論語,劉心武,百家講壇講稿,玄奘西游記,白家講壇?,|&O3CUL p x#A%o WV5cj?T議百家_百家講壇 Wdjg.L8eD'g 畫外音:卓文君面對司馬相如的欺瞞,她選擇了一種寬恕和豁達的態度,屈身降貴放下千金小姐的架子,和司馬相如共同在臨邛開起了酒吧。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不愿看到女兒在臨邛開酒吧讓自己丟人掉份兒,所以拿錢打發卓文君和司馬相如趕快離開臨邛,眼不見心不煩,這使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經濟狀況大為改觀。可是兩人的小日子才剛剛開始,一件事情的到來讓卓文君猶豫了,那么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議百家_百家講壇1kTYH(g`+m u2G Ttqi/Twww.1baijia.com.cn bD*t2EkCXlwww.1baijia.com.cn百家講壇,易中天品三國,于丹,百家講壇下載,讀史記,王立群讀史記,論語,劉心武,百家講壇講稿,玄奘西游記,白家講壇U z q/h'Mb&V)Y/il 當然他們兩個人回到臨邛以后的情況我們上一集講過了,兩個人夫妻聯袂出演非常成功,到那兒就讓卓王孫出血一百萬,兩個人就回來了。當然拿到百萬巨資再回到成都的時候,文君和相如的生活可以說已經進入上流社會了,非常富有。但恰恰就在這個時候卓文君的家庭又出現了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漢武帝下詔書召見司馬相如,這是怎么回事呢?因為這件事情,漢武帝的召見對司馬相如來說是一個人生的機遇,但是對卓文君來說可能是婚姻的威脅。因為司馬相如是一個才貌俱全的才子,你要放司馬相如進了京,到了京城司馬相如將來會給你折騰出來什么事兒,這是卓文君非常難以預料的。漢武帝是怎么發現司馬相如呢?這里面有原來有一個插曲,司馬相如寫的《子虛賦》有一天很意外地被漢武帝讀到了,漢武帝是一個非常愛好辭賦的人,而且漢武帝的文學才華很高,他不像劉邦,劉邦是斗大的字不認幾個,開國皇帝大多如此。但是皇帝一旦繼位以后他可以請天下最好的老師教他的兒子,所以他兒孫的文化水準一代比一代高。所以到了武帝時期,漢武帝的文化水準相當高,《子虛賦》我們今天讀起來非常困難,但是漢武帝讀《子虛賦》卻讀得津津有味,而且讀完以后漢武帝是仰天長嘆,嘆什么呢,漢武帝覺得自己很沒有運氣,不能和這個大文豪生活在一個時代。我們從漢武帝的感慨中間可以看得出來漢武帝其實也是一個追星族,他對司馬相如這樣一個大文豪也是仰慕已久,很想得到司馬相如提簽名,恰恰就在這個時候漢武帝身邊有一個狗官,這外狗官的名字叫狗監,就是專門給漢武帝養狗的官,這個狗官的名字取得很好叫楊得意。楊得意是蜀郡成都人,跟司馬相如是同鄉,一聽說漢武帝說不能和這一個大文豪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楊得意就說那太容易了,這就是我老鄉寫的。這一說漢武帝很高興,就立即傳旨召見司馬相如。當然武帝召見司馬相如的時候司馬相如很愿意去,對他來說是一個展示才華的機遇,但是卓文君這個時候就面臨一個很重大的考驗。卓文君放不放司馬相如走? ,iNe/`+v百家講壇,易中天品三國,于丹,百家講壇下載,讀史記,王立群讀史記,論語,劉心武,百家講壇講稿,玄奘西游記,白家講壇z S Kn3_| $PX&D w6G\$n K[%On百家講壇,易中天品三國,于丹,百家講壇下載,讀史記,王立群讀史記,論語,劉心武,百家講壇講稿,玄奘西游記,白家講壇3O$s0d U]g 畫外音: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有名的才子,他不但一表人才還非常擅長辭賦,他的辭賦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對于落魄在臨邛的司馬相如來說,漢武帝就像是一個伯樂終于發現了千里馬,給了司馬相如做官和展示才華的機會。