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是由血虛,血熱,血氣滯所致。 〔單方〕益母草 〔異名〕郁臭草、益母艾、紅花艾、地落艾、月母草、坤草等。 〔主治〕月經不調。 〔用量〕12克。 〔用法〕將益母草與紅糖15克,水煎服。 〔解〕血虛血寒腎虛。癥見經期血量過少,甚至點滴經行時間過短等。治宜活血調經。 益母草性味:辛、苦,涼,入心包、肝經。有活血,祛淤,調經,消水等功效。治月經不調,產后血暈,淤血腹痛等。 〔單方〕茶葉 〔異名〕臘茶、細茶、茶芽、芽茶、酪奴。 〔主治〕月經不調。 〔用量〕12克。 〔用法〕將茶葉加紅糖克,用開水泡1瓶,然后露一夜服。 〔解〕血熱風邪沖任不固。癥見經期不正常,經血量多、血色鮮紅等。治宜清熱調經。 茶葉性味:苦、甘,寒。有清熱止渴,降火等功效。紅糖有潤心肺,大小腸熱,治心腹熱脹的作用。兩藥露一夜是吸露水,溫飲則火,有祛寒氣而下降火作用。 〔單方〕香附子 〔異名〕雀頭香、草附子、水莎、地毛、夫須、續根草等。 〔主治〕月經不調。 〔用量〕500克。 〔用法〕將香附子加童子小便浸泡,春浸3天,秋5天,夏1天,冬7天。然后炒干,研末,每次30克,早晚各1次,米湯送服。 〔解〕腎虛。癥見月經來潮提前錯后,頭暈耳鳴,心怔乏力,面色痿黃,腰膝酸痛等。治宜補虛調經。 香附子性味:甘,微寒,入肝、三焦經。有利三焦,解六郁等功效。治腎氣膀胱冷氣,月經不調,胎前產后諸病等癥。 〔單方〕川芎 〔異名〕芎窮、香果、撫芎、臺芎、京芎等。 〔主治〕月經不調。 〔用量〕12克。 〔用法〕將川芎研末,用艾葉湯早空心服。 〔解〕氣虛。癥見經期延長太久。治宜調血通經。 川芎性味:辛,溫。有消淤血,搜肝氣,補肝血,調肝燥,補風虛,燥濕,行氣開郁等功效。治產后血淤,月經不調等癥。 〔單方〕劉寄奴 〔異名〕六月雪、九牛草、白花尾、苦連婆、炭包包、九里光等。 〔主治〕月經不調。 〔用量〕20克。 〔用法〕將劉寄奴與豬肉100克燉服。 〔解〕腎虛。癥見月經來潮提前錯后,頭暈耳鳴,腰膝酸痛等。治宜補虛調經。 劉寄奴性味:苦,溫,肝、腎經。有破血通經,斂瘡消腫等功效。治產后淤血,月經不調等。 〔單方〕郁金 〔異名〕黃郁、馬蓮、廣郁金。 〔主治〕倒經、經期不定。 〔用量〕6克。 〔用法〕將郁金研末,每次用童子小便沖服。 〔解〕氣血虛弱風寒濕邪乘入。癥見小腹脹痛,行經延后或停經。治宜行氣活血。 郁金性味:辛、苦,涼,入心、肺、肝經。有行氣活血,解郁,涼血破淤等功效。 〔單方〕蒼耳 〔異名〕蒼子棵、道人頭、粘粘葵、療瘡草、野落蘇等。 〔主治〕月經不調。 〔用量〕3克。 〔用法〕將蒼耳陰干研末內服,1日2次。 〔解〕血熱風邪沖任不固。癥見經期不正常,經血量多、鮮紅。治宜清熱調經。 蒼耳性味:苦、辛,寒,有小毒。有祛風散熱,解毒,殺蟲等功效。 〔單方〕大黃 〔異名〕黃良、川軍、火參、錦紋大黃等。 〔主治〕月經不調。 〔用量〕3克。 〔用法〕將大黃研末,調白酒服吞服,1日3次。 〔解〕血淤積滯經絡。癥見月經延后,經期腹痛,結血塊。治宜活血散淤。 大黃性味:苦,寒,入胃、大腸、肝經。有瀉熱毒,破積滯,行淤血等功效。可治實熱便秘,淤血經閉,痛瘍腫毒等。 〔單方〕當歸 〔異名〕干歸、文無、乾歸等。 〔主治〕月經不調,血臟冷痛。 〔用量〕9克。 〔用法〕將當歸研細末,調酒服,1日2次。 〔解〕淤血內阻沖任脈。癥見經期不正常。小腹冷痛,全身困倦等。治宜調經止痛,活血散淤。 當歸性味:甘、辛,溫,入心、肝、脾經。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等功效。治月經不調,崩漏,跌打損傷等。 〔單方〕黃芩 〔異名〕黃文、空腸、空心草、土金茶根等。 〔主治〕老年行經不調。 〔用量〕100克。 〔用法〕將黃芩用醋浸泡數小時后研細末,制黃豆大小丸,每次10丸,1日2次,用酒吞服。 〔解〕濕熱侵襲、氣血虛損。癥見月經不調,身體困倦,小腹隱痛等。治宜燥濕通經。 黃芩性味:苦,寒,入心、肺、膽、大腸經。有瀉實火,除濕熱 ,止血安胎等功效。醋有減少瀉火,增強散淤血作用。 〔單方〕藕節 〔異名〕蓮藕節、其根藕節、實蓮藕節、藕節疤。 〔主治〕經血不下血淤。 〔用量〕10克。 〔用法〕將生鮮藕節搗爛,調白酒吞服,1日2次。 〔解〕寒溫淤血內阻沖任脈,癥見經血不下,小腹隱痛等。治宜活血散淤。 藕節性味:甘、澀,平。有止血散淤功效。治血崩,咳血,吐血等。 〔單方〕西瓜仁 〔異名〕西瓜子。 〔主治〕月經不調。 〔用量〕10克。 〔用法〕將西瓜陰干研末,早晚吞服。 〔解〕血虛腎氣不足。癥見經期延期,量少等。治宜腎調血通經。 西瓜仁性味:甘,平。有清肺潤腸,和中止渴,下氣清營等功效。 〔單方〕山楂根 〔異名〕野山楂根、山里查很、猴植根、茅楂根。 〔主治〕月經不調。 〔用量〕50克。 〔用法〕將山楂根洗凈切碎水煎,用紅糖15克開水沖服,1日1次。 〔解〕肝郁腎虛。癥見月經無定期,小腹脹痛,胸悶不適等。治宜活血調經。 山楂根性味:甘,平。有消積,祛風,活血等功效。治月經不調,關節痛等。 〔單方〕美人花 〔異名〕紅蕉花、美人蕉、觀音姜花。 〔主治〕月經不調。 〔用量〕10克。 〔用法〕將美人蕉花曬干,研末,用黃酒吞服。 〔解〕氣虛血熱勞傷沖任不固。癥見月經量多時間延長。治宜涼血補虛。 美人蕉花性味:苦,寒。有補腎,止血等功效。治月經不調,金瘡,外傷出血等。黃酒有通經活絡,調和氣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