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術的核心原理和重要操作程序1、首先,我們要改變死記硬背的方法 2、我們有時候有使用聯想來記憶,比如用靴子的形狀來記憶意大利的地圖,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但是很可惜,我們只是偶爾使用這個方法,因為我們沒有將聯想系統化! 3、進行聯想的三種方法,也就是三種操作系統: (一)以原理為出發點,而不是以技術為出發點 所以,一切已知的有順序的東西都可以幫助我們來記憶有順序的資料,一切已知的發音都可以用來幫助我們學習任何一種新的語言的發音(這里我已經點破了學習任何語言的秘訣了!就是學習口語一定要全部將外語單詞諧音化! 總而言之,一句話,你先分析你要學習的東西,去比較你過去有什么東西和它在性質上類似,就利用這個類似物來幫助學習! (二)活用記憶術要用左腦先做減法,再用右腦做加法!再用資料本身的形象來編碼! 如果要參加一個記憶數字比賽,一個一千位的數字符合某個規律,別人卻只是用地點法來一個一個高速記憶(只做加法),而我們致力于發現其中的規律,那么就可能更有優勢! 我們在使用記憶術的時候普遍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在記憶之前就假設要記憶的內容的量是固定的,不可以變化的! 錯!這是一個思維的定勢。人為什么崇拜理性?人為什么推崇左腦?難道沒有其中的真理嗎?有!左腦是邏輯腦,是推理腦,是簡化腦!人類的左腦可以將整個宇宙簡化成一個方程,可以用公式來表示無限復雜的世界變化!!人類對科學的追求不正是簡化嗎?簡化現象,簡化復雜!(左腦簡化原理) 我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錯誤,因為我們過分依賴右腦,就象我們以前過分依賴左腦一樣。而右腦的簡化資料的能力是有限的,原因是,右腦是形象腦,它的工具是形象,而形象是表象的一種,對于規律的東西,它有時候無能為力。純粹的圖像記憶主要的是外部記憶,不能幫助自己理解。(右腦局限原理) 左腦簡化公式一:簡化=找規律(歸納-使得大量不同信息變成相同的信息,從而減少了要記憶的信息總量。演繹——使得信息的關系可以通過機械推理就可以回憶或者使用,從而將記憶的任務取消了--變成了推理的任務 左腦簡化公式二:需要用圖像記憶的東西等于沒有發現規律的東西,也就等于沒有被理解至少沒有被完全理解的東西。 左腦簡化公式三:允許光使用右腦 圖像記憶的東西是不存在的,如果要說主要使用右腦 圖像記憶的東西,它的范圍僅僅限制于兩個領域: 左腦簡化公式四:這個公式實際上是公式三的反面,就是,一切有意義的材料都要以致力發現規律為主,絕對不是先用圖像記憶法!(包括哲學、法學一切文科和理科) 記憶術核心原理:記憶術不是圖像記憶,也不是右腦記憶,而是全腦記憶 簡化的基本方法是邏輯,我們說的不僅僅是邏輯基本規則,比如排中律、矛盾律等,而是包括一切推理的東西(包括一般的邏輯規律和每個學科的法則以及社會習慣等等)。 2、再用右腦來做空話變實話的減法 其次,語言的另一個弊端是割裂。一個事物是一個整體,而用語言只能表達一個側面。所以“一幅圖頂一千句話”。用一個實際的模型來說明問題比起用語言寫上萬言效果要好得多。(右腦減法二) 3、左右腦結合使用記憶術(最核心的記憶術原則) (1)在記憶有意義的文字的時候,使用和文字無關的故事或者其他定位系統來幫助記憶。其實這樣使用記憶術的例子是司空見慣的。這種記憶術的重大弊端是: 首先,它所要記憶的材料明明本身就是有相對應的表象可以供奇象化的,但是偏偏要使用和文字不相關的表象,使得記憶法是外在的,沒有理解的。所以成了 教育界一直反對記憶術的主要理由 其次,它嚴重忽略了人擁有需要理解和思考這樣的基本需求的這個重大事實,人對沒有意義的東西是會失去興趣的。失去興趣就會失去注意力。沒有注意力就意味著記憶的效率低下,而且失去了使用記憶術的興趣,最終回到死記硬背的老路。 最初人們由于對荒誕故事感到好奇還可能有興趣,但是要記憶過多的荒誕故事,尤其是很主題無關的荒誕故事,就沒有意思了。每次要復習這些材料的時候就要復習那些荒誕的故事。雖然有了豐富的想像力,但是沒有理解力 (2)如何左右腦結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