但是對于卓文君來說這是一次考驗,儀表堂堂的司馬相如離開自己后會有什么事情發生這些都是未知數,卓文君到底該怎樣選擇呢? H5i,AK8Z`J(lgp|:C3fo:b B#t9u 百家講壇,易中天品三國,于丹,百家講壇下載,讀史記,王立群讀史記,論語,劉心武,百家講壇講稿,玄奘西游記,白家講壇 ?6R5A4e UQ"T:i B I ]~1[2D,P百家講壇,易中天品三國,于丹,百家講壇下載,讀史記,王立群讀史記,論語,劉心武,百家講壇講稿,玄奘西游記,白家講壇 卓文君當然很了解司馬相如,愛辭賦,擅長寫辭賦,也有志于寫辭賦,你放他走,是給丈夫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但他有可能會給家庭造成一種傷害,所以這個時候卓文君面臨著一種抉擇。在這個關鍵時刻,卓文君做了兩條決定,非常重大的兩條決定。第一,支持司馬相如的志向。由于卓文君的支持,司馬相如如期趕到京城見到漢武帝,漢武帝一見到這個大文豪贊嘆不已。然后司馬相如就給漢武帝講,這個《子虛賦》太簡單了,他就是寫諸侯的事兒,我再給你寫一篇天子的事叫《上林賦》一定比這個還好。結果沒多久司馬相如把《上林賦》寫好了不起。《上林賦》獻給漢武帝,漢武帝非常高興,他高興有一個標志,就是漢武帝下令讓他的尚書,尚書就是皇帝的專用秘書,讓他的尚書負責給司馬相如提供今后寫作的筆札,就是提供文具。本來這個尚書是皇帝的專用秘書,漢武帝讓他的秘書給司馬相如服務,可見漢武帝對司馬相如是多么器重。這樣一來,漢武帝就一舉成名,而且漢武帝任命他做郎,就是他身邊的文學侍從。這對司馬相如來說是人生的一次飛躍,一個提升。這以后,司馬相如就在漢武帝身邊成為漢武帝時期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我們讀《史記》知道,《史記》的那么多人物中間,司馬遷寫了兩篇文學家的傳記,一篇叫《屈原賈生列傳》,一篇叫《司馬相如列傳》,也就是在司馬遷看來能夠列為文學家的也只有屈原、賈誼和司馬相如,而屈原和賈誼的傳寫得很簡單,司馬相如的傳記是《史記》一百三十篇傳記中最長的一篇,因為這里面收錄了大量司馬相如的原作,可見司馬遷是絕對肯定司馬相如的文學成就的。司馬相如也就因此成為我們今天講中國文學史漢賦四大家之首,但是司馬相如的賦我們不客氣地講主要是迎合漢武帝,迎合漢武帝那種好大喜功的口味,所以揚雄就批評他“勸百諷一”,就是鼓勵的多批評的少。但是不管怎么樣他紅了,他成名了,無論后人再怎么評價他,哪怕我們今天說這個人不是個東西,劫財劫色,但是他當時他就紅了,他發了。所以由于卓文君的支持,司馬相如在事業上獲得很大的成功。這是卓文君為司馬相如做的第一件大事。第二件大事,就是據史書記載司馬相如這個人不慕功名,就是不慕官爵,他對官位不太看重,經常請病假不去做官,所以好多人包括司馬遷在內都贊揚司馬相如是一個不慕官爵的人。其實我覺得司馬遷上了司馬相如的當,司馬相如怎么是一個不慕官爵的人?他要是不慕官爵他怎么可能一紙詔書就從成都跑到長安嗎?當年那種狀況下,他從成都跑長安是非常難走的,司馬相如的不慕官爵其實是另外有原因,這個原因的第一點就是卓文君的經濟對司馬相如的支持。由于司馬相如娶了卓文君,娶了全國首富的女兒,他有錢啊,他不用去官場里拼命去摸爬滾打了,所以他對功名看得就比較淡,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再一個原因,漢武帝欣賞司馬相如是欣賞他的文才,而不欣賞他的文治,所以司馬相如在漢武帝的眼中遠沒有公孫弘的地位重要。公孫弘是重臣,司馬相如的地位還是弄臣,就是他還是一個文學侍從,這樣也很傷司馬相如的心。所以我們不要光看到司馬相如不慕官爵,其實司馬相如和官場保持一定距離根本的原因是他擁有的財富。所以作為我個人看來,經濟的獨立是人格獨立的前提,我們之所以不能做到,做不到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是我們沒有決絕的魄力,而是我們沒有決絕的實力,以及擁有這種實力以后泰然處之的心態。而司馬相如有卓文君的支持,他就可以把官場看得很淡,想去就去,不想去就回,所以卓文君的經濟支持也極大地提高了司馬相如在官場的官聲,讓他落得了一個好的名聲,所以卓文君為司馬相如付出了很多。 &}`q(G L%a glnK2?