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一:分粥
分粥的故事,令人回味無窮。 故事說,有 7個人組成的小團體,其中每個人都是平凡而且平等,但不免自私自利。 他們想通過制定制度來解決每天的吃飯問題——要分食一鍋粥,但并沒有稱量用具。大家試驗了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指定一個人負責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發現,這個人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換了一個人,結果總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阿克頓勛爵作的結論是:權 力會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腐敗。方法二:大家輪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雖然看起來平等了,但是每個人在一周中只 有一天吃得飽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饑餓難挨。大家認為這種辦法造成了資源浪費。方法三:大家選舉一個信得過的人主持分粥。開始這位品德尚屬上乘的人還能公平分 粥,但不久他開始為自己和溜須拍馬的人多分。方法四:選擇一個分粥委員會和一個監督委員會,形成監督和制約。公平基本上做到 了,可是由于監督委員會常提出種種議案,分粥委員會又據理力爭,等分粥完畢時,粥早就涼了。 方法五:每個人輪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個人要最后一個領粥。令人驚奇的是,在這個制度下, 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樣多。 每個主持分粥的人都認識到,如果 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確定無疑將享用那份最少的。 現代經濟學是這樣表述的:制度至關重要;制度是人選擇的,是交易的結果。好的制度渾然天成,清晰而精妙,既簡潔又高效,令人為之感嘆。 分粥理論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要有一套好的制度,要敢于跳出傳統的思維去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套好的機制對領導者來說比自己事無巨細、事必躬親要有效得多。就像 分粥一樣,很多事情不是沒有辦法,而是我們一時還沒有想到。
故事之二:200年前犯人船故事 哈耶克說過,壞的制度會使好人做壞事,好的制度可以讓壞人做好事。最近,看到梁 小民教授講述的一個英國200年前的故事頗受啟發。筆者希望借機為致力于中國股市改革的各方人士提供一些靈感,幫助中國股市盡早走出困境。 18世紀英國政府為了開發新占領的屬地——澳洲,決定將已經判刑的囚犯運往澳洲。從英國運送到澳大利亞的船運工作由私人船主承包,政府支付長途運輸費用。但囚犯死亡 率極高。英國政府不僅經濟上損失巨大,而且在道義上受到社會強烈譴責。對此,英國政府巧妙地實施一種新制度以解決問題。 政府不再按上船時運送的囚犯人數支付船主費用,而是按下船時實際到達澳洲的囚犯人數付費。據說,新制度實施后效果顯著,囚犯死亡率迅速下降到1%~1.5%。政府只是改 變付費制度,一切就解決了。這正是制度經濟學強調制度重要的原因。從我們熟悉的一般思維方式上尋找解決以上問題的思路有:一種做法是進行道德說 教,讓私人船主良心發現,寄希望人性改惡從善,不圖私利,使他們認識到囚犯也是人,應該為囚犯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另一種辦法就是政府進行干預,使用行政手段強迫私人船主改進運輸方法。諸如由政府以法律形式規定最低飲食、居住和醫療標準,甚至由政府派官員上船負責監督實施這些 復雜的規定。但以上兩種做法都有實施難度,同時效果也許甚微。200年前,幾百名死亡在海上運輸線上的英國囚犯,用生命代價換來了一個新的制度。 制度并不是要改變人利己的本性,而是要利用人這種無法改變的利己心去引導他做有利于社會的事。制度的設計要順從人的本性,而不是力圖改變這種本性。人的利己無所謂 好壞善惡之說,關鍵在于用什么制度向什么方向引導。引導人的行為有三種方法:道德說教、政府干預和制度規范。這三種方法都有各自不 同的作用,但也有各自的局限性。道德說教依靠對人性的改善,缺乏約束力;政府干預代價高,干預過多會有損個人自由;與其他兩種方法相比,制度規范是最有效的。這正是經 濟學家重視制度的原因。重要的是設計出其合意結果最大、不合意結果最小的制度。而且,要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改善和完善制度。 管理就是設計一個最簡單從而管理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制度。
執行力強調的可謂就是"執行"二字,如何執行,及執行的效果或結果可能就是最好的明證. 1.答應別人時一定要做思考.換句話講就是不要盲目答應別人,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們隨便答應別人,最后發現卻無法兌現承諾,因而還失去信任.所以,也有人說過"要學會如何拒絕別人,學會如何說不"之類的話,看來是同樣的道理. 2.拒絕別人時,一定及時提出理由或說明原因.拒絕是你的自由,但是我們要理解別人的感受,同時也需要獲得別人的理解,所以必須及時講清楚不答應的理由和原因,這樣還可以減少彼此的誤解. 3.如果上級堅持要做,那么就一定要做.服從是軍隊的天職,這也證明了軍隊的執行力.同樣在團隊中也一樣,當我們不能說服對方接受我們時,那我們就必須嚴格執行,這是一種做事原則和習慣. 4.執行過程中若出現疑問或問題,一定要及時反饋和請示.這一點相當重要,無論你是直接接受還是交流后接受,執行過程一旦遇到疑問問題,或者有更好的替代方案,都應及時想上匯報,得到反饋或指導后,繼續執行.避免陽奉陰違,以情用事. 5.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做人和做事風格. 6..這樣做一是對別人的尊重,對結果負責,二是提前告知對方,讓其可提前有所準備,盡快做相關補救或調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