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職業經理人,首先要明白什么樣的人才能稱得上職業經理人,怎樣來給職業經理人定位。我個人認為職業經理人就是以經營管理企業為職業,將所經營企業成功視為自己人生成功,通過管理企業來實現自身價值的專職管理者。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不但必須擁有非常專業的企業管理知識、豐富的管理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自己職業的忠誠。 職業經理人不是自封的,而是由市場來選擇及評價的。所以,職業經理人應該非常重視能力的培養和職業道德的修行,注重業績的提高和市場的評價,即職業經理人應具備較高 的個人素質和較高的專業技能和管理才能,較強的敬業精神、創新意識、冒險精神和競爭的沖動,堅忍不拔、自信果斷和強烈的事業心,能通過事物表面看出本質的洞察能力、決策能力、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深厚的理論功底,組織協調能力以及知人善任的用人能力,在知識方面,職業經理人要具備硬知識、軟知識和社會知識(硬知識指某一學科方面的知識,比如保險法規、條款等等;軟知識指經營管理決策知識;社會知識則指要有比較豐富的社會閱歷)。 因此,我認為以下七個方面是一名職業經理人所必須具備的基礎條件: 一 、職業經理人應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對企業要有極高的忠誠度; 二 、職業經理人應具備本行業所需的專業技能。如從事保險行業的人員必須熟知保險法規、保險條款以及對標的物的風險度能夠正確的予以評估等;從事IT行業的人員必須得具備一定的計算機軟、硬件知識,對互聯網的發展得有所了解,懂電子商務等;從事工程監理行業的人員必須懂得工民建,工程概預算,招標投標知識。且不論職業經理人是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最起碼得是行家里手, 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術水平和能力; 三 、職業經理人應具備必須的管理技能:諸如企業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識、國際企業管理運作方式;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知識及相關技能、相關財務制度和法規;熟知投資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國家有關宏觀政策及經濟法規。作為職業經理人,必須清楚的認識到,大部分的時間應處于管理者的層面,避免陷入具體事物里面。管理者是企業老板的替身,即企業的投資者將自己部分的權利及責任委任給管理者,由管理者代替他執行自己想要進行的工作; 四 、職業經理人要熟知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方法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善于用人,能夠團結人,凝聚人心。爭天下者必先爭人,取市場者必先取人。企業勝衰的決定因素是企業人才,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企業人才的競爭; 五 、職業經理人要有企業整體戰略的組織實施能力,權限范圍內正確規劃、制定戰略發展目標。經營戰略是企業為求得生存發展而進行的總體謀劃,把握未來,是企業經營戰略的本質。然而,由于未來的不確定性,它帶給企業的,不僅僅有機會,而且還往往伴隨著風險與威脅; 六、職業經理人應具備洞察市場、捕捉商機的能力和出色的決策能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誰能占據市場誰就主動,就勝利,爭奪市場的本質是爭奪顧客; 七、職業經理人要有營造和諧氣氛、創造蓬勃向上企業文化的能力。企業是一個組織,是由許多員工組成的團隊。企業文化不但是企業核心思想的一種體現,同時也引導著企業員工的思想和行為。企業文化實實在在的影響著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對市場、對員工,還是對變革創新等等。 嚴格意義上來講,職業經理人在企業內的定位應該是企業整體戰略的執行和實施者,而非企業整體戰略的制定者(最大程度上也僅僅是企業整體戰略制定的參與者)。即便是在權限范圍內的戰略制定也應該服從企業整體的戰略要求,不能夠也不應該超出這一范圍! 一旦職業經理人在權限范圍內所制定的戰略與企業的整體戰略發生了沖突,會直接導致企業在運營上產生混亂,讓員工無所適從。