百家講壇,易中天品三國,于丹,百家講壇下載,讀史記,王立群讀史記,論語,劉心武,百家講壇講稿,玄奘西游記,白家講壇 &s Q3s-\] \N:H|講稿|易中天品三國|王立群|mp3|視頻|下載|于丹 |講稿|易中天品三國|王立群|mp3|視頻|下載|于丹GI9r:G^+Ce e!l[KkrqteU1i*e 畫外音:王立群先生前面講到,面對司馬相如家徒四壁的欺瞞,卓文君選擇的不是揭穿而是豁達的姿態。面對司馬相如得到的做官的機會,卓文君選擇的不是阻攔而是支持和維護司馬相如的官聲。可以說,卓文君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司馬相如的美名。那么卓文君的付出是不是得到了一個好的回報了呢?民間傳說,在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分開以后司馬相如的情感發生了變化,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歷史的真相是什么?卓文君會怎樣面對這個問題呢?^PwJ*d V 議百家_百家講壇e0SY9A1xp#P%d&` g iH0l!l#oZdwww.1baijia.com.cnwww.1baijia.com.cn w(yZ X(OX$f 據《西京雜記》記載,司馬相如后來想娶一個茂陵的女子為妾,就是說司馬相如想包一個二奶,那么卓文君聽到這個消息以后,卓文君怎么辦呢?卓文君寫了兩首詩叫《白頭吟》,《白頭吟》這首詩在今天流傳下來的南宋有一個人叫郭茂倩他寫的《樂府詩集》里有記載,我下面給大家讀一讀這兩首詩,非常有名。“皚如山上雪,皓如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竹竿何裊裊,魚兒何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這兩首詩南宋郭茂倩的《樂府詩集》有記載,后人就說這兩首詩就是當年卓文君寫的《白頭吟》送給司馬相如的,這件事情影響非常大,這里面有幾個問題。第一,就是《西京雜記》里面記載的情變這個事可靠不可靠,因為《西京雜記》作為一部書來說它是一部筆記體的小說,或者叫筆記體的雜記,它記載的這個情變可能不可能?我個人的傾向可能性比較大。原因有這么幾點,第一,司馬相如當年跟卓文君的這個感情就不太純粹,我們上集講過它混雜有謀財的這個因素,所以最初的基礎就不太牢;第二,他們之間的這個感情經過婚后幾年的保鮮期以后,可能會出現某種變質。所以雖然是筆記體雜記、筆記體小說,《西京雜記》的記載我認為可靠性還是比較大的。但是我可以說一句負責任的話,這兩首傳說中的《白頭吟》絕不是當年卓文君寫的。為什么呢?這是兩首非常好的五言詩,根據中國詩歌發展的歷史來看,在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生活的西漢的中期不可能產生這么成熟的五言詩,就這一條就可以斷定不可能是,這是無名氏之作。但是這兩首詩對于表達卓文君當時的感情非常吻合,所以后人就說它是。但是情變這件事情我傾向于有,這兩首詩我傾向于它不是,或者說它肯定不是。這個情變的結局最后是由于卓文君的堅決反對司馬相如就收場了,然后司馬相如就告別新歡,選擇舊愛,達件事情上來說我們要講的是卓文君,我們前面講過司馬相如有個“三不主義”,這里我們講卓文君有個“二個主義”。卓文君也有兩個不,第一,不放任;第二,不放棄。這是卓文君非常了不得的兩點,卓文君對司馬相如絕不放任,要錢可以,要做官也可以,要出點名也可以,但是你要奪走我們之間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家庭不允許,所以卓文君是個非常有原則性的女人。這是很值得人們尊重的,她的自尊,她的自重,她的原則性,在中國古代的女子來說是非常罕見的。當然這一場情變后來就流傳非常廣了,后人關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情變出現了大量的作品,這些東西都不是歷史上真有的,我們只能稱為司馬相如現象,它是一個歷史現象,而不是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真有的事情。