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詩,《詩大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世間之情,常令人言之不足者,唯親情、友情和愛情,孰重孰輕,未有定論,因人而異,因時而異。虎子一性情中人,常為情所困,恰風華少年,愛情為重,情詩最愛,嘿嘿! 最愛之——普希金的《情詩》 我曾經愛過你, 愛情,也許在我的心靈里還沒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會再打擾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難過悲傷。 我曾經默默無語地,毫無指望地愛過你, 我既忍受著羞怯,又忍受著嫉妒的折磨, 我曾經那樣真誠、那樣溫柔地愛過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個人也會象我愛你一樣。 最愛之——馬克思的《思念》 燕妮,即使大地盤旋回翔, 你比太陽和天空更光亮。 任憑世人把我無限責難, 只要你對我愛,我一切甘當。 思念比永恒的宇宙要久常, 比太空的殿宇還高昂, 比幻想之國還更加美麗, 焦急的心靈——深過海洋。 思念無邊,無窮無盡, 你給我留下來的印象—— 似神靈塑造的一樣, 使我永遠把你記在心上。 你值得思念,但思念一詞 無力表達我熱烈的心腸; 可以說,思念似火在燃燒, 在我的心中永遠永遠激蕩。 [馬克思由于戀愛時寫了太多的情詩受到了父親亨利希·馬克思的批評,也遭到了女友的冷落。父親曾勸告他,“用詩人所特有的那種在愛情上的夸張和狂熱的感情,是不能使你所獻身的那個人得到平靜的,相反,你倒有破壞她的平靜的危險。……你應當證明,你雖然年輕,但是一個值得社會尊敬、很快就會使世人折服的堂堂男子。”馬克思的三本詩集,《愛之書(第一部)》、《愛之書(第二部)》和《歌之書》,都是獻給燕妮的。他的詩歌充滿了悲劇的愛情,把人類命運說成神秘力量的玩物,有著遠離社會的、富有創造力的藝術家常見的主觀主義和強烈的自我欣賞。] 最愛之——毛澤東的《虞美人·枕上》 堆來枕上愁何狀, 江海翻波浪。 夜長天色總難明, 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 曉來百念都灰盡, 剩有離人影。 一鉤殘月向西流, 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一九二○年冬,毛澤東在長沙與楊開慧結婚。這首詩寫于1921年,傾訴了對新婚夫人的無限離苦情愁。毛澤東的情詩,還有著名的《賀新郎·別友》(1923)和《蝶戀花·答李淑一》(1957)。虎子認為,《賀新郎·別友》比起《虞美人·枕上》還要更為情真意切、凄清婉麗,是詞中上品。但由于《賀新郎·別友》寫于1923年,這首詩到底是贈給誰的,世人說法不一,有權威學者認為,可能是贈給他的同鄉、向警予的同窗陶毅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