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認知特點與學科教學策略的研究》開題報告 寬城二中 張國文 一、課題題目:學生認知特點與學科教學策略的研究 二、課題來源:承德市十一五規劃課題子課題 三、課題研究目的和意義: 本課題的研究旨在以課堂為載體,利用不同學科教學策略,發展學生認知水平。 1、認知能力。主要培養學生在對大量知識進行認知的過程中,實現對事物的多層面了解。 2、再認知的能力。強調對知識、技能進行重整、加工和再應用。 3、協作能力。協作學習有助于學生協作意識、技巧、能力、責任心等方面的素質的培養,基本模式有:競爭、協同、伙伴、角色扮演。 4、探索、創新能力。在具備以上能力的基礎上,開展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充分發展自身的認知水平,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勇于實踐的精神和不斷創新的能力。 四、課題研究理論依據,現實依據 (一)課題研究理論依據 (二)課題研究現實依據: 學生認知特點與學科教學策略的研究使我國教育實際的需要。學會學習,是未來的教育四大支柱之一,通過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各科教學策略的研究,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中學會學習,提高能力,避免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感,或者對學習失去信心。 受傳統的教育觀念、和現在就業壓力及學校評價機制制約等社會現實情況影響, 五:課題研究國內外現狀 在當前的課改背景下,科學探究已經成為科學教學的主題,遺憾的是,教師往往機械的指導學生進行模式化、機械化的形式主義探究。教師只有增強自身的認識意識才能有效的指導學生自覺、不自覺的滲透元認知要素于過程中去,引導學生從事類似科學工作者式的有效的科學探究。使得學生在自覺、有意識的宏觀調控下,逐漸提高探究思維的程度,拓展發散思維的廣度,加深定向思維的深度,從而提高探究行為的多難有效性以及目標指向性,力求真實可信、自主有效的科學探究過程中,自覺構建有意義和可信知識,形成多元的科學技能,歸納與科學家類似的探究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領悟科學思想和精神。 根據我們實際情況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搞好學生認知特點,與各個學科策略的研究。隨著我們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師隊伍越來越趨向年輕化,由于經驗不足,不同程度的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加之一些教師仍慣用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味的對學生進行“滿堂灌”,使學校教學陷入了“教師累、學生苦、負擔重、效率低”的困境。因此我們急需一種比較科學的方法來指導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以便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提高教學質量。對此,我們共同進行了考察論證,在大量調查的基礎上,認識到:不能只在“教”上打主意,要強化“教”與“學”的研究,“師”與“生”的和諧。要在“教”與“學”的認知結構式的教學思路。這種教學實驗策略,面向知識的形成過程,它不僅使教者知其教,而且知其所以教,它不僅使學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六、課題研究方法和步驟 (一)課題研究方法 1、行為研究法。對教師及學生參與課題實驗的行為過程進行跟蹤、觀察、調查、分析,并進行及時的反思、總結和調整。 2、邏輯歸納法。在實踐過程中總結、探討該課題的一般教育理論與實踐模式等。 3、文獻法。采用文獻檢索手段,從有關書籍、報刊、文獻中收集相關資料。 4調查法.形式有問卷式,訪談式,采集數據式. (二)課題實施步驟 1、課題啟動 本課題自2007年3月申報,于3月在學校內舉行了開題論證,提出了要求,根據要求,課題把研究對象界定為“學科教學策略”和“認知特點”,研究重點放在學生的認知特點上,力求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研究,掌握他們的認知特點,并指定相應的教學對策,促進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全面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時也明確了本課題的主要任務,即:關注全體學生,努力構建科學完善的課堂教學體系,便于基層教育的應用、推廣,從而推進新課程改革。 2、組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研究課題組。 開題后,組建子課題組。子課題主持人都是由學校的科研骨干擔任,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充分體現了研究的普及性。 3、修改和完善研究方案。 課題組和各子課題組根據各學科的設置與學科特點及學科對學習困難學生的認知特點的影響,集體討論并修改和完善了課題研究方案。各研究老師把這部分學生進行了調查建擋,并根據這部分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了初步的分析。 4、組織教師參加前期理論學習。 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廣大教師對課題研究才剛剛接觸,對它還是一個未知數,為了更好的使廣大教師能把研究工作開展下去,必須以一定的理論為基礎。我校對教師進行了科研理論知識的培訓,主要對課題研究的方法如調查法、觀察法等實驗方法進行了培訓,并主要針對本課題的相關知識進行了培訓,如《認知心理》等。組織部分教師參加市、縣級的課題研究培訓及相關理論的學習。 七:課題研究保障: 參與的老師具有一定的業務研究能力,有的老師已經參與過課題的研究,具有一定經驗。我們學校大力支持課題研究工作。我們的困難是老師業務繁忙,時間緊,集體研究時間不能很好保障。也沒有研究的專項資金。再者,相關的知識還是偏少;沒有專業經驗。 八:預期效果目標: 本課題的研究路線是:通過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科教學策略的研究,旨在總結經驗,推廣應用,為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做出應有的貢獻。 此項研究要達到的預期目標是:得出學生認知特點與教學策略具體的內在聯系,總結它們對學生學習的作用,進而提高學生認知能力。通過研究,使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決策著都能認識兩者關聯的重要性,結合新教材改革實踐,把研究的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中。 |
|