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伊犁,得名于著名的伊犁河。在新疆大陸性荒漠干旱區中,伊犁就像是瀚島中的“濕島”,氣候溫和濕潤。 “波翻麗水已西傾,地勢旋低氣轉平”這是清代詩人對伊犁地勢、氣候特征的生動描述。伊犁四面環山,西部開敞,冰川發育,雨雪豐沛,是新疆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四條向東輻射的山脈如同巨人的骨架,貫通在五大河谷盆地之間的伊犁河及其支流猶如血脈一般奔流不息,孕育著這片肥沃富饒的土地和遼闊無垠的草原。 良好的生態條件,保存極為豐富的生物資源,享譽世界的草原,浩瀚的天然森林,珍貴的植物群落和野生動物------這些都使得伊犁堪稱為“天然的博物園”。它的“綠”,在萬頃荒漠中愈加顯得絢麗耀眼,令人神馳,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譽。清朝統一西域后,由于當時地理位置處于新疆腹心,故于1762年在伊犁設立了“總統伊犁等處將軍”,作為當時統轄新疆的最高行政和軍事長官,統領天山南北各路駐防城鎮及歸附清朝的中亞和哈薩克各部的軍隊。 伊犁草原廣泛分布的草原土墩墓、神秘多彩的伊犁巖畫與粗獷風趣的草原石人,堪稱伊犁草原上的“三大文物奇觀”。 伊犁距新疆首府烏魯木齊698公里,乘坐飛機一個半小時。著名作家王蒙形容說:“它是一個州,一個小城,一種生活情趣,一段激動的歷史和險要的位置。它又是一種幸福,一種滿足,一種永遠令人驕傲的家鄉的美麗。”而伊犁的風景,是一種“火熱的深沉與遼闊的寂寞”,就像是一雙黑黑的眼睛,讓人見過之后,就永遠難易忘懷。美哉,若說塞外有江南,這里必叫伊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