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9 11:40 來源:鳳凰網歷史綜合
駐青島的日軍乘膠濟路火車開赴濟南 1928年4月21日駐天津的日軍到達津浦路濟南站。濟南黑云壓城,風雨欲來。 濟南事件——和通州事件齊名的日僑被殺事件 1927年3月24日北伐軍(何應欽的第一軍)進入南京,也許是出于對帝國主義的痛恨,對外國領事館和外國人住宅、教會進行了燒殺搶劫,殺死英、美、法、意等國6人。日本領事館則被劫掠,領事館官員遭到槍擊,在領事館避難的日僑被打,負責保衛領事館的荒木龜雄大尉其后引責自殺。這就是所謂的「南京事件」。英、美派出軍艦(在長江上)對南京進行了報復性炮擊,炸死眾多南京居民,中方死傷共計約2000人。在這個背景下,日本以保護本國僑民為由出兵山東,支持張作霖北洋軍閥政權,1927年6月17日日軍占領濟南。當時日本的出兵得到了歐美列強的贊同,因為歐美人也希望日本出兵「嚇一嚇」國民黨北伐軍,希望北伐不至于發展成殺洋人的義和團運動。而英國和美國也以保護本國僑民為由,出兵天津。 遭到國際上對南京事件的問責后,蔣介石將其歸罪于共產黨。國民黨北伐軍占領南京以后,蔣介石發動政變,開始了反共的「清黨」運動,并擺脫親共的武漢國民政府,成立南京國民政府,依靠財閥建立自己的政權。但清黨運動也招來了國民黨內部的強烈反對,1927年8月12日,蔣介石宣布下野,實則等待時機。蔣介石下野后于1927年9月28日訪問日本,打探日本對中國北伐的態度。當時日本的田中義一首相以私人身份會見了蔣介石,表示反對北伐,希望蔣介石專心致力于中國南方的統一。此后,蔣介石接到請他火速歸國復職的電報,于1927年11月18日離開日本歸國。 1928年1月4日,蔣介石再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4月7日開始第二次北伐。為了不引起日本對北伐的干涉,蔣介石在出兵前,特地邀請日本記者,宣布北伐的范圍將不包括日本的特殊利益「滿洲」地區。 1928年4月北伐軍逼近濟南,北洋軍閥軍敗退。當時濟南城中有日本僑民1810人(男981人、女829人),日本以保護日僑為由于4月19日決定再次出兵山東,21日駐天津的3個步兵中隊抵達濟南,25至27日,日軍又連續在青島登陸,沿膠濟鐵路運兵濟南市,到28日,駐濟日軍已達3000余人。日軍在鄰接濟南城的濟南商埠以緯四路為中心線,劃為東西兩個警備區,構筑工事,收容日本僑民。1928年5月1日北伐軍攻入濟南,5月2日蔣介石要求日軍撤退,日軍應允并撤出工事。不料5月3日上午雙方發生沖突,中方指責日方先開槍殺死一名中方士兵,日方指責中方士兵首先搶劫日僑并毆打日本巡查。此后戰斗蔓延至濟南城內,雙方的損失各自羅列如下。 據日方稱:日本僑民12人于5月3日中午被殺死,5月5日于濟南車站東方鐵道線路附近發現尸體9具,5月6日在津浦車站附近發現尸體1具,9日又發現尸體2具。此外日僑136戶被劫掠,400余人受害,30余人受傷,2人傷重死于醫院。日軍死亡9人,受傷32人。 據中方稱:5月3日上午,日軍闖入山東交涉使署,殺死蔡公時等18名中方人員。戰斗中死亡的中國軍民多達1000余人。11日北伐軍撤離濟南,繼續北上北伐,日軍占領濟南城,并殺死殺傷中國民眾數千人。據事后調查,中國軍民共死亡6123人,傷1700余人。(此據國際紅十字會濟南分會調查統計,濟南慘案后援會也作過調查,傷亡數字不同。)