一方面企業所有者一旦發現職業經理人的工作偏離了企業整體戰略,就會對職業經理人的工作進行干預,而另一方面職業經理人如果對企業的整體戰略不認可,就會利用手中掌握的資源強行執行自己認為正確的做法。這樣以來,企業和職業經理人之間就會出現沖突,企業在沖突中就會元氣大傷,同時也會給職業經理人帶來負面影響,因為一旦企業到了對職業經理人容忍的最大限度時,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在此原則基礎上,職業經理人應做到以下三點: 一、企業整體戰略本身沒有問題,甚至是客觀正確的。那么作為職業經理人就應該在企業整體戰略的大前提下制定施政綱領,優化配置企業資源,制定正確的策略,從而達到企業的整體戰略規劃; 二、企業整體戰略是有問題的甚至是錯誤的。那么作為職業經理人就應該通過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向企業的所有者和決策者詳細闡明。 如果企業所有者和決策者能夠意識到,那么就在一定程序下對企業整體戰略進行正確的調整和修改,然后開始實施和執行,但是作為職業經理人務必要清楚并讓企業所有者和決策者清楚,整體戰略上的調整和修改就會引起企業內部變革,而這種變革會是一項長期的艱難的工作,甚至會在短時期內引起企業內部的一定混亂。這就需要職業經理人能夠最大限度的爭取企業所有者和決策者的支持,在操作的過程中在企業內部達成最大限度的共識,從而有效推進企業工作的開展; 如果企業所有者和決策者堅持己見,不同意對企業整體戰略進行調整和修改,那么職業經理人可以留下自己的建議書選擇離開; 三、不管企業整體戰略正確與否,因為有時認為企業整體戰略有問題可能只是自己的主觀判斷而事實并非如此。作為職業經理人如果和企業不能達成共識,可以選擇離開,但決不能通過自己掌握的資源和能力,自行調整或背離企業的整體戰略,因為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應該非常清楚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有些行為可以說是職業經理人的大忌,不要說做,就是思想上出現了這樣的苗頭也應該及時的予以消除,否則,不僅會傷害自己還會對企業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一、把企業當作自己泄憤和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工具。這類情況主要出現在職業經理人在原工作企業產生不愉快,然后到另一個企業后就把原企業作為敵人,從而利用現在所在企業的資源對原企業的主要市場和產品進行毀滅性的打擊和報復。職業經理人一旦采取這樣行為,不但會給原企業造成損失,而且也會打亂所在企業的規劃和部署,甚至使所在企業付出不必要的慘痛代價。這種不擇手段的報復行為會導致所在企業資源的過分透支,從而把企業帶上不歸路; 二、把企業作為實現自己“目的”的工具。有些職業經理人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或為了讓社會更快認可自己,因此就在企業經營上采取在“顯性指標”上做文章,而完全不顧企業的資源承受能力和企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結果由于企業資源被過分透支,給企業將來的發展埋下巨大的隱患; 三、把企業作為自己發展小團隊的平臺。有的職業經人比較善于經營人心,所以在一個企業時就建立自己的“護衛”團隊,而且大多用“哥們義氣”作為紐帶。一旦這些職業經理人準備另謀高就,就會把這些“護衛團隊”同時帶走,一則為了到新企業后不受欺負,二則有人支持便于開展工作,三則企業如果不能達到自己所愿,就有“資本”向企業叫板。這種行為不但對職業經理人造成很大的傷害,也給企業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一名合格的職業經理人在開展工作中,不能因為追求己方的利益最大化,而不考慮給對方造成的損害,這樣的合作就只能走向僵局,不可能實現雙贏結果。職業經理人在處理各種事務時,不能僅僅只考慮自身的利益,還要充分衡量企業、團體、組織、競爭對手等多方利益,運用智慧,通過團結、協作,實現雙贏。只有實現雙贏,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拓展合作空間,才能最大限度的發展合作伙伴,使企業走上良性循環的運行軌道。 一名合格的職業經理人要一門心思放在企業經營上。只有一心撲在工作上,對事業精益求精,才能使自身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才能在工作中不斷的鍛煉、提高自己,才能使企業得到發展,才能使企業在競爭中愈戰愈勇、愈戰愈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