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老人健康路
陸游85歲:野游、騎馬、漁獵、射箭、舞劍養花無所不愛,飲食有節、冷暖有度。 乾隆86歲:“吐納肺俯、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十常是: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睛常運、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旅、肢常伸、肛常提”,四勿是: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 華佗:體育療法創始人,五禽戲的始祖,人比門軸越轉越靈活,健身在一個“動”字上。 孟軻84歲:終身善養浩然正氣,苦其心骨,餓其體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魏傳統:85歲時耳聰目明,體魄健康,口齒伶俐。人老心不老,信念不能垮。生活有規律,飲食清淡,堅持鍛煉,酷愛文墨,勤奮不止,忙中有樂。 顏一煙:80歲時因筆耕不止而獲首都精神文明獎。她說:艱苦的工作環境給我造成許多疾病,但更主要的是使我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和堅強的信念,忘掉年齡是我的長壽秘訣。 臧克家:91歲時身心雙健,白發不多,耳聰目明,依然朝夕耕讀。豁達自樂,寬容大度動靜結合,飲食有節。 張學良已逾百歲:寬宏大量益長壽。 陳立夫已逾百歲:一輩子不生氣。 蔡翹93歲:90出頭時寫文章介紹他的長壽秘訣:既要知之,也要行之,行之還要自始不渝。腦要勤用,食不多量,多呼吸新鮮空氣,不要悲觀。 醫家翟濟生:83歲時每天還騎自行車上下班,風雨無阻。他說:經常舒活筋骨,平易恬淡,通達靈活。人老愈重養生,然情緒穩定,不受不良情緒的影響,是養生的一大秘訣。 雷潔瓊:91歲時被《華夏長壽》評為華夏女壽星,名列榜首。生活有序,飲食有節,勤于工作,勤于動腦,按時休息。 書畫家譚建丞:95歲時精神矍鑠,步履輕捷,仍有書畫大作問世。少吃、多動、睡足,每天睡十個小時,晚餐吃粥。“別人無魚肉不飯,我是無素菜生厭。老年人長壽還要歸結于社會的安定,否則,心亂人不寧。” 名老中醫竇紫豐:96歲時還為病人看病,她的長壽之道是六句二十四個字——勤學健腦,遇氣不怒,膳食粗淡,煙酒不沾,起居有常,晨練不斷。 溥杰(末代皇帝溥儀之弟):80歲與自感四、五十歲的中年人還年輕。說話有力,目光有神,記憶力很好。他性格開朗,生活簡單,豁達大度,樂觀向上,生活坎坷,家庭變故,親人離他而去,卻能節哀順變,很快就恢復。 程思遠:百折不“惱”,一笑了之,書法寧心,益智安神,少吃多動,鍛煉有術。 曾世英、曾世榮:97歲時被稱為世界上集科學、長壽于一體的長壽孿生兄弟。他們的養生之道是,不虛為至貴,最富是清貧,生活簡樸,起居有規律,適度的運動。 百歲壽星謝肇:她說“我健康長壽的主要原因是,堅持了四個有: 堅持鍛煉的意志,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堅持吃苦的身子骨,有一顆不老的心”。 孫思邈101歲:少思、少念、少欲、少語、少笑、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 孫越崎103歲:做事無愧于心,就能心安理得,就可以活得長一些。 童陸生:94歲時,耳聰目明,行走穩健,鶴發童顏,頭腦清析,認為“樂天者壽”。心寬則樂,奮斗則樂——“健康則樂,樂則健康”,一輩子要當個樂天派。 百歲老人孫墨佛:我喜歡吃大蔥、大蒜。 孫璇103歲:我講究事物搭配,葷素平衡,營養平衡, 向多本105歲:甘于淡薄人長壽。 謝添:養生六訣——心寬、營養、運動。心寬最重要,凡事想得開,情緒低落最容易導致心功能紊亂。82歲時精神矍鑠,要板硬朗,工作起來與青年人一樣,就身體素質而言,他說自信與四五十的人一樣, 李本善109歲:我愛好讀書,寓養生保健于讀書之中。 醫家“不老松”謝昌仁:80多歲時,耳聰目明,牙齒齊全,背不駝,腰不彎,步履矯健,堅持每天給人看病,著書立說,“飲食有節,百病不生,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他強調“精神內守”——一個人如果能夠注意精神上的保養并保持心情舒暢,這比什么都好。 百歲棋王謝俠遜:嗜棋者長壽。 百歲壽星郭惟一:我喜歡音樂,音樂是生命的火花。 喻育之104歲:廣交良友,有益健康。 馬寅初100歲:不為名利所累,心胸寬闊,堅持體育鍛煉,生活規律化。 章金女104歲:順乎自然即養生。 黃雙鳳107歲:我這一百多歲是大山給的。青山綠手育人壽。 百歲夫妻敦梓和毛惠琴:家庭和睦人長壽。 百歲老人朗靜山:從事創造性勞動有益健康。 吳圖南104歲:我從9歲開始練太極拳。 劉全保114歲:我干一輩子農活,勞動人長壽。 張三豐100歲:人身百脈皆生于氣,養氣要做到潛心、靜心、清心、真心和調息。 袁枚82歲:不為悲喜之事動容,張弛相間、游山玩水。 武則天82歲:盤膝靜坐調息養生,書法對弈無所不愛,開朗豁達。 馮阿鳳103歲:我的長壽秘訣是早早起,勤梳洗,每天梳頭半小時。 突地沙拉依137歲:我長壽的秘訣是養身在動,養心在靜,動靜結合。 庫爾班亞克130歲:我的長壽秘訣是早睡早起,起居有常。 買買提-托富提119歲:吃得香甜,睡得安穩,所以我一個人活了兩個人的壽命。 阿吾拉117歲:我喜歡吃瓜果。 舒均和116歲:粗茶淡飯人長壽。 蘇局仙111歲:練書畫能強身延壽。 朱屺瞻107歲:都無所謂。對名、利、吃都無所謂,與世無爭。 陳鈉遜101歲:我認為健康比長壽重要。我們追求的長壽目標是年長智在。如果像白癡那樣,即使活到200歲也不值得羨慕。 百歲老人陳翰笙:語言幽默有益于健康。心情舒暢,從不憂慮。 世紀老人冰心99歲:有了愛就有一切。 張大千84歲:踵羲皇而齊秦,體虛靜以諸神。身健在,且加餐,把酒再三囑;人已老,歡猶昨,為壽百千春。園林是最佳的生活環境,有延年益壽的作用。養身貴在養心,而養心要有健康的生活情趣。他精心蓄須,以增強老年的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