這個現象的發生后來出現流傳了很多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相互寫的詩,其中最有名的是這么一首詩,就是司馬相如在京城在他那個溫柔鄉里頭卿卿我我的時候,而卓文君作為一個留守女士是日日盼君歸,后來就給司馬相如寫了一封信,這個信寫給司馬相如以后司馬相如看到信不假思索就寫了十三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然后把這個信寄給了卓文君,卓文君收到信看到了十三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沒有億,就缺了一個億,她就覺得“無億”就是“無憶”,就是對我已經無意了。卓文君看到這個信以后當然肯定是非常傷感的,然后卓文君就立即回了一首很有名的數字詩,這個詩是這樣寫的,卓文君把司馬相如這十三個數字正著寫一遍,倒著寫一遍,寫了兩首詩。我們先讀正的,“一別之后,二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般思想,千般系念,萬般無奈把郞怨。萬言千語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闌,九月重陽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遭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已心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郞呀郞,恨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作男。”這首數字詩非常有名,但是我們一再聲明絕不是卓文君所作,這個詩的情調是元曲風韻,它非常像元代的散曲,它出現得很晚,應當是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流傳到元代以后出現的,但是它非常有名,屢屢被人們稱作為數字詩。這首詩它的巧妙的地方在于它把司馬相如寫的十三個數字正著寫一遍倒著寫一遍,而且它獨特的結構,婉轉的情思,征服了無數讀者,在司馬相如、卓文君現象中間是個非常突出的現象。當然這件事情的結局是司馬相如了斷了,把這個納妾的想法拋棄了,司馬相如之所以最后決定拋棄新歡選擇舊愛,兩個很重要的原因,一個是情,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確實還是有情的。第二個是錢,司馬相如打不起這個官司,我們不知道漢代的婚姻夫妻有沒有婚前財產的協議,如果有一個婚前財產的協議,那可以說司馬相如分得的財產就是四壁立那個家,全部財產都是卓文君的。而且他們倆個一旦要是打離婚,那你們想想第一個介入的是誰,是卓文君的父親全國首富卓王孫要介入。卓王孫要是介入的話那么這個官司的勝敗司馬相如絕對是沒有勝算,司馬相如好不容易把財拿到手他愿意放棄嗎?所以一個情一個錢決定司馬相如肯定不會選擇離婚。|講稿|易中天品三國|王立群|mp3|視頻|下載|于丹$C+YKS\;Z@6v #^V|ONU(Ju/C-e-y|講稿|易中天品三國|王立群|mp3|視頻|下載|于丹 www.1baijia.com.cnlp^k1q F 1n3f XK4Xa(| 畫外音:根據王立群先生剛才的分析,司馬相如情變的事情很可能是存在的,但是聰明的卓文君很理智地處理了這一棘手的問題,后世的詩作也對卓文君大加渲染,雖然有些詩作不是卓文君所作,但是至少說明了人們一個善良愿望,就是美化卓文君這位奇女子,因為在她身上讓人們看到了女性美的光輝。那么通過這一情變的波折以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最后是一個什么樣的結局呢?司馬相如是如何死的?我們該如何看待司馬相如這個大文豪呢?