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高考報考人數570萬人,錄取27萬,錄取比例為29∶1。約4.8%
1978年,610萬人報考,原計劃招生29.3萬人,后增加近11萬人,共錄取40.2萬人。新生當年秋入學。 1979年,全國高考首次統一在7月7—9日三天進行,共有468.5萬人參加高考,錄取了28.4萬人,錄取率為6.1%。 1980年,預選制后,大約只有40%的學生有資格參加高考報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語成績按30%計入總分。考試成績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張貼公布。取消考生查閱試卷的規定。當年高考共有333萬人報考,共錄取28萬人。一些省、市、自治區擴大招收自費走讀生7000多人。 1981年,理工農醫類加考生物,按30%計入總分。當年高考共有259萬人報考,共錄取28萬人。 1982年,高考共有187萬人報考,共錄取32萬 1983年,全國統考時間調整為7月15—17日。當年高考共有167萬人報考,共錄取39萬人。 1984年,全國統一考試時間恢復為7月7—9日。當年高考共有164萬人報考,共錄取48萬人。 1985年,共有176萬人報考,共錄取62萬人 1986年,共有191萬人報考,共錄取57萬人。 1987年全國高考共有228萬人報考,共錄取62萬人 1988年,高考共有272萬人報考,共錄取67萬人。 1990年:60萬 1991年:錄取62萬人 1992年:75萬 1993年:92萬 1994年:90萬 1995年:93萬 1996年:97萬 1997年:100萬 1998年:錄取108萬人 全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始自1999年,按當年統計,全國普通高校招生160萬人,比1998年增加了52萬人,增幅高達48%。 2000年:錄取180萬 2001年:錄取260萬人 錄取率首次突破50% 2002年:錄取320萬人 2003年:錄取382萬人 2004年:錄取420萬人 2005年:錄取504萬人 考生867萬 2006年: 錄取530萬 考生880萬 2007年,高校計劃招生567萬人,與30年前報考人數極其接近,但是錄取比例約為2:1。 2008年,高考招生人數創新高,計劃錄取599萬人,考生1050萬。錄取比例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