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目前全世界每10人中有1人是左撇子,共計6億人;而到2020年時,左撇子更可望達到10億人。俄羅斯《真理報》說,對于左撇子,科學家現在有了新的理論。生物學教授杜波夫說,在2005年出生的左撇子比在1990年的多了一倍;他認為人類在變化,而且這是一個好現象,因為人類不是退化了,而是變得更完美了。研究顯示,習慣使用左手的人比使用右手的人智商要高:每5個杰出人士中就有1個左撇子。在具有超感能力的人中,很多是左撇子。 在電腦普及化的今天,很多事情都可利用電腦代勞。不過,這并非意味著電腦終有一天成為地球的新主人。原因是電腦擔任的工作只涉及人類左腦的邏輯思維功能,而形象思維、知覺、預感及創意等屬于人類右腦的功能,迄今電腦仍難以“執行”。左撇子現象讓人類得到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人類應如何開發右腦功能。人類右腦功能只能靠人類自己培養和發揮。右腦的開發,在很大程度上是屬于非智力開發,非智力因素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要素,右腦功能發達者不但具有創意思維,還有敏銳觀察力及易于合作等特質。 由割裂腦實驗得知:左半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記憶、時間、語言、判斷、排列、分類、邏輯、分析、書寫、推理、抑制、五感(視、聽、嗅、觸、味覺)等,思維方式具有連續性、延續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腦可以稱作“意識腦”、“學術腦”、“語言腦”。右半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身體協調、視知覺、美術、音樂節奏、想像、靈感、頓悟等,思維方式具有無序性、跳躍性、直覺性等。斯佩里認為右腦具有圖像化機能,如企劃力、創造力、想像力;與宇宙共振共鳴機能,如第六感、透視力、直覺力、靈感、夢境等;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如心算、數學;超高速大量記憶,如速讀、記憶力。右腦像 活化鍛煉右腦并不難。在日常生活中,只需稍稍用一點功夫,按一定的方法去做,就能將沉睡的右腦開動起來,轉變為富于直觀能力、綜合判斷能力和創造力的右腦。 1、確信人生的生存意義,樹立自己的奮斗目標,從而得到興奮感和成就感。 2、經常進行與時俱進的思考。經常考慮怎樣對事物進行改良、改進和創新。 3、多做感性方面的活動,培養趣味,如欣賞音樂、拍照以及與異性交往等。 4、攝取對右側大腦有益的食物(蛋白質等)。 5、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多使用身體的左側:人的運動神經、感覺機能,左側和右側分別由不同的大腦擔任指揮。左半身歸右腦管轄,右半身則歸左腦管轄。所以,身體左側多活動,右腦就會發達,右腦的功能增強,人的靈感、想象力就會增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多使用左手,能刺激右腦,都能創造活化右腦的條件。 6、“五官”并用:人的五官感覺同右腦有密切的關系,如果我們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鍛煉五官感覺能力,就有助于右腦的開發和活化。例如,品嘗美味佳肴就會直接給右腦以良性刺激。此外,還有大量的非語言活動,如運動、娛樂、歌舞、音樂、繪畫等都可刺激右腦。 7、在右腦中描繪形象:人的思維過程,實際上是先由右腦產生形象,再通過左腦使其語言化。因此,有意識地鍛煉形象思維能力,就能達到活化右腦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類似的“活化”右腦隨時可做。在樓房的屋頂上用左視野觀察大街上的車輛;在交叉路口上觀察停住的車輛,記住它們的顏色、形狀,把它們排在腦海里。另一個鍛煉方法是眺望天空中的浮云,云朵是立體的,但由于我們往往只注意其輪廓,所以感覺不到它們的立體形象。但,如果你盯住它們仔細看,還是能看出其立體甚至層次來。 8、有意識地訓練直覺思維:直覺思維是一種心理現象,它不僅在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關鍵階段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還是人生命活動、延緩衰老的重要保證。訓練方法如下:(1)松弛:把右手的食指輕輕地放在鼻翼右側,產生一種舒服地洗溫水澡的感覺,以此進行自我松弛。這有利于右腦機能的改善。(2)回想:盡量形象地回想以往美好的愉快的情景,對促進記憶有積極效果。(3)想象:根據自己的心愿去想象所希望的未來前景,接著生動活潑地浮想通過哪些途徑才能得以成功。開始閉眼做,習慣之后可睜眼做。(4)回到童心:回想幼兒時期唱過的歌、玩過的游戲,并歷歷在目地描繪當時的情景,有助于記憶。(5)進行自由聯想:將空中飄浮的朵朵白云,想象成各種形象,這能提高思維的集中能力。 |
|
來自: christy_ma > 《學習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