|講稿|易中天品三國|王立群|mp3|視頻|下載|于丹)Q,q5Fu:e?3I D|1Z/i,cdT .N k1l1r%\hG0c{議百家_百家講壇|講稿|易中天品三國|王立群|mp3|視頻|下載|于丹)rS ?1@$D 司馬相如之死《史記》、《漢書》都沒有記載什么原因,但是一個流傳很廣的記載說司馬相如有糖尿病,當然那個糖尿病當時叫消渴疾,就是不斷地喝水還是渴。這個記載也出自《西京雜記》,司馬相如死了以后卓文君寫了一篇非常有名的誄,誄是紀念文字,這個誄當時流傳很廣,這是《西京雜記》的一段記載,這段記載倒是給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安了一個非常光明的尾巴,浪子回頭,那么這個結尾到底可信不可信呢?我們現在無考,但是我要談的,我們現在分析司馬相如現象,作為一個現象來說我們怎么看待這件事情,我下面就談談對這個現象的看法。為什么會出現在么多關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情變詩,我覺得正像我前面所講的一樣,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太具有傳奇色彩了,所以后人演繹了許許多多關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詩,這是它產生的根本原因。我覺得司馬相如是中國古代善良、多情、軟弱的一個知識分子的典型,這個人一生都為情所困,我們舉兩點,司馬相如臨死的時候漢武帝派人到司馬相如家里找司馬相如的書,結果找來找去沒找到最后找到了一篇什么書呢,《封禪書》。據說這個《封禪書》獻給漢武帝以后史書的記載是四個字,“天子異之”。司馬相如的《封禪書》遞上去以后漢武帝非常驚訝,因為漢武帝一直就想搞封禪大典,可見司馬相如一直到臨死之前還要寫書來迎合漢武帝,作為一個經濟相當獨立的臣子,你有必要鞠躬盡瘁死而后己地迎合皇帝嗎?沒有這個必要啊,我們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他對皇恩的感念,所以他到臨死也忘不了迎合漢武帝,這叫為皇恩所困。另外,再一個呢,我們談到司馬相如之死,在《西京雜記》中間有一些記載,這個記載我們可以看出來,包括我們上集所講,司馬相如還有一個是為情所困,就是她喜歡卓文君,他既喜歡卓文君,也喜歡卓文君其父之財,他兩個都喜歡。我們歷來說漢代有兩個“司馬”很不簡單,人們經常說“西漢文章兩司馬”,一個是司馬遷,一個是司馬相如,但是司馬遷跟司馬相如是截然不同啊,司馬遷沒有那個謀財的手段最后不得不接受宮刑,所以兩司馬其實是人生的境遇差別很大的。而司馬遷最后的境遇很不好,但他留下了傳世的《史記》,司馬相如一生過得比較不錯,留下了了大量逢迎漢武帝的賦,比如我在學校講兩漢文學,第一個少不了講司馬遷,第二個少不了要講司馬相如,這兩個都要講,但這兩司馬人品上差別是很大的。應當說,司馬相如更實際,他既知道劫財又知道劫色,像卓文君這樣的女人上哪兒找啊?那可是千古難尋啊,卓文君美麗、有才、賢慧,還有巨大的財富,恐怕卓文君這樣的女子是很多男士心中的偶像啊,所以最后成就司馬相如“情圣”,現在四川人把司馬相如稱為“情圣”,其實是卓文君塑造了他,卓文君很了不起。據說古代有這么一個故事,說一個公主想嫁給一個窮小子,國王說你要嫁給窮小子可以,但是你要放棄三樣寶貝,第一是你公主的封號,第二是你少女的幻想,第三是你嬌弱的體質,你答應了這三條我才讓你跟那個窮小子結婚。可見童話中間講了一個真實,愛情是需要付出的,愛情也是需要失去的,在這個故事中間敢于付出敢于失去的只有卓文君。司馬相如是一最低點受益者,卓文君是一個付出者,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故事中間更感動我的是卓文君。以上我們講了關于情變之謎的經過,作為漢武帝來說他需要司馬相如這樣的人,因為司馬相如可以成為他附庸風雅的一個標志,一個裝璜,但是作為漢武帝來說他現時還需要一幫打手,就是酷吏,需要這些酷吏來為他執行嚴刑峻法,所以《史記》中間寫了一個《酷吏列傳》,寫了武帝朝非常有名的一些酷吏。在這些酷吏中間其中最有名的有一個人,這一個人他竟然死后能夠殺人。那么此人是誰?他為什么能夠死后殺人?請看下集《以死殺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