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分析療法的四個階段 (1)開始階段:了解來訪者需要解決的問題,判斷來訪者是否適合精神分析療法。就咨詢原則,階段,相互應承擔的責任達成共識。咨詢師逐漸了解來訪者癥狀的根源。 (2)移情階段:隨著治療的深入,來訪者對治療師生產移情,即來訪者將過去特別是童年期中的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治療師身上,治療師依據來訪者的移情,去體驗,理解來訪者,并告訴來訪者。 (3)修通階段:治療師在來訪者的移情表現及其它材料基礎上,運用解釋為主的技術,向來訪者揭示其內心的無意識沖突及無意識欲望與其病癥之間的關系,引發來訪者自身的領悟與理解。在此期間,會不斷地發生阻抗,阻抗是一個對治療有意義的事,堅持下去就能產生效果。 (4)移情解決階段:在來訪者無意識的欲望或沖突已經通修情況下,治療者可以確定一個治療結束的時間。但是在這一階段會遇見來訪者移情的再次反復,這時治療者必須運用解釋技術揭示其遺留的一些問題,使之能夠面對現實。當來訪者能夠解決移情時,治療階段可以宣布結束。 2、精神分析療法的適宜對象: (1)癔癥:又稱歇斯底里(Hysteria),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類神經精神障礙。患者具有鮮明的情感色彩,檢查不能發現相應的器質性改變,在癥狀的發生和治療當中,暗示和自我暗示常常起著重要的作用。 (2)心理創傷:心理創傷是由突發的或持續的惡性事件引發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常見創傷性事件或嚴重生活事件包括:遭遇暴力侵犯、危及生命的交通事故、在自然災害或戰爭中死里逃生、被監禁、被折磨、兒童期持久地被虐待、親歷所愛的人去世等等。 (3)性心理障礙:性心理障礙(Psychosexual disoders)又稱性變態(Sexual perversion)、性欲倒錯(Para-philias),性歪曲(Sexual deviation)。是以異常行為作為滿足個人性沖動的主要方式的一種心理障礙,其共同特征是對常人不引起性興奮的某些物體或情境,對患者都有強烈的性興奮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干擾了正常的性行為方式。 (4)人際關系障礙:指妨礙正常、良好的人際關系建立和維持的一切因素。在人際關系中,最不受人歡迎的10項人格特質依次為:狡詐、撞騙、自私、殘忍、不誠實、不真誠、做作、不可靠、不忠誠、貪婪。此外,自我中心,過于自卑、敏感、自大狂傲或怪癖孤獨等也會妨礙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5)焦慮癥:焦慮癥是對實際上并不存在的危險產生緊張、擔心和恐懼,或者其緊張不安與驚恐的程度與現實處境不相稱,可伴有植物神經癥狀及運動不安。 (6)抑郁性神經癥:指一種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為主的輕度抑郁,從不出現躁狂。常伴有焦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患者有求治要求,但無明顯的精神運動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癥狀,生活不受嚴重影響。又稱心境惡劣。 (7)強迫癥:是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癥。以有意識的自我強迫與有意識的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為特征,患者明知強迫癥狀的持續存在毫無意義且不合理,卻不能克制的反復出現,愈是企圖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緊張和痛苦。 (8)恐怖癥:患者對某些特定的對象產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伴有回避行為。恐懼的對象可能是單一的或多種的,如動物、廣場、閉室、登高或社交活動等。患者明知其反應不合理,卻難以控制而反復出現。 (9)抑郁癥:以心境低落為主,與處境不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某些病例的焦慮與運動性激越很顯著。 (10) 適應性障礙:適應性障礙是指遭受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刺激,由于具有易感個性,加之適應能力差,導致適應性障礙。其主要表現為,以出現情緒障礙為主,伴有適應不良的行為或生理功能障礙,而影響病人的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習、工作、生活及人際交往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