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中國的土地廟
土地廟是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于民間自發(fā)建立的小型建筑,鄉(xiāng)村各地均有分布。按照漢族的習(xí)俗,每個人出生都有“廟王土地”——即所屬的土地廟,類似于每個人的籍貫;人去世之后行超度儀式即做道場時都會獲取其所屬土地廟。土地神的神誕之日是二月初二,舊時官府和百姓都到土地廟燒香奉祀。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于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小廟。 ![]() 湖北長陽(1909年) ![]() 湖北長陽(1909年) ![]() 湖北巴東(1909年) ![]() 湖北巴東(1909年) ![]() 湖南鳳凰縣阿拉營鎮(zhèn)(1933年) ![]() 云南耿馬縣(1936年) ![]() 福建邵武(1922年) ![]() 遼寧新賓(1930年) ![]() 湖北宜昌(1909年) ![]() 湖北宜昌(1909年) ![]() 廣東梅縣(1929年) ![]() 四川大寧廠(1910年) ![]() 貴州貴陽青巖鎮(zhèn)(1940年) ![]() 吉林朝陽鎮(zhèn)(1939年) ![]() 麗水,土地廟外景(1934年) ![]() 麗水,土地廟內(nèi)景(1934年) ![]() 揚州(1937年) ![]() 撫順(193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