1928年由青島抵濟的日本軍隊在膠濟路濟南站前列隊。 1928年4月25日,由青島登陸的日本海軍第二遣外艦隊陸戰隊及第六師團整隊開赴濟南。 1928年5月1日日軍派遣軍最高指揮官、第六師團長福田彥助在濟南下車。前左二為福田彥助,此人使濟南陷入血淚之中。
日軍在經四緯八路設置路障,盤查來往行人,不準行人通過。 1928年4月日軍在緯八路其租地內的日濟南醫院演習。濟南醫院原為1897年德國教會建立的博愛恤兵醫院,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日軍霸占,后改名為同仁會濟南醫院,位于商埠三大馬路緯八路處,即現在的山東省立醫院。 1928年4月日軍在濟南公園一帶布防。濟南公園位于六大馬路緯八路處,原為中國軍隊辛莊兵營的閱兵場。1928年5月被日本人強辟為日僑專用公園。1934年日本人在公園內修建紀念為濟南慘案時喪命的157名軍人的"忠魂碑"。抗戰勝利后,濟南民眾將其廢除,建成"中國抗戰陣亡將士紀念塔",公園改名勝利公園。1948年更名為青年公園。
荷槍實彈的日軍 1928年5月1日國民革命軍北伐開進濟南濼源門,奉系軍閥張宗昌"禍魯"三年的統治由此結束,濟南民眾于各城門高懸標語歡迎北伐軍進城。 濟南慘案中殉難的國民政府外交部山東特派交涉員蔡公時。蔡公時,江西九江人。5月3日日軍為挑起與中國的戰爭,沖進位于經四緯六路的山東交涉使署,強迫蔡公時承認是由中方挑起事端不果后,蔡公時被日軍割去耳、鼻、舌,挖掉眼睛后遇難,交涉使署其余16名隨員也同遭殺害。
5月2日慘死在緯五路口《濟南日報》社附近的國民革命軍士兵。國民革命軍進入濟南后,在商埠的日僑及布防的日軍即開始殺人尋釁,并于5月弓日對在濟的中國軍隊發動突襲,一時間濟南腥風血雨,成為日本侵華戰爭的臨界點。 日軍以重炮轟擊濟南城,歷史文化名城玉石俱焚,一片火海。 位于濟南無影山的軍火庫被日軍炸毀。當年二十余間彈藥庫房同時起爆,爆炸持續二十多分鐘,濟南山搖地動。黑煙形成巨大的蘑菇云,附近民房被震塌多處,并震傷多人,價值20萬元的彈藥頃刻化為烏有。
建于1914年的濟南無線電臺被日軍炸毀 從濟南城內看被日軍炮火毀壞的濟南城西門城樓。濟南西、南城墻由國民革命軍一軍二師五團李延年部1000余名官兵堅守。西門城樓上下雖被日軍炮火炸成一片瓦礫,該部死傷600余名將士,但日軍仍屢攻不下。
被日軍炮火毀壞的濟南城西北角樓。西北角樓位于大明湖北岸靠近膠濟鐵路,日軍裝甲車重炮直射濟南城,戰況慘烈,但仍未能攻下。 被日軍炮火炸毀的圩城西南永綏門
被日軍炮火炸毀的濟南城東門城樓。濟南東、南城墻由國民革命軍四軍九十一師二團鄧殷藩部1000余名官兵堅守,該部死傷300余名將士,與李延年部官兵共同堅守濟南城直到奉命撤離。 被日軍炮火炸毀的南門城樓。 占領濟南城西門的日軍
5月11日晨,面對國民革命軍撤出濟南城后的空城,日軍舉行入城式。 濟南城頭上戰死的中國軍人遺骸 濟南慘案后由西向東看濟南城殘破的西門甕城門樓。
設在膠濟鐵路飯店內的日軍司令部 曰軍因攻城受挫遂報復屠城,濟南陷于血泊之中。日軍裝甲汽車往來空無一人的西門外大街。 慘案后,一家人悄悄來到順城街。家園被毀,親人被殺的現實,將在他們心中留下深刻的記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