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瑾,陜西興平人,明朝宦官,本姓談。其收受賄賂所得據說合33萬公斤黃金、805萬公斤白銀。另有說法是,死后被抄出黃金3360公斤、白銀72億公斤,還有說是黃金250萬兩,白銀5000萬兩。即使是最少的說法,折現值也有255億元。(注:明末國庫收入每年只有200萬公斤白銀。明朝正四品官員俸祿為每年288石米,相當于現在約6萬元的購買力。明朝當時金銀價比為1:7,一兩白銀=2石米,1石米=94.4公斤。) 2、和珅,清代乾隆時大貪官,官至文淵閣大學士,與紀曉嵐同為乾隆左右手。和坤自打深入官場,格守官場之所謂潛規則,一發貪而不可收拾,貪得無懨,賣官、受賄、結黨營私。嘉慶抄家時所獲財產相當于乾隆盛世18年的全國賦稅收入,另有說法是查處貪污白銀2.2億兩。時諺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3、蘇逢吉,陜西長安人,后漢宰相。他索賄的方法也很多,索賄的對象甚至包括一些地位很高的人。他毫無顧忌賣官得錢,隨意升降他人官職,文盲花錢也能當官。為了錢財,還誣陷加害大臣,然后獨吞其財產。原來的后晉宰相李菘被契丹俘虜,蘇逢吉狠毒地將李菘許多親屬也殺掉了,將其所有屬地和其他產業霸占己有。他的妻子武氏因病死后,便讓人傳話給文武大臣和各地的大小官員們,讓他們貢獻綾羅綢緞,說是做喪服用,真是一點廉恥心都沒有。 4、蕭宏,南朝梁武帝的弟弟。依仗自己是皇帝的弟弟,雖然沒什么才干,卻喜歡斂財,對他的行賄,他都慨然而收。為了斂財,還進行抵押貸款,放高利貸,讓借主立下文書。等期限一到,不還錢,就立即去侵占借主的房產,弄得百姓無家可歸。武帝曾懷疑弟弟裝東西的幾十間房子里藏有兵器,是想謀反奪他的帝位,于是派人前去搜查,結果卻看到滿屋子都是錢,粗算一下也有三億多萬錢。武帝見沒有武器,非常高興,直夸贊弟弟善于生財,生活幸福,嘿嘿。 5、魚弘,南朝時梁國人,曾經歷任南譙、盱眙、竟陵太守。崇尚及時行樂,講求活一天就玩樂一天,有上百名的侍妾相陪,金玉翡翠和華服寶馬應有盡有。但他的享樂卻是建立在搜刮民財基礎上的,還恬不知恥地炫耀自己作惡的經驗:刮民力求四盡(將水里的魚鱉吃盡,將山里的獐鹿等野味獵光吃盡,將地里的米谷勒索盡,將村里的百姓敲詐得死盡逃光)。就是這樣一個大貪官不僅沒有被法辦,還能連連升官,到處四盡,安安穩穩地在任期上享樂至死。 6、鄧通,蜀郡南安人,原是未央宮旁游樂船上一名船工,后成西漢文帝寵臣,官至上大夫。憑借與漢文帝的特殊關系,壟斷當時鑄錢業,廣開銅礦,富甲天下。景帝即位后,旋失寵,被沒收全部家產,寄食他家而死。 7、梁冀,今甘肅平涼人,他的兩個妹妹先后為東漢順帝、桓帝的皇后,以外戚身分出任大將軍,廣斂財富,鴆殺皇帝,時稱“跋扈將軍”。延熹二年(159年),漢桓帝與宦官單超等合謀迫梁冀自殺。朝廷將梁冀家財沒收,共得錢30億,可見其聚斂搜刮錢財之巨。 8 、石崇,今河北人,官至西晉衛尉卿。其財富來源系任荊州刺史時攔劫沿途客商而得。最經典的故事是與晉武帝的舅舅王愷斗富大獲全勝,可謂是“富可敵國”。終為一“美而艷、善吹笛”的歌妓破財,最后連命也搭上。今河南洛陽八大景之一的“金谷春睛”就是當年石崇的別墅,大家有空去看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